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保定市节水农业措施研究
1
作者 王鹏宝 邵秋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前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节水农业,对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措施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异色瓢虫色斑类型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文虎 潘秀华 +1 位作者 刘军侠 刘丽兵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2005年调查了河北省保定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色斑类型,结果共发现73个色型,其中黄底型占64个,黑底型占9个。黄底型中以十九斑变型最多,黑底型中以显现变型最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色斑类型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示范园区实践与探索——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刚 邵秋红 +1 位作者 田龙 冯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324-325,共2页
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对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从当地建设农业示范园区优势、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 农业园区 制约瓶颈 建设实践 有益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张志刚 邵秋红 张紫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262-12265,12269,共5页
户用沼气解决了农村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改善农村环境,但是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户用沼气的发展进入瓶颈阶段。为找出症结所在,随机抽取6个自然村,采用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户用沼气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沼气的发展瓶颈及... 户用沼气解决了农村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改善农村环境,但是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户用沼气的发展进入瓶颈阶段。为找出症结所在,随机抽取6个自然村,采用走访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户用沼气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沼气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沼气 发展瓶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农业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丽兵 白光明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6-6,11,共2页
循环农业推广模式的研究,对当前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推广模式为研究的出发点,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模式及生态和... 循环农业推广模式的研究,对当前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推广模式为研究的出发点,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模式及生态和经济效应,以及该种推广模式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以公司+农户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广体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体制 循环农业 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三沼”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6
作者 王鹏宝 王卫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6-88,共3页
通过对保定市部分地区"三沼"综合利用现状的整理分析,探究制约"三沼"综合利用发展的瓶颈,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三沼"的综合利用与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保定市 三沼 综合利用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谦 闫蕾蕾 +5 位作者 王超 冀宏 丁万杰 刘传斌 邢志华 李宝佳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研究表明 ,液体培养条件下 ,茯苓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4 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 ,发酵液 pH骤降。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 12 0h ,生物量≥ 30g/10 0mL(鲜重 )。茯苓营养浓缩液... 研究表明 ,液体培养条件下 ,茯苓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4 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 ,发酵液 pH骤降。经检测 ,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 ;发酵罐培养 12 0h ,生物量≥ 30g/10 0mL(鲜重 )。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 5 .0mg/mL ,氨基酸含量≥4 80mg/10 0mL。动物实验证明 ,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营养浓缩液 发酵 多糖 免疫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芹侧耳液体培养及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谦 张俊会 +4 位作者 闫蕾蕾 刘传斌 邢志华 胡永宏 李宝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66,共4页
研究表明 ,刺芹侧耳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 ,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 ,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2 0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生物量可达 1 70 g/ 10 0mL (干重 )以上。菌丝体多糖含量为 18 2 9mg/ g ,多糖... 研究表明 ,刺芹侧耳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 ,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 ,经 0~ 4 8h的适应期 ,4 8~ 12 0h的增殖生长期后进入稳定生长期 ,生物量可达 1 70 g/ 10 0mL (干重 )以上。菌丝体多糖含量为 18 2 9mg/ g ,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 ,菌丝体氨基酸含量≥ 2 0 0mg/g。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在Fe2 + 催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及Fenton催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中 ,0 5 %的添加量抑制率可高达 4 8 2 0 %和 4 6 72 % ,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液体培养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增殖生长期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收获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亚敏 柴建明 +1 位作者 孙振委 安浩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7-479,共3页
[目的]明确收获指数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特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小麦,设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熟期类型小麦收获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中密度下,株高和穗长与群体产量呈正相关,与个体产量呈负相关,倒二叶面... [目的]明确收获指数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特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小麦,设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熟期类型小麦收获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中密度下,株高和穗长与群体产量呈正相关,与个体产量呈负相关,倒二叶面积、旗叶长、倒二叶长和宽对群体产量有利;高密度下,穗长与群体、个体产量均呈正相关,株高、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则呈负相关。灌浆速度和灌浆持续期在中高密度下均与群体产量呈正相关。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株高、穗长、叶面积、穗粒重、灌浆速率、株高构成指数、结实小穗数和粒叶比等与收获指数和群体产量的关系密切。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竞争环境下的单株生物产量差别不同。[结论]小麦高产品种的选育应将收获指数和生物量同时作为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育种 产量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玉米除草剂的防效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国顺 陈素省 宋丽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203-205,共3页
为了筛选既对玉米生长无明显影响又能有效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2005—2006年对宝玉、玉邦和金玉黄龙3种除草剂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玉邦除草剂用于苗前和苗后玉米4~8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3种除草... 为了筛选既对玉米生长无明显影响又能有效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2005—2006年对宝玉、玉邦和金玉黄龙3种除草剂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玉邦除草剂用于苗前和苗后玉米4~8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3种除草剂对杂草防效的排序为:玉邦〉宝玉〉金玉黄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除草剂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福双 高义平 +2 位作者 吕孟雨 柴建芳 王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为了确定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的准确方法,以冬小麦种子为试材,探讨了卡那霉素溶液体积、浓度及种子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溶液体积、小麦种子的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与卡那霉素浓度同等... 为了确定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的准确方法,以冬小麦种子为试材,探讨了卡那霉素溶液体积、浓度及种子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溶液体积、小麦种子的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与卡那霉素浓度同等重要。在卡那霉素浓度为60~180mg·L^-1的范围内,以“单粒分享量”(单粒分享量=卡那霉素浓度×溶液体积/种子粒数)为筛选标准,能有效地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利用此方法,我们对小麦金禾9123转基因后代7个株系的412个籽粒进行卡那霉素溶液筛选,获得84株抗性苗,经PCR检测,76株为阳性,卡那霉素筛选正确率达90.5%;同时以7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普通小麦品种也验证了此选择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霉素 小麦 转基因 抗性筛选 单粒分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义平 董福双 王海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红小豆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其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深入。从DNA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红小豆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红小豆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组织培养研究等方面,并提出目前尚待研究的... 红小豆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其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深入。从DNA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红小豆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红小豆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组织培养研究等方面,并提出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种质资源 遗传图谱 基因克隆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新品种保213与济谷14产量性状与抗胁迫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国顺 陈素省 +3 位作者 王欢 盛乐 王文鑫 张凤路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以具有不同株型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保213和济谷14为材料,安排了4个留苗密度(52.5、60、67.5和75株/m2)、5个施氮水平(0、4.5 g、9 g、13.5 g和18 g/m2)的裂裂区试验,系统比较了不同处理对产量相关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保213的产... 以具有不同株型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保213和济谷14为材料,安排了4个留苗密度(52.5、60、67.5和75株/m2)、5个施氮水平(0、4.5 g、9 g、13.5 g和18 g/m2)的裂裂区试验,系统比较了不同处理对产量相关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保213的产量显著优于济谷14。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氮肥处理对2品种的影响不显著,施氮量在9~13.5 g/m2可以满足高产需求;而不同密度对2品种有显著的影响,济谷14的适宜密度在60~67.5株/m2,而保213在52.5~60株/m2下产量较高。2品种单株成穗率均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增加施肥量提高了济谷14的成穗率,但保213反而降低。2品种产量随收获穗数增加而提高,但济谷14的增产幅度大于保213。与松散型济谷14相比,紧凑型品种保213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能,更适合于在高肥、高密下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密度 氮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丽兵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8期4-5,共2页
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在政策保障、技术支撑、推广力度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稳定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和配套的技术体系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建设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竞争和少竞争环境下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张雪花 安浩军 +2 位作者 苑壮 王芳 周艳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5期148-151,共4页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度在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选用北部冬麦正在推广的5个小麦品种,设低、中、高三种种植密度,研究了在竞争和少竞争条件下各种性状的变化规律,对在少竞争环境下品种各主要性状与竞争环境下产量相关特性进行...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度在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选用北部冬麦正在推广的5个小麦品种,设低、中、高三种种植密度,研究了在竞争和少竞争条件下各种性状的变化规律,对在少竞争环境下品种各主要性状与竞争环境下产量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探明参试小麦品种高产的生理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性状改良途径。结果表明:提高平均穗粒重,对发挥群体效应更有利;增大株高构成指数和粒叶比对于提高群体产量潜力,比提高叶面积更为重要;选择开花早,灌浆强度大,叶功能期长,叶蘖器官形成同期性好,源库较为协调的新品种,可使株型结构合理,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品种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育种 性状改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属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金翠 葛淑俊 +2 位作者 孟庆荣 王静华 孟义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603-9606,共4页
综述了甘草属种质资源的类型和分布,论述了甘草良种选育的方法,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甘草 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玉米籽粒发育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素省 张凤路 +3 位作者 郝艳敏 赵国顺 江亚丽 王兆晓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8-31,共4页
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并对籽粒体积、粒重、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以及呼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籽粒∶穗轴为3∶10的培养方式较好。离体籽粒的发育与大田玉米相同,... 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并对籽粒体积、粒重、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以及呼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籽粒∶穗轴为3∶10的培养方式较好。离体籽粒的发育与大田玉米相同,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生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发育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节水农业模式及其技术要点
18
作者 王顺 何力剑 王胜爱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技术要点 农业模式 旱作节水 节水灌溉模式 抗旱保水剂 一年两收 抗旱品种 平衡施肥 以肥调水 平整土地 免耕播种 水浇地 有机肥 防渗渠 小麦 玉米 作物 拌种 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在豆科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青会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豆科作物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工程,导致产业化发展存在困境。该文从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在... 目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豆科作物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工程,导致产业化发展存在困境。该文从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在豆科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入手,分析农业信息工程在豆科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对策,希望能够帮助豆科作物快速实现产业化,提升豆科作物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工程 豆科作物 应用 信息化建设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品牌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
作者 马力虎 刘丽兵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9期6-6,共1页
本文从河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全面分析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河北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 品牌农业 绿色农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