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兰围场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的经营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华 张宁 +5 位作者 郭宾良 张春茹 凌继华 黄永辉 谷建才 温亚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了探究四种落叶松林分的经营模式,对冀北山地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近自然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林分的近自然度为林分D(0.284 3)〉林分B(0.256 2)〉林分C(0.253 8)〉林分A(0.241 4),林分D为最接近自然的林分,按照6%-15%择伐强度... 为了探究四种落叶松林分的经营模式,对冀北山地落叶松四种典型林分近自然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林分的近自然度为林分D(0.284 3)〉林分B(0.256 2)〉林分C(0.253 8)〉林分A(0.241 4),林分D为最接近自然的林分,按照6%-15%择伐强度及择伐周期5a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结构,并且四个林分都可以采取采伐与补植的方式转化到目标林分的树种组成,并进行近自然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近自然度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上游不同密度油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华 郭宾良 +4 位作者 张宁 张春茹 张楠 谷建才 温亚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为了探知不同密度油松林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高低,选取木兰围场8个密度油松林的枯落物与土壤进行研究,利用水源涵养指数来比较各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1)枯落物重量与有效拦蓄量变化趋势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枯... 为了探知不同密度油松林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高低,选取木兰围场8个密度油松林的枯落物与土壤进行研究,利用水源涵养指数来比较各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1)枯落物重量与有效拦蓄量变化趋势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处于自身重量的2~4倍,最大持水率在250.61%~310.66%.(2)随着密度的增加土壤的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蓄水量都是先是增加后减小,而最大持水量在1 800株/hm2达到了最大值为2 868.0 t/hm2;毛管孔隙度、毛管蓄水量与总孔隙度都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言.(3)随密度的增加油松的水源涵养指数是呈现增加趋势的,其中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35倍,当密度处于1 500株/hm2时,指数趋于稳定,在1 500~1 800株/hm2时水源涵养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水源涵养 枯落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坝地区天然次生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宁 郭宾良 +4 位作者 张国强 张春茹 张楠 张建华 谷建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2,109,共5页
为了探究天然次生林对降雨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对沿坝地区的北沟林场内天然次生林进行穿透降雨、冠层截留和树干径流3个方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穿透雨量和林冠截留占林外降雨量的比例比较大,树干径流量的比例则非常小,分别为59.46%,37.... 为了探究天然次生林对降雨再分配的过程,通过对沿坝地区的北沟林场内天然次生林进行穿透降雨、冠层截留和树干径流3个方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穿透雨量和林冠截留占林外降雨量的比例比较大,树干径流量的比例则非常小,分别为59.46%,37.33%,3.21%。(2)穿透雨量和林外降雨呈现线性关系(R2=0.980 4),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也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823 4),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量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09 8),并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3)根据穿透雨与林外降雨的方程y=0.8034x-1.7939,当林外降雨量高于2.23mm时会产生穿透雨;依据林外降雨与树干径流的方程y=0.0552x-0.1981,当林外降雨高于3.58mm时会产生树干径流;林冠在降雨再分配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二次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降雨再分配 林冠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增利 孙建峰 +4 位作者 孟晓华 张楠 张春茹 郭宾良 张建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为指导落叶松混交林抚育经营,对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A的总密度和总断面积均最小,为1 007株·hm^(-2)和24.446 4 m2·hm^(-2),样地C最大,为1 525株·hm^(-2)和47.280 2m2&#... 为指导落叶松混交林抚育经营,对华北山石区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A的总密度和总断面积均最小,为1 007株·hm^(-2)和24.446 4 m2·hm^(-2),样地C最大,为1 525株·hm^(-2)和47.280 2m2·hm^(-2),样地B居中;华北落叶松在样地A中胸径最大为18.6cm,样地B最小为18.1cm,而树高则相反。样地A的平均角尺度为0.358 8,均匀分布,林分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状态;样地B平均角尺度为0.523 8,为团状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样地C的角尺度为0.508 5,为随机分布,林分中落叶松为均匀分布,云杉处于团状分布状态,五角枫和花楸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样地A直径大小比数的平均值为0.333 1,林分中落叶松和白桦的大小比数相差不大,表明林分空间分化程度比较小,两种树种的优势度相差无几;样地B的大小比数为0.487 2,林分中落叶松处于优势,而蒙古栎、山杨、五角枫和花楸处于劣势,其它树种处于中庸状态,而且各树种的大小比数有一定的差别;样地C的大小比数为0.484 5,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处于绝对优势;样地A混交度为0.47,属于重度混交;样地B混交度为0.37,混交程度比较低下;而样地C混交度为0.83,说明杉落针阔混交林树种组成较多样化,结构更加稳定,在空间利用上也更加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华北山石区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物种多样性
5
作者 王丽 郭宾良 +4 位作者 黄永辉 李淑春 张春茹 张宝祥 张建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88-91,共4页
为了更好地对目标林分进行经营抚育,对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林分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样地C的4个多样性的指数是4个林分中最大,最小的... 为了更好地对目标林分进行经营抚育,对河北北沟林场落叶松林分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林分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样地C的4个多样性的指数是4个林分中最大,最小的为样地A,其它居于中间;样地D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最低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则为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B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D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A;样地C的Alatalo指数最高,样地B的Pielou指数最高,两个指数最小的为样地A。在各林分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样地D的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A的Menhinnick指数最低,样地B的Margalef指数最低;在4个多样性的指数中样地D除了Billouin多样性指数外都是4个林分中最大的,而样地A的Billouin最大,多样性的4个指数最小的都为样地B;样地C的Alatalo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样地B指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物种多样性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落叶松林分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楠 郭宾良 +1 位作者 黄永辉 肖志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从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特征以及垂直结构特征3方面对河北省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中落叶松为绝对优势树种,树种结构单一;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大致符合正态分...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从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特征以及垂直结构特征3方面对河北省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中落叶松为绝对优势树种,树种结构单一;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大致符合正态分布情况,林下更新较差,处于不良的发育阶段;树高分布呈现双峰分布情况,落叶松上层分层较为明显。以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及树高分布为依据,提出林分结构调整的几种方法,使林分结构更加接近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纯林 结构优化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技术在冀北山地落叶松种群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楠 张建华 郭宾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使林业生产者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营林生产规划和决策,从而提高林业工作的高效性,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为例,依托ArcGIS技术,由二类调查数据提取落叶松林数据源,结合实地踏查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3个林分类型即... 为使林业生产者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营林生产规划和决策,从而提高林业工作的高效性,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为例,依托ArcGIS技术,由二类调查数据提取落叶松林数据源,结合实地踏查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3个林分类型即落叶松乔林、其它针叶乔林、杨桦落叶松中林生成的斑块图确定4种经营类型为防护林、均质经营林、苗材兼用林、目标树经营林,提出对落叶松林种群结构调整的抚育措施;从斑块着色处理、版面设置到图例的生成,最终形成合理营林生产规划设计图。说明ArcGIS技术可在现代林业中发挥作用,为林业生产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平台,使林业工作也进入了电算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技术 结构调整 规划 设计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建军 郭宾良 +3 位作者 刘海翔 周长亮 李伟 方宏印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其中在15~2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8 cm。(2)阴坡与阳坡的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0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6 cm。(3)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25~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1.3 cm。(4)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是阴坡华北落叶松树高平均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10~3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0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坡向 林分生长 冀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上游油松林土壤层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宾良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4期49-51,共3页
以雄安新区上游的油松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次生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越来越大,说明浅层土壤的渗水透气性较好,深层土壤保水性好,雨季降雨能很好地供给根部;人工油松林随着土层... 以雄安新区上游的油松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次生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越来越大,说明浅层土壤的渗水透气性较好,深层土壤保水性好,雨季降雨能很好地供给根部;人工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先降后增趋势。(2)次生油松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逐渐降低;人工油松林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深层土壤导水、导气性高。(3)次生油松林初始入渗速率均比较大,稳定入渗速率值较小,说明该林分的土壤渗水性能良好,可以起到良好的水分存储效果;人工油松林初渗速率比较大,而稳渗速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该林分土壤存储水分效果差,该样地为未成林,群落结构尚不完善,土壤储水效果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油松林 土壤层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技术在落桦混交林抚育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宾良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探究ArcGIS技术在落桦混交林抚育调整中的应用,以木兰围场的北沟林场为研究地点,落桦混交林为研究的目的林分,运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落桦混交林在ArcGIS软件上的在软件上形成的斑块... 为探究ArcGIS技术在落桦混交林抚育调整中的应用,以木兰围场的北沟林场为研究地点,落桦混交林为研究的目的林分,运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落桦混交林在ArcGIS软件上的在软件上形成的斑块图可以分为四种经营类型,四种经营林分对应了7种抚育措施,不同的经营类型对应其适合的措施,但是也有的林分需要好几种措施结合起来使用,从而提出针对落桦混交林的抚育方案,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在图上着不同的颜色从而形成抚育方案.(2)ArcGI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节省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让森林经营更加的可视化,抚育的更加合理,经过长时间的应用AriGIS技术,可以积累不同因素下林分的生长状况,并可以结合起来在图层上体现,根据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是最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桦混交林 ArcGIS技术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