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李彦芬 陈春红 +2 位作者 王占起 王芳 李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65-668,672,共5页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80mg缬沙坦口服,每天1次,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mg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每天2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治疗后,两组血浆NE、AngⅡ、ALD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MMP-9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浆NE、AngⅡ、ALD水平,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沙库巴曲缬沙坦 血浆因子 血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