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扶贫攻坚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玉芬 朱颖新 郝敬京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10期48-49,共2页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从2015年开始实施.保定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把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作为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实现了以电商平台助力对...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从2015年开始实施.保定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把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作为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实现了以电商平台助力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扶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电商 扶贫攻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生态优越型村镇建设的思路与路径规划
2
作者 杨小棑 冉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科技赋能而改变传统自然资源依赖路径的动能转型,要求农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加速数智化转型和扩大非农就业规模。生态优越型村镇因对生态自然资源的有利占据更容易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科技赋能而改变传统自然资源依赖路径的动能转型,要求农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加速数智化转型和扩大非农就业规模。生态优越型村镇因对生态自然资源的有利占据更容易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也更注重绿色、环保目标的充分实现。在加快科技赋能的过程中可借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通过构建新型行动者网络以异质性关键行动者为突破口,加快多元性关键行动者构建、向善治理机制构建、包容性产业机制构建和环保性发展目标下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未来为保持这一新型动力机制,应持续推动人力资本结构转型、自然资源使用思路转型、产业体系转型和社会关系转型,形成极具科技现代性的聚合力而加快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优越型村镇 新质生产力 行动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效能、风险与路径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泽莲 杨二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9,共12页
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样态出新与能级革新,“质”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质态优化与质效提升,以上两点特征对于推进共... 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样态出新与能级革新,“质”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质态优化与质效提升,以上两点特征对于推进共同富裕而言具有积极效能。但基于“共同富裕”在“富裕”(包括精神与物质富裕)与“共同”(主要体现为富裕的普惠共享)方面的二维内涵,运用新质生产力也可能存在多重风险。就此,应当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运用新质生产力的完善方案并逐步落实,具体而言应当以市场保障人才流动的高效畅通、以创新供能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以科技驱动产业与市场体系转型、以制度强化发展中的监管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数据要素 数字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时代”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海芳 郭跃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农业产业集群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最为有效的形式,对于提升农业创新水平与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类型及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农业产业链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集群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最为有效的形式,对于提升农业创新水平与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类型及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农业产业链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时代 农业产业集群 类型 困境 升级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启发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欣 马芊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共3页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普惠型金融服务可进一步缓解农户资本约束缓解并激发生产活力,数据型平台工具则可作用于生产销售模式变革与虚拟市场扩张,数字技术研发加速将助推农业产业链拓展与产业融合深入,信息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双重激励下则可带来农户家庭禀赋提升与农村发展动力增强。未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从资源享受均等化、要素价值发挥充分化、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优化,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业态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苗世亮 卢冀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数字经济既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提供了媒介载体,也为乡村治理向智治、善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智慧动力。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赋能作用,需要将其“有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搭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平台,营造... 数字经济既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提供了媒介载体,也为乡村治理向智治、善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智慧动力。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赋能作用,需要将其“有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搭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平台,营造“四治一体融合”的治理生态,助力乡村治理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四治融合” 内在机理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经济嵌入乡村振兴的困境、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闫欣 马芊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短视频平台是助力数字乡村发展的智慧平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针对乡村短视频经济面临的创作主体、内容及产业等困境,应以坚守乡土文化为内核,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创作模式,推进乡村文化有序传播/生态重构,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形态... 短视频平台是助力数字乡村发展的智慧平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针对乡村短视频经济面临的创作主体、内容及产业等困境,应以坚守乡土文化为内核,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创作模式,推进乡村文化有序传播/生态重构,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助力乡村优势资源转化为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经济 嵌入困境、模式选择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以易县S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欣 冯晓平 杨灿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必要举措,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易县S村进行调研,梳理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性条件,发现该村产业发展不健全、人才队伍衔接不足、乡村文化建设薄弱...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必要举措,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易县S村进行调研,梳理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性条件,发现该村产业发展不健全、人才队伍衔接不足、乡村文化建设薄弱、生态文明建设不足、基层党建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产业扶贫成果同产业振兴衔接、引导劳务输出同人才振兴衔接、扶智扶志成果同文化振兴衔接、生态扶贫成果同生态振兴衔接、党建扶贫成果同组织振兴衔接等对策,以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县S村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意蕴、挑战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 李潇雨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促进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推动民营经济与乡村发展机遇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乡村发展新形态的必由之路。通过开展农民知识、技能及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激励民营经济以资金投资、技术下乡和兴办乡村民营企业等... 促进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推动民营经济与乡村发展机遇相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乡村发展新形态的必由之路。通过开展农民知识、技能及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激励民营经济以资金投资、技术下乡和兴办乡村民营企业等形式参与乡村振兴,以实现从乡村共创、村企共赢到村民共富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乡村振兴 时代意蕴 挑战 发展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梁斌 夏玉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89,共2页
法学专业大学生由于数量过剩、专业就业门槛高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大... 法学专业大学生由于数量过剩、专业就业门槛高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专业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农民利益的保护 被引量:21
11
作者 田宝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17,共3页
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央明令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制性流转,并任意截留补偿,以地生财,与民争利.不仅严... 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央明令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制性流转,并任意截留补偿,以地生财,与民争利.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了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也损害了政府形象,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政府职能 角色定位 农民利益 中国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集体土地 征地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企业专利战略的差异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昌廷 田宝玉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10期37-39,共3页
专利战略被认为是国际市场中占据优势、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秘诀。美日各具特色的专利在专利战略的模式、战略 的侧重点、技术的市场化、管理制度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美日两国专利战略的经验对中国企业正确定位专 利战略... 专利战略被认为是国际市场中占据优势、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秘诀。美日各具特色的专利在专利战略的模式、战略 的侧重点、技术的市场化、管理制度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美日两国专利战略的经验对中国企业正确定位专 利战略、研究开发投入与创新、健全专利机构、加快专利技术商品化有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战略 差异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申彩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3,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路径探讨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卿 刘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法律职业者的培养,法律职业者的养成离不开法律职业化。法律职业者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当具备相应的并且相对更高要求的职业素养。文章拟通过对法律职业素养的解析来探讨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法学教育 职业素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4,共6页
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价值化对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但空间溢出效应尚不显... 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价值化对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U”型非线性特征,但空间溢出效应尚不显著;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为线性上升趋势,中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U”型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此,从制度框架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创新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价值化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制度研究——以身份向契约转变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斌 夏玉芬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5,共3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2001年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保证了土地流转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是针对各方面土地承...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2001年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保证了土地流转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是针对各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法律,于2002年颁布。中央政府下达的相关文件中指出:要规范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逐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让农民享有自由转让、出租、转包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形成多样化的经营模式。鼓励发达地区采用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这个通知引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流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制 农村经济发展 中央政府 经营模式 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传统科层制:问责情境下领导指示的纠偏功能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2-15,共4页
领导指示就是魅力型权威在科层制中的重要表现。领导指示发挥作用的基本机理是绕过科层制程序,通过政治权威直接对下级起到动员效应,促进各种政策有效落地。领导指示是对传统科层制僵化弊端的有效纠偏,在问责情境下从时间维度上提升问... 领导指示就是魅力型权威在科层制中的重要表现。领导指示发挥作用的基本机理是绕过科层制程序,通过政治权威直接对下级起到动员效应,促进各种政策有效落地。领导指示是对传统科层制僵化弊端的有效纠偏,在问责情境下从时间维度上提升问责效率,在组织维度上促进部门合作,在治理维度上增强效能效果。但领导指示也存在着一定不足,其对制度权威具有挤出效应,受领导者个人能力制约,引发部门责任模糊。鉴于此,优化领导指示应开启领导指示的法治化进程,提升领导者治理能力与水平,强化指示后的跟踪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领导指示 科层制 纠偏 嵌入 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英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6,共2页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不但在于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城镇的物理架构,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在"产城一体化"中如何...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不但在于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城镇的物理架构,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在"产城一体化"中如何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将文化产业镶嵌在城镇化的早期顶层设计中,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功能 构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立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71-73,共3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且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逐渐席卷全世界,现代数字化社会使全国各地的服务及产品能够实现瞬间实时交易,最为显著的包括以电子商务及网...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且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逐渐席卷全世界,现代数字化社会使全国各地的服务及产品能够实现瞬间实时交易,最为显著的包括以电子商务及网络为主的新经济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使其成为衡量国家经济政策创建成功与否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电子商务技术视角出发,研究其在商贸流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 电子商务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新哲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集中体现在各主体的交易方式由指令性计划安排向市场自主交易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完善、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等因素存在 ,破坏了市场诚信建设。克服...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各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集中体现在各主体的交易方式由指令性计划安排向市场自主交易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完善、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等因素存在 ,破坏了市场诚信建设。克服此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诚信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