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西伯利亚东南部下侏罗统含油气条件及远景
1
作者 B.A.康托罗维奇 商振平 单金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研究了西西伯利亚东南部早侏罗世地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结构。在综合解释地震勘探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36个独立的早侏罗世沉积盆地。详细分析了乌斯季─特姆、科尔托戈尔和纽罗尔沉积盆地早侏罗世砂岩地层的形成条件,对这些地... 研究了西西伯利亚东南部早侏罗世地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结构。在综合解释地震勘探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36个独立的早侏罗世沉积盆地。详细分析了乌斯季─特姆、科尔托戈尔和纽罗尔沉积盆地早侏罗世砂岩地层的形成条件,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古地理分析,划分出了最有利的含油气区带,并对具体的含油气远景目标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沉积盆地 储集层 物源区 油气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古生界油气田成因与结构
2
作者 О.О.阿布罗西莫娃 Е.В.别洛娃 +3 位作者 И.А.伊万诺夫 В.А.卡代达诺夫 商振平 本刊编辑部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0-533,共14页
介绍了在西西伯利亚古生界寻找油气的简单历史,研究了形成优质储集层带和在其中形成油气藏的构造、岩性和物理化学等因素,建立了油气田的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描述。已查明该区古生界油气储集层主体位于侵蚀构造的高部位,无论是层... 介绍了在西西伯利亚古生界寻找油气的简单历史,研究了形成优质储集层带和在其中形成油气藏的构造、岩性和物理化学等因素,建立了油气田的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描述。已查明该区古生界油气储集层主体位于侵蚀构造的高部位,无论是层状油气藏还是块状油气藏都具有岩性、构造和毛细管遮挡的复杂组合。古生界中的油气藏分布在志留系至下石炭统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盆地 古生代 油气田 油气藏 油气成因 含油气远景 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尼欧克姆组崩塌沉积带的含油气性
3
作者 C.B.叶尔绍夫 В.А.卡扎宁柯夫 +1 位作者 Ю.Н.卡罗郭金 牛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7-178,共2页
阐述了西西伯利亚尼欧克姆组的沉积结构;证实了尼欧克姆组的楔形结构。研究结果认为,楔形体是在崩塌沉积过程中的水进水退沉积旋回中形成的一种岩体。这些楔形体可分为两种砂岩-粉砂岩的储集岩体, 它们分别与大陆架沉积和末梢沉积... 阐述了西西伯利亚尼欧克姆组的沉积结构;证实了尼欧克姆组的楔形结构。研究结果认为,楔形体是在崩塌沉积过程中的水进水退沉积旋回中形成的一种岩体。这些楔形体可分为两种砂岩-粉砂岩的储集岩体, 它们分别与大陆架沉积和末梢沉积有关,在每一种储集体中都广泛发育着不同类型的圈闭。应当把楔状体当作特殊的地层和含油气层单元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西西伯利亚 沉积旋回 储集岩 圈闭 含油气性 沉积过程 油气层 储集体 粉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古生代礁群── 一种潜在的油气储集体(外文)
4
作者 欣尼科夫H.B 叶利钦E.A 单金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文章主要对西西伯利亚地台上的古生代盆地和阿尔泰一萨彦岭古生代盆地中古生代碳酸岩盐台地沉积环境的分布范围和地层发 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这类环境中所形成的各种生物沉积结构的生物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带。在这类沉积带中发育... 文章主要对西西伯利亚地台上的古生代盆地和阿尔泰一萨彦岭古生代盆地中古生代碳酸岩盐台地沉积环境的分布范围和地层发 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这类环境中所形成的各种生物沉积结构的生物碳酸盐岩连续沉积带。在这类沉积带中发育有少量的链状 礁和礁块,某些礁块是由古老礁块继承发育而成。研究了礁体上覆、下伏碳酸盐岩储集层和陆源成因的流体遮挡层,阐述了上述两个盆地 礁岩形成的同期性,这可能与统一的西伯利亚古海湾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台地 生物礁岩 储集岩 油气 储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不同基质除磷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尹炜 李培军 +3 位作者 傅金祥 巩宗强 张海荣 E.V.维尔霍金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6期985-988,共4页
目的考察实验材料的磷吸附容量,优选1~2种除磷性能良好的湿地基质材料.方法分析材料的理化特性,通过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比较材料的除磷容量,并对除磷容量与其本身的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当接触液初始质量浓... 目的考察实验材料的磷吸附容量,优选1~2种除磷性能良好的湿地基质材料.方法分析材料的理化特性,通过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比较材料的除磷容量,并对除磷容量与其本身的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当接触液初始质量浓度为320mg/L时,试验材料对磷的吸附量为石灰石〉硅灰石〉沸石〉陶粒〉沙子;在pH为6.60~7.69时,决定基质材料磷吸附容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材料钙和铝的含量.接触液磷质量浓度不同对不同材料的吸磷量影响显著.不同材料基质的磷吸附平衡时间和吸附速率都存在着差异,对磷的吸附速率与材料对磷的吸附容量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结论石灰石和硅灰石是较好的潜流人工湿地除磷基质,可以与普通沙子混合级配,陶粒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一些钙化合物也将成为一种合适的人工湿地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基质 磷的吸附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因子对固定菌修复污染土壤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王新 李培军 +1 位作者 巩宗强 Verkhozina E V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4-486,共3页
通过对环境胁迫因子参数的不同设定,对固定菌修复污染土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环境胁迫因子温度(高温40℃和低温15℃)、酸碱度(pH=4和pH=9)及重金属(Cd和Pb)存在时,对固定菌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并不大,而游离菌降解率却有一定的下... 通过对环境胁迫因子参数的不同设定,对固定菌修复污染土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环境胁迫因子温度(高温40℃和低温15℃)、酸碱度(pH=4和pH=9)及重金属(Cd和Pb)存在时,对固定菌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并不大,而游离菌降解率却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进一步观察了固定化载体内部微观结构,为固定菌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因子 固定化修复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Matuyama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日祥 郭斌 +3 位作者 丁仲礼 郭正堂 A.Kazansky G.Matasova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1-634,共14页
粒度分析和风化强度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渭南阳郭剖面黄土层L33沉积期间成壤化作用相对较弱 .在此基础上 ,为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 ,本文对黄土层L33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 ,其结果表明黄土层L33的主要载磁矿... 粒度分析和风化强度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渭南阳郭剖面黄土层L33沉积期间成壤化作用相对较弱 .在此基础上 ,为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 ,本文对黄土层L33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 ,其结果表明黄土层L33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 ,并以沉积剩磁为主 ;由逐步热退磁确定的特征剩磁 (ChRM )揭示了G M(Gauss Matuyama)极性转换过程的持续时间为 9 43± 0 64ka;在G M极性转换之前 ,地球磁场曾发生过持续时间为 2 2± 0 1 3ka的短极性漂移事件 ;相对强度研究表明 ,G M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转换 黄土 渭南 相对强度 地球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固定化酵母菌对苯并(α)芘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新 李培军 +1 位作者 巩宗强 Verkhozina E V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共4页
将3株酵母菌进行两两混合及3株混合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对其进行固定化包埋,用于多环芳烃苯并(α)芘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经过混合固定化包埋后,通过降解率及降解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其降解效果明显好于游离菌,这是由... 将3株酵母菌进行两两混合及3株混合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对其进行固定化包埋,用于多环芳烃苯并(α)芘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经过混合固定化包埋后,通过降解率及降解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出,其降解效果明显好于游离菌,这是由于酵母菌经过包埋后,载体内部菌密度有效增加的结果。空白对照虽未接菌种,但污染物也有少量的下降,这是由于载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炭,对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趋于平缓。由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物理法更适合对酵母菌进行混合固定化包埋,但并非混合酵母菌菌株越多,降解效果越好。菌株IM219-220-phy对苯并(α)芘的降解率最高达40.65%,半衰期为5.6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固定化 苯并(α)芘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中部湖泊之谷沉积岩-玄武岩共存的渐新世地层:蒙古-奥地利合作项目回顾(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Gudrun DAXNER-HOCK Demchig BADAMGARAV Margarita ERBAJEVA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66,共19页
Taatsiin Gol和Taatsiin Tsagaan Nuur地区的渐新世沉积序列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这里出露的三达河组和Loh组沉积含有多个化石层和玄武岩夹层。在蒙古-奥地利合作项目中,从研究区域的33个剖面/化石地点的85个化石层中采集了289种化石(1... Taatsiin Gol和Taatsiin Tsagaan Nuur地区的渐新世沉积序列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这里出露的三达河组和Loh组沉积含有多个化石层和玄武岩夹层。在蒙古-奥地利合作项目中,从研究区域的33个剖面/化石地点的85个化石层中采集了289种化石(11种腹足类、2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和267种哺乳类)。本文提供了所有地点的完整哺乳动物清单,并结合大、小哺乳动物的新资料,对蒙古非正式的生物带A,B,C和C1进行了更新。40Ar/39Ar测年给出了至少两组玄武岩年龄:早渐新世玄武岩I组大约31.5Ma,晚渐新世玄武岩II组大约28Ma。它们可以用作渐新世哺乳动物地层学的年代校正点。从早渐新世至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晚渐新世种数的明显减少。这种趋势在肉齿类、食肉类和反刍类中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渐新世 三达河组 Loh组 40AR/39AR年龄 地层学 生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加尔湖区中中新世Aya洞穴地点戈壁古仓鼠一新种
10
作者 Sevket SEN Margarita A. ERBAJEVA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74,共18页
报道了产自贝加尔湖区中中新世Aya洞穴的戈壁古仓鼠(Gobicricetodon)一新种G.filippovisp.nov.。该种以较小的个体和牙齿上的一些原始特征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先前的研究认为Gobicricetodon与近古仓鼠(Plesiodipus)同属于戈壁古仓鼠亚... 报道了产自贝加尔湖区中中新世Aya洞穴的戈壁古仓鼠(Gobicricetodon)一新种G.filippovisp.nov.。该种以较小的个体和牙齿上的一些原始特征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先前的研究认为Gobicricetodon与近古仓鼠(Plesiodipus)同属于戈壁古仓鼠亚科,然而,它们与欧亚大陆一些置于古仓鼠亚科(Cricetodontinae)内的属在牙齿形态上的高度相似性表明其亲缘关系。为了理清Gobicricetodon和Plesiodipus与Cricetodontinae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为了阐明这一类群属和属以上级别的分类,使用Mesquite2.72软件作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获得了3个主要的分支类群,Gobicricetodon,Plesiodipus,Mixocricetodon和Tsaganocricetus同属于其中的一个分支。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欧洲古仓鼠(Cricetodon)的种,包括其模式种C.sansaniensis也在这一分支内。此外,支序分析还显示上述类群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西部的Cricetodon支系。分析的另一项结果指示,Cricetodon属显然是一个多系类群,需要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 中中新世 哺乳动物 古仓鼠亚科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