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利湿清热方对小儿阴道炎微生态的影响
1
作者 李红娇 杜昕 +5 位作者 王久玉 贾慧静 张会琴 曹逸轩 边媛媛 刘鹏松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清热方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的效果及对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磷霉素钙颗...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清热方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的效果及对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磷霉素钙颗粒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健脾利湿清热方结合磷霉素钙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平衡、中医症状积分、阴道炎症评分、pH、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灼热感、外阴瘙痒、头晕及口干尿赤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灼热感、外阴瘙痒、头晕及口干尿赤评分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炎症评分、p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炎症评分、pH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MCP-1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IFN-γ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阴瘙痒、外阴红肿及尿急尿痛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阴阴道炎中健脾利湿清热方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阴道微生态平衡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利湿清热方 磷霉素钙颗粒 小儿外阴阴道炎 阴道微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中医病机与治法浅谈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勇 马玉琛 王志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121-1123,1127,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主要侵及关节,特别是滑膜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1]。临床多见,患者痛苦大,致残率高,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其伴随的贫血是最多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发生率约为30%~7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主要侵及关节,特别是滑膜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1]。临床多见,患者痛苦大,致残率高,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其伴随的贫血是最多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发生率约为30%~70%[2]。贫血可加重关节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也会影响疾病的痊愈。临床发现:随着贫血纠正,关节肿胀、疼痛、肌力及体力等有一定程度改善。目前对其研究尚少,但是已引起许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我们拟从其中医病机与治法上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贫血 痹症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法对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李红娇 杜昕 王久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 目的探究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使用健脾利湿法对临床症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含量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女童(青春发育期前)外阴阴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卫生宣教+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脾利湿法治疗,两组患儿均实施为期14 d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治疗前、后阴道pH值≤4.5及乳酸杆菌占优势情况,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记录随访3月、6月复发情况,其中复发标准则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瘙痒、疼痛、脓性分泌物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阴道pH值≤4.5、乳酸杆菌占优势例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TNF-α、IL-6、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法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青春发育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临床症状,且对患儿阴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改善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外阴阴道炎 健脾利湿法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斑厚度探讨AMD中医病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丽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4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AMD患者黄斑厚度的变化,探讨痰瘀在AM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的AMD患者33例39眼,按年龄匹配的正常人10例12眼,利用OCT测量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复合体及神经上皮层的厚度。对AMD患... 目的:通过分析AMD患者黄斑厚度的变化,探讨痰瘀在AM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的AMD患者33例39眼,按年龄匹配的正常人10例12眼,利用OCT测量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复合体及神经上皮层的厚度。对AMD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论:通过对AMD患者的黄斑厚度的病机分析,证实了痰瘀在AM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对治疗原则的确立及其遣方用药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将RNL厚度作为中医对AMD辨证施治的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复合体 神经上皮层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东 杨瑛 +4 位作者 马军 吕建民 王金凤 吴跃献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39-641,共3页
本文从模式运行角度论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重要性,进而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资源不足以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卫生 合作医疗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失控原因及预防措施
6
作者 范黎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51-51,共1页
医院财务电子信息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分支,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有些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违法活动,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财务电子信息 失控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带汤加减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脾虚湿困证)临床观察
7
作者 杜昕 李红娇 王久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加减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保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磷霉素钙颗粒口服... 目的探讨完带汤加减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保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磷霉素钙颗粒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完带汤加减结合磷霉素钙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TNF-α、IL-13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灼热感、外阴瘙痒、头晕及口干尿赤评分水平均降低,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阴瘙痒、外阴疼痛及白带异常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阴阴道炎中完带汤加减结合磷霉素钙颗粒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加减 磷霉素钙颗粒 小儿外阴阴道炎 脾虚湿困证 炎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新颖 韩颖 +3 位作者 王雅妹 杜凤芹 张晋 曹松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回顾性调查了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同一时间段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使用频度,分析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耐药率... 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回顾性调查了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同一时间段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使用频度,分析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氨曲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增长明显(P<0.05),头孢吡肟、大环内酯类AUD下降明显(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喹诺酮类、单环β内酰胺类AUD无显著变化(P>0.05);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AUD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正相关(r=0.523、0.605,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单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代头孢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无关(r=0.012~0.136,P>0.05).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控制较好,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关.临床应重视对抗生素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淑凯 曹文杰 +1 位作者 杨新伟 侯利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复发次数及复发率与其余3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疗法 针灸疗法 健脾化浊通络法 口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H抑制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阳阳 马幼敏 +3 位作者 田媛 赵亚敏 刘丛 侯英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0-591,共2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加重的现象,炎症反应是I/R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1-2]。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在肝脏等多种组织中大量...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加重的现象,炎症反应是I/R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1-2]。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在肝脏等多种组织中大量表达,水解灭活抗炎物质,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3]。目前sEH抑制剂已被证明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其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炎症 肝脏 黏附分子 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9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证候学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玉雪 朱晓云 +7 位作者 曹松华 李红霞 刘华珍 张玉璞 罗艳 马志强 周丽波 刘喜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方法: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MS的诊断标准,纳入MS患者3398例为MS组,非MS患者328例为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理化指标,分析MS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指...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方法: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MS的诊断标准,纳入MS患者3398例为MS组,非MS患者328例为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理化指标,分析MS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常见6个证候:痰热互结证1145例(33.7%),肝火亢盛证601例(17.7%),脾虚湿盛证642例(18.9%),痰湿中阻证235例(6.9%),肝肾阴虚证543例(16.0%),兼夹血瘀证232例(6.8%)。结论:MS以痰热互结证最为多见;脾虚湿盛证女性比例大于男性,与痰热互结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互结证血压、血脂升高较明显,肝肾阴虚证血糖升高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综方改善38例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晓云 王春霞 +4 位作者 赵玉雪 张玉璞 沈宝华 齐春水 刘喜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1-1885,共5页
目的:观察代综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MS患者代综方配方颗粒剂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肝脏超声及腰围、体... 目的:观察代综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MS患者代综方配方颗粒剂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肝脏超声及腰围、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中医临床症状。填写病例观察表,录入epidata数据库,复核数据剔除不合格病例,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1)完成45例,脱落1例、不合格6例,共38例纳入统计分析;(2)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较疗前降低(P<0.001);(3)改善血糖异常,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治疗前降低(P<0.001);(4)改善M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P<0.05);(5)改善血脂异常,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6)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P<0.001);(7)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为97.37%;(8)治疗前后比较,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代综方颗粒能够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代谢紊乱,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脂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代综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慧雅 裴林 +2 位作者 张立众 白文忠 李佃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8-770,共3页
关键词 肝复建健胶囊 肝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衰中的急救体会——附5例ARDS抢救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学忠 曹玉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ARDS 抢救报告 急性呼衰 急救 机械通气 俯卧式体位 2003年 治疗工作 肺通气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的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娟 王微 +1 位作者 张文娟 朱铁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对白癜风患者皮损组织液内皮素-1进行定量测定,以探讨内皮素-1在白癜风发病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27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及非白斑区皮肤组织液中内皮素-1含量。皮损区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含量为68.86±14.28... 对白癜风患者皮损组织液内皮素-1进行定量测定,以探讨内皮素-1在白癜风发病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27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及非白斑区皮肤组织液中内皮素-1含量。皮损区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含量为68.86±14.28pg/ml,非皮损区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含量为38.80±16.68pg/ml。两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白斑区较非白斑区内皮素-1含量显著增高,统计学示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本研究提示内皮素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并可能在白癜风的转归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内皮素-1 皮肤组织液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退素D1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阳阳 彭雪莹 +9 位作者 孟杰 安博然 贺文娟 鲁素彩 陈岩 孔立文 牛川 刘丛 黄薇 侯英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sham+RvD1高剂量(10μg/kg)组、IR+PBS组、IR+RvD1(2μg/kg)低剂量组、IR+RvD1(5μg/kg)中剂量组和IR+RvD1(10μg/kg)高剂量组,每组6只。RvD1于缺血前1 h腹腔注射。生化仪测定ALT、AS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IL-6、IL-8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HO-1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大鼠ALT、AST水平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且中、高剂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肝脏HO-1蛋白表达较IR+PBS组升高(P值均<0.05)。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显示,与IR+PBS组相比,IR+RvD1中剂量组和IR+RvD1高剂量组细胞肿胀及肝索排列紊乱依然存在,但未见明显大片坏死区域。结论RvD1可能通过增加肝脏HO-1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转氨酶(ALT、AST)水平,发挥对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再灌注损伤 消退素D1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分泌型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动脉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晓敏 王鸿懿 +1 位作者 喜杨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内源分泌型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冠心病患者,检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血esRAGE,分析与冠心病相关的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内源分泌型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冠心病患者,检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血esRAGE,分析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腰围正常和≤3个异常代谢组分患者比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腰围异常和>3个异常代谢组分患者的cf-PWV、ba-PWV明显增高,血esRAGE降低(P<0.05)。log cf-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esRAGE呈负相关(P<0.05)。ba-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与esRAGE呈负相关(P<0.05)。log cf-PWV与年龄、收缩压、esRAGE独立相关;ba-PWV与年龄、收缩压独立相关。结论合并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明显减低,冠心病患者esRAGE水平下降在动脉弹性减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症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六一散治疗夏季皮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微 张磊 秦维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9-1159,共1页
目的:观察加味六一散治疗夏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加味六一散治疗夏季皮炎72例,并同时设西药 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1.7%),且复发率(39.3%)明显低于对照组(73%)。结论:中 药加味六一散是... 目的:观察加味六一散治疗夏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加味六一散治疗夏季皮炎72例,并同时设西药 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1.7%),且复发率(39.3%)明显低于对照组(73%)。结论:中 药加味六一散是临床治疗夏季皮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皮炎 中医药疗法 加味六一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对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玉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2-2044,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空肠间置术后采取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服用粘连松解汤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药剂治疗,两组均同时给... 目的:观察胃癌空肠间置术后采取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服用粘连松解汤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药剂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胃肠减压、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等。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胃液引流量、肠鸣音频率、术后排便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排气时间、胃液引流量、肠鸣音频率、术后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胃癌空肠间置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中药粘连松解汤治疗的方法较之目前医院常规恢复方法有更为明显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后产生的系列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并发症 胃肠活动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通便膏方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便秘症状、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评《便秘预防调理手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卫娜 时英菊 +1 位作者 田琳 陈会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I0001-I0001,共1页
《便秘预防调理手册》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永铎,周天羽,尹玲慧主编,ISBN:9787559124579。便秘是指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使大便干结,导致48 h以上不排便,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尽的感觉,而功能性便秘是... 《便秘预防调理手册》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永铎,周天羽,尹玲慧主编,ISBN:9787559124579。便秘是指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使大便干结,导致48 h以上不排便,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尽的感觉,而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便后不尽感、排便量和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等,是诱发结肠癌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与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精神状态、工作环境、身体活动量、年老体弱、社会压力、遗传、胃肠激素异常以及饮食和年龄等有紧密关系,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关系密切,增加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动力及肠道微生态屏障。但单用益生菌效果较弱,多需联用他药以增加疗效。西医多采取泻药、胃动力药物、益生菌等治疗,益生菌是一种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生命质量 大便干结 肠道蠕动 排出时间 排便次数 科学技术出版社 胃动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