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泥石片岩隧洞大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海明
成远登
+3 位作者
吴永红
张雨霆
丁文云
王忠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48,55,共8页
为进一步掌握深埋软岩隧洞开挖过程中大变形规律,依托在建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绿泥石片岩段,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比分析软岩隧洞更为适用的本构模型;并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工况1)、单侧壁导坑法(工况2)和中隔壁开挖法...
为进一步掌握深埋软岩隧洞开挖过程中大变形规律,依托在建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绿泥石片岩段,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比分析软岩隧洞更为适用的本构模型;并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工况1)、单侧壁导坑法(工况2)和中隔壁开挖法(工况3)对大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H-B)应变软化模型得到拱顶最大沉降大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误差为9.3%;工况1及工况3对拱顶沉降的控制相较于工况2减少了20%左右,工况3对拱腰及拱墙的收敛变形相较于工况1和工况2得到明显控制。从大变形控制效果和塑性区分布来看,采用中隔壁开挖法可有效减小隧洞绿泥石片岩段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片岩
应变软化模型
高地应力
大变形
数值模拟
开挖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黏土劈裂注浆扩散特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泽甫
成远登
+4 位作者
丁文云
陈培
张永明
念培红
刘海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160,共7页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劈裂注浆对富含黏土隧洞的加固效果,依托滇中引水工程伍庄村隧洞进口段,采用离散元软件PFC 2D,基于离散元流固耦合理论、平板窄缝流动模型与Fish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注浆过程中浆液和土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颗粒...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劈裂注浆对富含黏土隧洞的加固效果,依托滇中引水工程伍庄村隧洞进口段,采用离散元软件PFC 2D,基于离散元流固耦合理论、平板窄缝流动模型与Fish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注浆过程中浆液和土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颗粒流劈裂注浆数值模型。研究了注浆时步、注浆压力、颗粒粒径比及黏结强度对浆液扩散半径及土体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压力是影响土体加固效果的主控因素,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扩散半径不断扩大,孔隙率持续增加,与注浆孔距离越远,对孔隙率影响越小,存在最优注浆压力。土体细观参数对注浆后宏观力学特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颗粒粒径比和黏结强度的增大,浆液扩散半径及孔隙率明显减小。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二者趋势吻合较好,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劈裂注浆
离散元模拟
流固耦合
模型试验
扩散特性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泥石片岩隧洞大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海明
成远登
吴永红
张雨霆
丁文云
王忠伟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责任
公司
保
(
山
)
施
(
甸
)
高速公路
投资
开发
责任
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48,55,共8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F080001-2)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01AT070083)
云交科教[2018]21号。
文摘
为进一步掌握深埋软岩隧洞开挖过程中大变形规律,依托在建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绿泥石片岩段,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比分析软岩隧洞更为适用的本构模型;并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工况1)、单侧壁导坑法(工况2)和中隔壁开挖法(工况3)对大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H-B)应变软化模型得到拱顶最大沉降大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误差为9.3%;工况1及工况3对拱顶沉降的控制相较于工况2减少了20%左右,工况3对拱腰及拱墙的收敛变形相较于工况1和工况2得到明显控制。从大变形控制效果和塑性区分布来看,采用中隔壁开挖法可有效减小隧洞绿泥石片岩段的变形。
关键词
绿泥石片岩
应变软化模型
高地应力
大变形
数值模拟
开挖工法
Keywords
chlorite schist
strain softening model
high ground stress
large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excavation method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黏土劈裂注浆扩散特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泽甫
成远登
丁文云
陈培
张永明
念培红
刘海明
机构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责任
公司
保
(
山
)
施
(
甸
)
高速公路
投资
开发
责任
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160,共7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F080001-2,202002AF080003)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01AT070083)
云交科教[2018]20号。
文摘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劈裂注浆对富含黏土隧洞的加固效果,依托滇中引水工程伍庄村隧洞进口段,采用离散元软件PFC 2D,基于离散元流固耦合理论、平板窄缝流动模型与Fish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注浆过程中浆液和土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颗粒流劈裂注浆数值模型。研究了注浆时步、注浆压力、颗粒粒径比及黏结强度对浆液扩散半径及土体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压力是影响土体加固效果的主控因素,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扩散半径不断扩大,孔隙率持续增加,与注浆孔距离越远,对孔隙率影响越小,存在最优注浆压力。土体细观参数对注浆后宏观力学特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颗粒粒径比和黏结强度的增大,浆液扩散半径及孔隙率明显减小。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二者趋势吻合较好,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所建立的注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黏土
劈裂注浆
离散元模拟
流固耦合
模型试验
扩散特性
滇中引水工程
Keywords
clay
splitting grouting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fluid-soild coupling
model test
diffusion rule
Central Yunna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泥石片岩隧洞大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例
刘海明
成远登
吴永红
张雨霆
丁文云
王忠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黏土劈裂注浆扩散特性
张泽甫
成远登
丁文云
陈培
张永明
念培红
刘海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