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定地区HFRS流行高峰年中1株家鼠型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核苷酸序列分析
1
作者 陈宇萍 耿志洲 +2 位作者 武涌泉 王华 马晓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保定地区 HFRS流行高峰的原因。方法 对 HFRS病人急性期血清用 RT- PCR方法进行病毒基因分型 ,从 1例家鼠型 (SEO型 )汉坦病毒感染的病人血清中分离病毒 ,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31例病人中 ,2例为姬鼠型(HTN型 ) ,2 ... 目的 探讨保定地区 HFRS流行高峰的原因。方法 对 HFRS病人急性期血清用 RT- PCR方法进行病毒基因分型 ,从 1例家鼠型 (SEO型 )汉坦病毒感染的病人血清中分离病毒 ,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31例病人中 ,2例为姬鼠型(HTN型 ) ,2 4例为家鼠型 (SEO型 ) ,1例 SEO型病毒经分离鉴定测序后与 SEOU L、R2 2 株进行比较 ,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5 .15 %、93.94% ;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97.2 7%。结论 所分离 SEO型汉坦病毒为 1996年流行高峰年的主要流行株 ,未发现病毒基因片段的重排 ,流行不是由病毒基因重排引起。不同地区 SEO型病毒分子结构差异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核苷酸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5
2
作者 孟冬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52-53,共2页
医疗机构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本文就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 医院 会计电算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收入失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作者 孟冬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38-39,共2页
建立健全收入控制,可以促使医疗机构合理组织收入,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采取怎样的控制措施来保证医院收入的合法、安全和完整,是本文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收入失控 危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京杭 于岩岩 +9 位作者 斯崇文 陈新月 韩忠厚 陈勇 张文谨 徐道振 陈宇萍 于敏 席宏丽 李雪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拉米夫定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5抑制剂Roscovitine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nes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悦 周毅 +1 位作者 张怡 刘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7-1178,共2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ROSCOVITINE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NE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感染防护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强 张雁 +4 位作者 张喆 刘兰瑞 张原 王焕弟 石荣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对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防护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做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12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同事和同学对... 目的对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防护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做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12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同事和同学对结核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平均总知晓率分别为65.80%、74.05%、70.53%,不同密切接触者的平均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P=0.151)。125名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环境控制(环境通风、环境物品消毒、患者痰液消毒)及个人防护实施人数百分率分别为96.00%、64.80%、59.20%,措施合格率分别为80.00%、74.90%、31.08%;不同类型接触者防护措施实施人数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2,P=0.002);实施防护措施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416)。结论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结核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措施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防护 密切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及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亚丽 张文娟 +13 位作者 王洁 叶莎 赵颖 王贺 窦红涛 郭莉娜 王瑶 孙宏莉 刘文静 张小江 谢秀丽 原英 杨启文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分析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出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标本,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其... 目的分析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出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标本,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其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针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特点,采用普通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检测DNA促旋酶(GyrA/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ParE)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脲原体属混合人型支原体的体外敏感性总体低于脲原体属或人型支原体单独体外敏感性;除大环内酯类外,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普遍低于人型支原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脲原体属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较男性低(P均<0. 05)。微小脲原体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解脲脲原体,尤以对四环素的敏感率差异最大(98. 48%比72. 73%,差值25. 8%,P<0. 05)。在GyrA、 GyrB、 ParC和ParE的序列比对中,共发现21个突变位点,其中ParC S83L突变占96. 22%(51/53),为最主要突变位点;其余为ParC A136T突变、ParE R448K突变、GyrA L176F和ParC S83L联合突变等以及6个目前尚未报道过的突变位点,即ParC的L540F、R718W、Q767E、S789N、M828I和I831T突变。结论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与感染种属有关,脲原体属的体外敏感性还与菌种、患者性别有关。对脲原体属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研究表明,单独ParC S83L突变是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新发现6个突变位点可能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药敏试验 喹诺酮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无应答者进行再免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红娜 曹明 +1 位作者 赵振峰 杨鸿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91-992,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免疫无应答者获得免疫保护的方法。方法从接种过全程乙肝疫苗的成人中,筛选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单独应用乙肝疫苗10...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免疫无应答者获得免疫保护的方法。方法从接种过全程乙肝疫苗的成人中,筛选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单独应用乙肝疫苗10μg肌肉注射;观察组1加量应用乙肝疫苗20μg肌肉注射;观察组2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乙肝疫苗。疗程结束30d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结果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50%和90%。观察组2抗-HBs阳转率与对照组、观察组1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无应答者联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乙肝疫苗可诱导或激发机体抗-HBs阳转,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 免疫无应答 卡介菌多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减对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昭 张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9-102,221,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减对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1...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减对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1剂/d,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记录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血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同时进行随访,比较生存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1.54%低于观察组9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QOL量表为(42.60±12.05)、(50.91±11.69),PSQI量表为(9.82±3.67)、(7.05±3.19),VAS量表为(2.10±1.03)、(1.24±0.57),血β-EP为(49.61±9.35)ng/L、(54.67±10.03)ng/L,血SP为(58.07±17.11)ng/L、(48.93±16.65)n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1年、第2年生存率(81.54%、68.23%)与观察组(83.08%、72.3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3年生存率30.77%低于观察组4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减对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和疼痛相关介质,延长生存期限,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中晚期结肠癌 癌性疼痛 生活质量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木松 张贵贤 +1 位作者 魏媛媛 刘震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组动物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以3.5 g/kg茵陈蒿汤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e IF2α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5),但仍重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GRP78、e IF2α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e IF2α和Caspase-12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e IF2α和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在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 茵陈蒿汤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CASPAS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定量检测汉坦病毒RNA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宇萍 耿志洲 +6 位作者 郭彦敏 马士恒 孟祥芝 马晓红 安洪明 李得兴 李林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的定量RT-PCR方法。探讨HFRS患者血清中病毒RNA持续时间,水平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RT-PCR扩增引物,自行设计和制备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使用实...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的定量RT-PCR方法。探讨HFRS患者血清中病毒RNA持续时间,水平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RT-PCR扩增引物,自行设计和制备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HFRS(SEO型)血清中的汉坦病毒的载量。结果14例HFRS病人血清中,SEO RNA阳性11例,SEO型病人的病毒载量一般可达10^2~10^4 copies/ml。其中2例发病第8天,2例第9天的病人血清PCR结果仍为阳性。结论:我们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很好的反映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含量。HFRS病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可超过1周,血清中R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汉坦病毒RNA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士恒 陈宇萍 王占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脑炎 病原学 发病机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pERK/eIF2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媛媛 张贵贤 +2 位作者 李木松 陈晖 秦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9期1461-1465,1470,共6页
目的:探究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改善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RK/eIF2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蒿汤组,每组10只。采用“酒精-玉米... 目的:探究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改善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RK/eIF2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蒿汤组,每组10只。采用“酒精-玉米油-吡唑”灌胃联合12周的高脂饮食构建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蒿汤组于相同时间给予等量蒿汤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羟脯胺酸(HYP)、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N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TG)、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pERK/eIF2a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对比,假手术组血清HYP、HA、LN、CIV、PⅢNP、AST、ALT、γ-GT、ALP、TBL、TB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给予蒿汤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HYP、HA、LN、CIV、PⅢNP、AST、ALT、γ-GT、ALP、TBL、TB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脂代谢及氧化损伤指标显示,与正常组对比,假手术组血清ALB、CHOL、TG、GSH、SOD、MD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1),模型组血清ALB、GSH、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CHOL、TG、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蒿汤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ALB、GSH、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CHOL、TG、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假手术组肝脏切片形态学正常,而模型组肝脏切片可见明显空泡状改变,给予蒿汤干预治疗组肝脏切片明显好转。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比,假手术组肝脏组织中pERK和eIF2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肝脏组织中pERK和eIF2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蒿汤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肝脏组织中pERK和eIF2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蒿汤可以有效阻碍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胆功能。发挥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pERK/eIF2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肝功能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IF2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娟娟 唐志远 +2 位作者 刘文珍 安云征 刘雪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611-3614,共4页
目的探讨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57例,并对每例患者选取2~4例年龄、性别相同、体质量(±0.5 kg)相近的麻疹... 目的探讨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57例,并对每例患者选取2~4例年龄、性别相同、体质量(±0.5 kg)相近的麻疹患者进行配对,共纳入麻疹患者1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居住地、年龄、体质量、发病时间、预防接种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年龄1个月~20岁,以3个月~〈1岁为主(50例,86.6%)。发病时间集中于2~4月(43例,75.4%),以4月为主(21例,36.8%)。患者均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3±2.3)℃,发热时间(7.6±1.6)d;发热后(2.4±0.9)d出现皮疹,出疹时间(4.7±1.4)d,以正常顺序出疹的患者43例(75.4%);具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卡他症状56例(98.2%),口腔内出现口腔黏膜斑(柯氏斑)52例(91.2%),畏光流泪、结膜红肿及双眼分泌物增多27例(47.4%),腹泻32例(56.1%),多为黄色稀水便,未见黏液及脓血便。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症以支气管炎(53例,93.0%)、心肌损害(46例,80.7%)、喉炎(42例,73.7%)、腹泻(32例,56.1%)和结膜炎(27例,47.4%)为主。麻疹与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中,居住地、发热时间、出疹时间、住院时间及腹泻、肝功能受损、贫血、鹅口疮、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好发生于婴幼儿,发热时间及出疹时间长,腹泻、肝功能受损、贫血、鹅口疮、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发生率高于麻疹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巨细胞病毒感染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昭 张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098-2101,223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晚期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黄?虫丸9 g口服合...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晚期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黄?虫丸9 g口服合消瘿汤治疗,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客观缓解率71. 11%低于观察组88. 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腹部积块评分(1. 02±0. 45)、(0. 61±0. 40),面色黧黑为(0. 93±0. 42)、(0. 58±0. 39),纳减乏力为(0. 86±0. 47)、(0. 43±0. 35),舌质紫黯为(0. 97±0. 45)、(0. 39±0. 32),血ALT为(50. 21±9. 23) IU/L、(44. 89±8. 94) IU/L,AST为(53. 18±12. 86) IU/L、(45. 89±12. 25) IU/L,TBIL为(18. 52±5. 67)μmol/L、(15. 82±5. 29)μmol/L,AFP为(79. 24±9. 57)μg/L、(71. 35±8. 95)μ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第3年生存率31. 11%低于观察组48. 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黄?虫丸合消瘿汤对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中医证候和肝功能,提高生存状况,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虫丸 消瘿汤 老年 晚期原发性肝癌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α-2b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基因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 陈新月 +13 位作者 赵鸿 于岩岩 斯崇文 韩忠厚 张文谨 陈宇萍 陈勇 王贵强 于敏 公维波 徐京杭 王军 蔺小红 李雪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α-2b干扰素序贯治疗及单独予拉米夫定、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来自北京等四城市。分别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48周、拉米...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α-2b干扰素序贯治疗及单独予拉米夫定、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来自北京等四城市。分别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治疗48周、拉米夫定48周或干扰素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评价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关系。PCR-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基因亚型。结果225例患者中C基因型184例,其中C2亚型165例;B基因型41例,均为Ba亚型。治疗结束、随访结束时,各治疗组B型与C型间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及完全应答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该四城市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亚型以Ba和C2亚型为主。治疗结束、随访结束时,各治疗组B型与C型间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Α-2B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2例丙型肝炎患者远期转归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 田茶 +2 位作者 张玮 孙德贵 赵玉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5-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162例不同临床感染类型丙型肝炎(HC)患者16年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将162例HC患者按急性期症状分组,采集5ml静脉血,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ⅣC)。... 目的观察162例不同临床感染类型丙型肝炎(HC)患者16年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将162例HC患者按急性期症状分组,采集5ml静脉血,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本次调查的162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95.7%,HCVRNA阳性率为77.8%,ALT异常率为20.4%,不同临床类型HC患者抗-HCV、HCVRNA阳性率和ALT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异常率为64.2%,PCⅢ异常率为9.3%,ⅣC异常率为40.1%。HA、PCⅢ和ⅣC3项指标均正常者共28例(18.52%),11例(6.8%)3项指标均处于肝硬化临界值。经性别分层分析,女性感染年龄≥40岁者抗体较易阴转(P=0.004)。结论不同临床型HC患者16年后的转归无差异,个体转归差异与性别和初始感染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谷丙转氨酶 抗体 丙型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袋栽金针菇灵芝科学依据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冀宏 王谦 +4 位作者 汪虹 陈文杰 朱朝辉 霍红 张玮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研究以玉米秸为主料 ,筛选出分别适于金针菇 (F .velutipes)和灵芝 (G .lucidum)袋料栽培的培养基配方 ,同时确定金杂 19号和韩芝为适应玉米秸栽培料的高产菌株 ;栽培试验显示生物学效率均达到 70 %以上 。
关键词 玉米秸 金针菇 灵芝 袋料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恢复后期并发脑炎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文红 杨会宣 +1 位作者 杨鸿儒 齐素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3,共1页
1病例简介 患儿,男,河北省定兴县人,1岁3个月,主因"发热、皮疹5 d"于2010-07-03 T22:00入院。患儿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手足及臀部可见暗红色疱疹,疱液浑浊,无肢体抖动、嗜睡表现,无恶心、呕吐,既肢体抖动、... 1病例简介 患儿,男,河北省定兴县人,1岁3个月,主因"发热、皮疹5 d"于2010-07-03 T22:00入院。患儿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手足及臀部可见暗红色疱疹,疱液浑浊,无肢体抖动、嗜睡表现,无恶心、呕吐,既肢体抖动、嗜睡表现,无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按计划接种疫苗。父母体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炎 病毒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胶束复合物PEG-PLL-OPG对小鼠骨质疏松及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春便 王敬 +3 位作者 赵迎新 张继伟 赵玉倩 杨艳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598-2602,共5页
目的:将PEG-PLL吸附骨保护蛋白(OPG)基因质粒,制成纳米复合药PEG-PLL-OPG(PPO),观察其在体内外对成骨细胞(OB)及动脉硬化(AS)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OP)和动脉硬化药物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人群中OP和AS的发病情况,并将人群分为... 目的:将PEG-PLL吸附骨保护蛋白(OPG)基因质粒,制成纳米复合药PEG-PLL-OPG(PPO),观察其在体内外对成骨细胞(OB)及动脉硬化(AS)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OP)和动脉硬化药物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人群中OP和AS的发病情况,并将人群分为健康组、AS组、AS合并OP组并采集血清,利用采集的血清培养OB并治疗,流式、MTT、茜素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OB凋亡、活性及在聚己内酯(PCL)的附着和钙化。尾静脉注射PPO,观察其对Apo E/RANKL+/+小鼠骨密度和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在体外,PPO增加了OB活性、抑制凋亡,促进细胞钙化及在PCL上的附着;在体内,PPO使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小、钙化减轻,增加其股骨颈的骨密度。结论:PPO可能作为治疗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动脉硬化 骨保护蛋白 成骨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