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装工艺对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海峰 张腾 +5 位作者 韩跃 张永亮 杨申 蒋世源 贾英 史孟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解决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差,不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等高端客户要求的问题,讨论了低温底粉+色漆+精车+KSL(锐角保护漆)+亮粉,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湿碰湿)2种改进工艺对亮面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 为解决铝合金亮面车轮力学性能差,不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等高端客户要求的问题,讨论了低温底粉+色漆+精车+KSL(锐角保护漆)+亮粉,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湿碰湿)2种改进工艺对亮面产品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的影响,并对喷涂后铝合金试件的漆膜性能(膜厚、附着力、耐碎石冲击、CASS、丝状腐蚀、耐高湿、耐化学品)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底粉+色漆+精车+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涂装工艺,所得产品力学性能优于现有亮面产品涂装工艺,且漆膜性能合格,可在高端客户亮面产品上小批量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工艺 力学性能 精车亮面车轮 低温底粉 透明底漆/高膜厚亮漆 湿碰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铸造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启洞 周临震 +4 位作者 周羊羊 鲁建军 张广冬 李日升 李实慧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3-163,共11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急剧增长,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愈加迫切,铸造铝合金零部件在整车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介绍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重力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和挤压铸造等,并从性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急剧增长,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愈加迫切,铸造铝合金零部件在整车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介绍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重力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和挤压铸造等,并从性能、效率、质量、成本和典型应用角度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一体式压铸和砂型3D打印铸造技术等新型铸造技术。从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两方面对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流动场、温度场、应力场和微观组织的数学模型以及充型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主流的铸造成型数值模拟软件。总结了铸造数值模拟前处理的网格划分技术、热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后处理模块可视化技术和开发结果验证方法。介绍了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包括指导模具设计、优化工艺参数和开发集成计算平台,并且介绍了在新型铸造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铸造工艺 数值模拟 网格划分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静 叶珍 +3 位作者 陈玖新 徐连弟 马朝利 徐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5-58,共4页
采用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7.0Si-1.6Cu-0.45Mg合金,利用SEM、XRD、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工艺制备的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铝硅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制备... 采用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7.0Si-1.6Cu-0.45Mg合金,利用SEM、XRD、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工艺制备的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铝硅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制备的铝硅合金中,硅颗粒尺寸最小。对铸造合金进行热处理后,共晶硅形貌逐渐由针状转变为球状。热挤压对铸造合金有良好的细化作用。铝硅合金组织有α-Al相、Si相、Q(Al_5Cu_2Mg_8Si_6)相和θ(Al_2Cu)相。与粉末冶金相比,采用铸造法制备的铝硅合金伸长率显著增大。热处理可以提高铸造合金的强度,但是单一热挤压工艺对改善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铸造 粉末冶金 共晶硅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