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贺振宁
李海燕
+3 位作者
苏媛
李生艳
甄文超
齐永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2,共6页
以对小麦土传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兼具秸秆降解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1514为功能菌株,通过对发酵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进行筛选,确定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纹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对小麦土传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兼具秸秆降解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1514为功能菌株,通过对发酵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进行筛选,确定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纹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摇瓶发酵液70%、硅藻土18%、CMC-Na 4.8%、PEG8000 7.2%。以此配方制备的菌剂芽孢含量达1.70×10^9cfu/g,悬浮率为72%,p H值为6.8,润湿时间为135 s,细度(≤44μm)通过率为95%,水分含量为3.8%,各指标均符合商品制剂的标准。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每100 kg种子用500 g、600 g和700 g B1514可湿性粉剂拌种均可显著提高小麦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试验第19天时,每100 kg种子用500 g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的小麦株高、发根力和植株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2%戊唑醇干粉拌种剂拌种处理,提高幅度分别在10.23%-23.65%和7.29%-31.24%,同时该处理对小麦苗期纹枯病的防效达71.61%。初步确定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最佳拌种剂量为每100 kg种子用500 g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拌种
小麦
幼苗生长
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齐永志
李海燕
+3 位作者
苏媛
李生艳
贺振宁
甄文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在小麦各生长时期均对纹枯病表现出较好的调控作用,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密度越低,纹枯病发生程度越轻。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组合对小麦穗粒数没有明显影响;密度相同时,氮肥底追不同比例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密度为187.5 kg/hm^2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 110.5 kg/hm^2;其次是氮肥底追比例1∶1处理,产量为7 041.8 kg/hm^2。综合考虑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和产量,初步筛选出密度为187.5 kg/hm^2、氮肥底追比例为5∶3时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密度
氮肥
底追比例
产量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塔莉
杨新兵
+2 位作者
朱辰光
刘海翔
李生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以河北省易县崇陵小流域3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差异较大,侧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高达57.9t/hm2,油松枯落物蓄积量次之,为29.8t/hm2,刺槐枯落物蓄积量最小,是...
以河北省易县崇陵小流域3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差异较大,侧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高达57.9t/hm2,油松枯落物蓄积量次之,为29.8t/hm2,刺槐枯落物蓄积量最小,是28.7t/hm2;3种林分枯落物中,侧柏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最强,为114.5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持最小,仅为60.1t/hm2;3种林分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和总孔隙度差别不大,容重的变化范围在1.46~1.66g/cm3;总孔隙度均偏低,具体表现为:侧柏(30.86%)〉油松(29.31%)〉刺槐(27.1%);3种林分林下土壤持水能力有所差异,表现为:侧柏〉油松〉刺槐。土壤持水能力与各林分林下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呈正相关,即土壤孔隙度越大,土壤的持水能力越强;3种林分的土壤稳渗速率相差较大,表现为:刺槐(10.50mm/min)〉油松(2.80mm/min)〉侧柏(0.80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崇陵小流域
枯落物水文
土壤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杜梦婷
侯建华
+3 位作者
林皓波
祃来坤
刘建平
李生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为揭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Tm遥感影像,采用尺度占优聚合后多尺度分析各景观指数的方法,筛选确定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并在特征尺度下对交错带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个...
为揭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Tm遥感影像,采用尺度占优聚合后多尺度分析各景观指数的方法,筛选确定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并在特征尺度下对交错带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个景观指数中,有9个景观指数随尺度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且拐点十分明显,其中有6个景观指数在510m处发生转折,景观在510m尺度处具有等级结构,510m为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特征尺度下交错带景观格局表现为其他类型(包括裸地、居民区、公路等)面积最大,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地,水体面积最小;斑块形状复杂性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地>水体>其它;森林斑块数量大,为研究区景观斑块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景观基底性质;景观聚集程度高,蔓延度低,破碎化程度低;景观以少量较大斑块为主体,同时还包含很多小斑块,景观类型较单一;水体数量少且面积小,破碎化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特征尺度
景观指数
森林-草原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施“教学、生产、小型科研”三结合的生物教学
5
作者
高素荣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科技发展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有人称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科技世纪,二十一世纪初的主导科学将是生物科学。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科技挑战,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缩小在科...
科技发展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有人称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科技世纪,二十一世纪初的主导科学将是生物科学。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科技挑战,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缩小在科学领域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需要快速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才。为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实施“教学、生产、小型科研”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科研
生物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三结
矮花叶病毒
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
玉米品种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形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贺振宁
李海燕
苏媛
李生艳
甄文超
齐永志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市
回民
中学
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2,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2011BAD16B08
2012BAD04B06
+1 种基金
2013BAD07B05)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文摘
以对小麦土传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兼具秸秆降解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1514为功能菌株,通过对发酵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进行筛选,确定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纹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摇瓶发酵液70%、硅藻土18%、CMC-Na 4.8%、PEG8000 7.2%。以此配方制备的菌剂芽孢含量达1.70×10^9cfu/g,悬浮率为72%,p H值为6.8,润湿时间为135 s,细度(≤44μm)通过率为95%,水分含量为3.8%,各指标均符合商品制剂的标准。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每100 kg种子用500 g、600 g和700 g B1514可湿性粉剂拌种均可显著提高小麦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试验第19天时,每100 kg种子用500 g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的小麦株高、发根力和植株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2%戊唑醇干粉拌种剂拌种处理,提高幅度分别在10.23%-23.65%和7.29%-31.24%,同时该处理对小麦苗期纹枯病的防效达71.61%。初步确定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最佳拌种剂量为每100 kg种子用500 g药剂。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拌种
小麦
幼苗生长
纹枯病
防效
Keywords
Bacillus subtilis
wetting powder
seed dressing
wheat
seedling growth
sheath blight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齐永志
李海燕
苏媛
李生艳
贺振宁
甄文超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市
回民
中学
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2011BAD16B08
2012BAD04B06
+1 种基金
2013BAD07B05)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文摘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在小麦各生长时期均对纹枯病表现出较好的调控作用,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密度越低,纹枯病发生程度越轻。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组合对小麦穗粒数没有明显影响;密度相同时,氮肥底追不同比例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密度为187.5 kg/hm^2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 110.5 kg/hm^2;其次是氮肥底追比例1∶1处理,产量为7 041.8 kg/hm^2。综合考虑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和产量,初步筛选出密度为187.5 kg/hm^2、氮肥底追比例为5∶3时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密度
氮肥
底追比例
产量
调控作用
Keywords
wheat sheath blight
density
nitrogen fertilizer
ratio of base to topdressing
yield
regulation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塔莉
杨新兵
朱辰光
刘海翔
李生艳
机构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省
保定
市
回民
中学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林业厅项目(1403451)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13273306)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Z2012050)
文摘
以河北省易县崇陵小流域3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差异较大,侧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高达57.9t/hm2,油松枯落物蓄积量次之,为29.8t/hm2,刺槐枯落物蓄积量最小,是28.7t/hm2;3种林分枯落物中,侧柏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最强,为114.5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持最小,仅为60.1t/hm2;3种林分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和总孔隙度差别不大,容重的变化范围在1.46~1.66g/cm3;总孔隙度均偏低,具体表现为:侧柏(30.86%)〉油松(29.31%)〉刺槐(27.1%);3种林分林下土壤持水能力有所差异,表现为:侧柏〉油松〉刺槐。土壤持水能力与各林分林下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呈正相关,即土壤孔隙度越大,土壤的持水能力越强;3种林分的土壤稳渗速率相差较大,表现为:刺槐(10.50mm/min)〉油松(2.80mm/min)〉侧柏(0.80mm/min)。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崇陵小流域
枯落物水文
土壤水文
Keywords
rocky mountain area of North China
the small watershed of Chongling
the hydro-logical of litters
the hydrological of soil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杜梦婷
侯建华
林皓波
祃来坤
刘建平
李生艳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省
保定
市
回民
中学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327)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2204087)
河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4-299)资助
文摘
为揭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Tm遥感影像,采用尺度占优聚合后多尺度分析各景观指数的方法,筛选确定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并在特征尺度下对交错带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个景观指数中,有9个景观指数随尺度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且拐点十分明显,其中有6个景观指数在510m处发生转折,景观在510m尺度处具有等级结构,510m为交错带景观特征尺度。特征尺度下交错带景观格局表现为其他类型(包括裸地、居民区、公路等)面积最大,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地,水体面积最小;斑块形状复杂性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地>水体>其它;森林斑块数量大,为研究区景观斑块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景观基底性质;景观聚集程度高,蔓延度低,破碎化程度低;景观以少量较大斑块为主体,同时还包含很多小斑块,景观类型较单一;水体数量少且面积小,破碎化程度最低。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特征尺度
景观指数
森林-草原交错带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scale
landscape index forest-steppe ecotone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施“教学、生产、小型科研”三结合的生物教学
5
作者
高素荣
机构
保定回民中学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文摘
科技发展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有人称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科技世纪,二十一世纪初的主导科学将是生物科学。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科技挑战,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缩小在科学领域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需要快速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才。为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实施“教学、生产、小型科研”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型科研
生物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三结
矮花叶病毒
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
玉米品种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形成层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贺振宁
李海燕
苏媛
李生艳
甄文超
齐永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
齐永志
李海燕
苏媛
李生艳
贺振宁
甄文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塔莉
杨新兵
朱辰光
刘海翔
李生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景观格局研究
杜梦婷
侯建华
林皓波
祃来坤
刘建平
李生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实施“教学、生产、小型科研”三结合的生物教学
高素荣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