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保定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1
作者 张雪花 李保佳 +5 位作者 何力剑 徐海娜 毕煌凯 郭晔 安浩军 邢志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55-56,共2页
保定市是河北主要粮食生产地,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该文结合农业生产实践,阐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与发生特征,提出选种优质品种、精耕细作、种子处理、施肥管理、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期降低该病造成的... 保定市是河北主要粮食生产地,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该文结合农业生产实践,阐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与发生特征,提出选种优质品种、精耕细作、种子处理、施肥管理、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期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确保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症状 规律 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小菜蛾对不同温度效应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2
作者 安静杰 窦亚楠 +4 位作者 郭江龙 袁文龙 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施药前,15、25、35℃预处理24 h,其35℃下温度系数分别为+28.53、+25.84和+18.77,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温度效应,但温度系数随预处理温度上升而降低。溴虫腈在15℃预处理24 h,对小菜蛾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25℃和35℃下预处理均无温度效应。表明药剂处理前温度变化会影响杀虫剂的温度效应。在模拟田间变温的情况下,四氯虫酰胺经过高温预适应后于16:00(30℃)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0.41 mg/L),显著高于清晨6:00(22℃)持续低温时的毒力(32.33 mg/L),毒力差异倍数高达78.85倍。一天中无温度效应杀虫剂溴虫腈的毒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利用杀虫剂的温度效应指导田间高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系数 小菜蛾 杀虫剂 毒力 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 rolB 基因对杜梨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靖冉 薛银昊 +2 位作者 王为民 孟亚楠 李英丽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3期257-263,共7页
以转rolB基因杜梨和非转基因杜梨杜梨组培苗为试材,研究轻度(土壤相对含水量50%~55%,T2)、中度(土壤相对含水量40%~45%,T3)和重度(土壤相对含水量30%~35%,T4)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活性氧含量、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土壤相对... 以转rolB基因杜梨和非转基因杜梨杜梨组培苗为试材,研究轻度(土壤相对含水量50%~55%,T2)、中度(土壤相对含水量40%~45%,T3)和重度(土壤相对含水量30%~35%,T4)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活性氧含量、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土壤相对含量水70%~75%处理(T1)为对照,旨在明确rolB基因对转基因杜梨抗旱性的影响,为今后选育抗旱性强的杜梨种质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胁迫处理前(T0)转rolB基因杜梨的根冠比、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杜梨,活性氧(O-2、H 2O 2)、MDA含量和SOD、POD活性无显著差异。与对照(T1)相比,轻度胁迫(T2)对转基因杜梨总鲜重、总干重、活性氧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非转基因杜梨总鲜重、总干重、根冠比。中度(T3)、重度(T4)胁迫显著降低了2株系总鲜重、总干重、根冠比,而O-2、H 2O 2含量和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但是,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杜梨的活性氧、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杜梨,SOD、POD、CAT活性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杜梨。由此可知,rolB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根冠比、叶片中色素含量,增强了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和MDA的积累,缓解了干旱对转基因杜梨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B 杜梨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缺铁黄化叶片生理生化分析及其嫁接反应研究
4
作者 孟亚楠 刘水林 +1 位作者 李英丽 张玉星 《河北果树》 2024年第3期7-10,共4页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通过揭示鸭梨正常叶片和黄化叶片在活性铁、全铁、叶绿素、柠檬酸等物质的含量、Fe^(3+)还原酶活性以及FRO2和CS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采用嫁接鸭梨黄叶病枝条到杜梨砧木的方法观察鸭梨叶片黄化发生情况,旨在为... 本试验以鸭梨为试材,通过揭示鸭梨正常叶片和黄化叶片在活性铁、全铁、叶绿素、柠檬酸等物质的含量、Fe^(3+)还原酶活性以及FRO2和CS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采用嫁接鸭梨黄叶病枝条到杜梨砧木的方法观察鸭梨叶片黄化发生情况,旨在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叶片相比,黄化叶片的活性铁含量明显降低,全铁含量无明显差异,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Fe^(3+)还原酶活性、柠檬酸含量升高,FRO2、CS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B、P元素含量均上升,Mn、Ca、K元素含量均下降;与嫁接正常枝条鸭梨苗相比,嫁接黄化枝条鸭梨苗叶色恢复正常,叶片活性铁、叶绿素、柠檬酸含量和Fe^(3+)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变化,除Mn、Cu元素含量外,其它营养元素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黄化 嫁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