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问题变化研究
1
作者 胡延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俄罗斯的各民族发展和民族间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民族政策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姚毅 王乐乐 +1 位作者 李天瑶 张鹏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3,共5页
区域一体化是打破市场壁垒、强化要素资源流动的重要方式,其对于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企业出口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区域一体化是否会影响企业出口,及其影响机制。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 区域一体化是打破市场壁垒、强化要素资源流动的重要方式,其对于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企业出口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区域一体化是否会影响企业出口,及其影响机制。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带来了更高的出口水平。本文进一步考察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数字化转型会提高区域一体化对企业出口的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出口水平 专利创新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2011—2021年中国宏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嘉诚 刘钥 王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采用熵值法、全局DEA-CCR模型、全局DEA-BCC模型和VAR模型科学测度2011—2021年中国数字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效率,并检验两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整体均呈良好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数字建设能够有效促... 采用熵值法、全局DEA-CCR模型、全局DEA-BCC模型和VAR模型科学测度2011—2021年中国数字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效率,并检验两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整体均呈良好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数字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但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却会催生数字建设惰性,并且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性。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间的互动作用关系,对于当前建设数字强国与科技强国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效率 数字建设 互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秩序的重构与中国的战略应对--以政治空间嬗变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海燕 ENGrachikov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139,共9页
政治空间是国家政治与地理空间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地域空间意义上的国家,国家是传统政治空间的核心,空间的文化属性,强调的是共同信仰与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超国家行为体形成后,国家的主权空间和权力边界发生改变,同时,国家空间生存论与... 政治空间是国家政治与地理空间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地域空间意义上的国家,国家是传统政治空间的核心,空间的文化属性,强调的是共同信仰与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超国家行为体形成后,国家的主权空间和权力边界发生改变,同时,国家空间生存论与“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等原则相辅相成,促使西方大国主导的全球治理范式形成。全球化到来,导致国家内外部的政治空间愈加碎片化,国家间的关系日趋多元,原有秩序在全球性危机面前丧失活力,全球治理供需失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立足亚太,积极构建以中俄合作为核心的亚太一体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新型空间秩序,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政治空间 治理秩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歧视的特征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向荣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84,共7页
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化现象。本文基于2015、2016届毕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方法分解男女高校毕业生起薪差距的成因及各因素贡献程度,分学校类型、学历层级、专业类型、就业单位性质进行起薪性别... 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化现象。本文基于2015、2016届毕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axaca-blinder方法分解男女高校毕业生起薪差距的成因及各因素贡献程度,分学校类型、学历层级、专业类型、就业单位性质进行起薪性别歧视的异质性探讨。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毕业生起薪性别歧视是客观存在的,起薪性别差异中有12.8%可由性别歧视来解释;起薪性别歧视具有特征异质性,在不同的学校类型、学历层次、专业类型、就业单位性质方面,体现出不同的歧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起薪 性别歧视 特征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学习效应和资源依赖的单机排序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余英 程明宝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工业生产中,随着员工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增加,对于相同的任务越往后加工,所花的时间将会减少。同时,为了尽早完工,管理者也会考虑给加工工件分配一定量的额外资源来缩短工件加工时间。本文基于以上实例,讨论了工件的实际加工时间既... 在工业生产中,随着员工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增加,对于相同的任务越往后加工,所花的时间将会减少。同时,为了尽早完工,管理者也会考虑给加工工件分配一定量的额外资源来缩短工件加工时间。本文基于以上实例,讨论了工件的实际加工时间既具有学习效应又依赖所分配资源的单机排序问题。在问题中,假设工件的学习效应是之前已加工工件正常加工时间和的指数函数。同时随着分配给工件资源量的增加,工件的实际加工时间呈线性减少,所需费用呈线性增加。对这一排序模型,主要探讨以下五个目标函数: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与资源消耗量总费用的和;最小化总完工时间与资源消耗量总费用的和;最小化加权总完工时间与资源消耗量总费用的和;最小化总提前、总延误、总共同交货期与资源消耗量总费用的和以及最小化总提前、总延误、总松弛交货期与资源消耗量总费用的和。本文对前三个目标函数相应的排序问题给出了多项式时间可求解的算法。对后两个目标函数所涉及的排序问题借助于指派问题分别给出了时间复杂性为O(n3)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排序 学习效应 资源依赖 指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嘉诚 刘钥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151,共14页
互联网破除时空限制的特性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但其能否有效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仍有待验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稳健最小二乘回归法、分位数回归法、再中心回归分解法检验互联网使用对整体及处于不... 互联网破除时空限制的特性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但其能否有效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仍有待验证。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稳健最小二乘回归法、分位数回归法、再中心回归分解法检验互联网使用对整体及处于不同消费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均呈“U”型影响,但无论处于何种消费水平上,相较于城镇居民,互联网使用总是对农村居民的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更强的刺激效应,这在不同程度上对整体及处于不同消费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差距产生了系数差距抑制效应,从而在不同程度上缩小了整体及处于不同消费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差距。但城乡居民之间互联网使用的禀赋特征差距总是对整体及处于不同消费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差距产生明显相对更强的特征差距效应,最终导致互联网使用进一步扩大了整体及处于不同消费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消费转型升级 发展享受型消费 城乡发展享受型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崖之上》:两极评论的背后
8
作者 郭思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07-109,共3页
《悬崖之上》作为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电影,是2021年五一档讨论热度最高的影视作品之一。对电影的评论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部分观众认为《悬崖之上》的画面极具美感,人物鲜活,爱国热情高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国师级电影;而另... 《悬崖之上》作为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电影,是2021年五一档讨论热度最高的影视作品之一。对电影的评论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部分观众认为《悬崖之上》的画面极具美感,人物鲜活,爱国热情高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国师级电影;而另一部分观众则从历史背景、剧本逻辑、价值观等角度做出了否定性评价。事实上,这种两极化评价的背后反映出中国当下社会对主旋律电影审美期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崖之上》 谍战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