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儿童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志云 王焕民 +5 位作者 王佳荣 常晓峰 秦红 杨维 成海燕 孟德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应用于儿童腹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保定市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应用于儿童腹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和保定市儿童医院肿瘤外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例腹部恶性肿瘤患儿临床资料,16例患儿中位年龄5岁8个月(8个月至13岁11个月),均行手术切除(细胞减灭术或肿瘤切除术),同时术中行HIPEC。收集所有患儿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初步疗效。结果16例患儿中,肾母细胞瘤5例,横纹肌肉瘤4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未分化肉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腹膜浆液性癌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本次手术为初次肿瘤切除术者6例,既往曾行肿瘤切除术、本次为肿瘤复发再手术10例。16例中位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2.5分(0~21分),肿瘤切除后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0~1分。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或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4例在HIPEC后30 d内出现三级不良事件。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3~20个月)。本次手术后共6例患儿复发:3例因复发死亡;1例复发后经再次化疗、手术、放疗,现无瘤生存;2例复发后化疗,带瘤生存。其余10例均未出现复发,无瘤生存。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7.4个月(2~20个月)。结论HIPEC应用于儿童安全、可行,未增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显示HIPEC对小儿腹部恶性肿瘤可能有效,但长期有效性还需要增加病例及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癌误诊1例
2
作者 刘芳 王佳荣 +2 位作者 胡亚南 刘铁山 王雪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患儿女,4岁。4个月前患儿腹胀,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腹部增强CT:腹膜、大网膜弥漫性增厚、钙化(图1),不除外间皮瘤;肠系膜略增厚,肠系膜区多发淋巴结,部分略肿大;PETCT示:腹膜、网膜、肠系膜增厚伴钙化灶,... 患儿女,4岁。4个月前患儿腹胀,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腹部增强CT:腹膜、大网膜弥漫性增厚、钙化(图1),不除外间皮瘤;肠系膜略增厚,肠系膜区多发淋巴结,部分略肿大;PETCT示:腹膜、网膜、肠系膜增厚伴钙化灶,代谢增高,考虑间皮瘤;腹腔镜探查,取大网膜、腹膜病灶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恶性间皮瘤。当地医院予以化疗2周期,化疗结束后为行手术来我院就诊,行剖腹探查+腹腔肿物切除术+体腔热灌注治疗。术前实验室检查:CA125 1 533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原发 低级别浆液性癌 误诊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提取物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家祥 杨环玮 +4 位作者 董军格 于健 胡亚南 梁君 唐艳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0-712,719,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提取物对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30只,建立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每天给予丹红提取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给药... 目的探讨丹红提取物对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30只,建立大鼠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每天给予丹红提取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进行改进Rivlin斜板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斜板实验表明,给药4周后实验组斜板度数有所增加,且大于模型组。处死大鼠后发现模型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高于实验组,bcl-2的表达量低于实验组。结论丹红提取物可以缓解脊髓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提取物 脊髓型颈椎病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箬叶多糖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恩军 季文琦 +4 位作者 范林林 胡亚楠 靳祎 郭晓军 李术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箬叶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调节免疫机制。方法以TA2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设肿瘤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0 mg·kg-1)、箬叶多糖高剂量组(60 mg·kg-1)、箬叶多糖中剂量组(30 mg·kg-1)、箬叶多糖低剂量组(15 mg&#... 目的观察箬叶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调节免疫机制。方法以TA2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设肿瘤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0 mg·kg-1)、箬叶多糖高剂量组(60 mg·kg-1)、箬叶多糖中剂量组(30 mg·kg-1)、箬叶多糖低剂量组(15 mg·kg-1)及箬叶多糖中剂量(30 mg·kg-1)联合环磷酰胺(20 mg·kg-1)组,测定箬叶多糖体内抗癌活性和小鼠脾脏指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等。结果箬叶多糖组及箬叶多糖联合环磷酰胺组小鼠存活时间延长,脾指数增加(P<0.05),淋巴细胞转化升高,血清IL-2含量升高。结论箬叶多糖对移植性乳腺癌有一定抑制活性,能增强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与环磷酰胺合用有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叶多糖 环磷酰胺 乳腺癌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大网膜巨大单发单房性囊肿l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山坡 王利民 +4 位作者 杨斌 刘风昌 胡志成 陈楠 陶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大网膜囊肿临床少见,术前误诊率较高,作者近期收治1例巨大单发单房性大网膜囊肿,现报告如下:患儿女性,5岁,因腹胀伴间断腹痛3d人院。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腹痛,能耐受,可自行好转,起病时发热,最高38.0℃,无... 大网膜囊肿临床少见,术前误诊率较高,作者近期收治1例巨大单发单房性大网膜囊肿,现报告如下:患儿女性,5岁,因腹胀伴间断腹痛3d人院。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腹痛,能耐受,可自行好转,起病时发热,最高38.0℃,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大便外观无异常,小便发黄,食欲欠佳,未做特殊处理,以腹腔肿物待查收入院。患儿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近来喜侧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囊肿 单房性 单发 小儿 恶心呕吐 腹腔肿物 误诊率 手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大网膜扭转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利民 刘风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7-37,共1页
大网膜扭转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可引起明显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不易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临床表现酷似急性阑尾炎,极易误诊。我院最近收治1例大网膜扭转,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 小儿 胃肠道症状 急性阑尾炎 临床表现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并药物性血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药物性血尿 小儿 头孢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5-氮杂胞苷对K562细胞凋亡和SHIP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贾志强 魏玉涛 +4 位作者 魏玉莲 苏薇 于春霞 陶金 戎红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1-129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硼替佐米联合5-氮杂胞苷对K562细胞凋亡和SHIP mRNA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处理K562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SHIP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5-20... 本研究旨在探讨硼替佐米联合5-氮杂胞苷对K562细胞凋亡和SHIP mRNA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处理K562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SHIP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5-20 nmol/L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联合处理组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同剂量两药单用时都显著增强(P<0.05)。硼替佐米能促使K562细胞凋亡,且随浓度增加而凋亡增多,联合处理组对细胞的凋亡作用比同剂量单药作用时显著增强(P<0.01)。硼替佐米能下调K562细胞SHIP mRNA的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表达逐渐降低,联合处理组与同剂量单药组相比更显著下调SHIP mRNA表达(P<0.05)。结论:硼替佐米或5-氮杂胞可以下调K562细胞中SHIP mRN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此机制诱导K562细胞凋亡,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5-氮杂胞苷 SHIP MRNA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异位胰腺致复发性肠套叠1例
9
作者 魏山坡 胡志诚 +6 位作者 王利民 陈海涛 杨斌 范林林 陶金 孟德光 刘风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5-315,共1页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多有报道,关于异位胰腺致复发性肠套叠的报道较少,保定市儿童医院外科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发性肠套叠 回肠异位胰腺 急性肠套叠 医院外科 急腹症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巨大结核性假性囊肿1例
10
作者 胡志诚 魏山坡 +3 位作者 王利民 陈海涛 杨斌 刘风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5-155,共1页
腹腔结核以假性囊肿形式出现,临床极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小儿腹腔巨大结核假性囊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假性囊肿 腹腔结核 结核性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耻骨上或阴囊中缝窦道3例
11
作者 陈海涛 沈剑 +5 位作者 汤梁峰 刘颖 陆良生 刘江斌 毕允力 阮双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总结3例先天性先天性尿道周围窦道病例的诊疗经验,结合文献探讨先天性耻骨上或阴囊中缝窦道的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至7月,作者收治不同类型先天性尿道周围窦道病例3例,通过术前造影清晰显示瘘管的位置、范围,术中利用亚甲蓝溶... 目的总结3例先天性先天性尿道周围窦道病例的诊疗经验,结合文献探讨先天性耻骨上或阴囊中缝窦道的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至7月,作者收治不同类型先天性尿道周围窦道病例3例,通过术前造影清晰显示瘘管的位置、范围,术中利用亚甲蓝溶液作为引导,实施窦道切除术。结果3例患儿均完整切除瘘管,切口愈合好,随访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先天性尿道周围窦道出现临床症状者可通过完整切除瘘管治愈,术中造影有利于完整切除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瘘 先天性 尿瘘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裂治疗3例报告
12
作者 刘风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腹裂 手术治疗 静脉营养 手术方法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74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志成 刘风昌 +7 位作者 王利民 魏山坡 孟德光 范琳琳 陶金 陈海涛 张旭 胡亚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探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应用Duckett术式治疗的74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儿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发生尿道瘘5例,其中2例已行尿道瘘修补术... 目的分析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探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应用Duckett术式治疗的74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儿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发生尿道瘘5例,其中2例已行尿道瘘修补术治愈,1例术后自行愈合,2例术后未满1年,待行补瘘手术。发生尿道狭窄2例,均为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并持续使用8F气囊导尿管1个月治愈,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Duckett术式是治疗中、重度尿道下裂的常用方法,通过引进精细的手术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外科学 泌尿外科手术 男性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套叠免疫反应变化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炳海 杨斌 +1 位作者 刘风昌 王利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肠套叠免疫疗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2年以来经本院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6例,进行血清Ig类、粪便sIgA测定,检测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血清IgA、Ig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目的探讨肠套叠免疫疗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2年以来经本院治疗的肠套叠患儿96例,进行血清Ig类、粪便sIgA测定,检测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血清IgA、Ig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中急性期sIgA较恢复期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sIgA较急性期及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中,当解除肠套叠的梗阻状态后,除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传统疗法外,适当给予免疫治疗,可能会有效中和病原体,缩短病程。同时对于婴幼儿加强其免疫机能,可能会减少肠套叠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