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琰冰 周梦兰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多黏菌素是一种环肽类抗菌药物,近年来随着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不断攀升,多黏菌素类药物已成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手段。异质性耐药是指同一菌株中存在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的亚群,临床常规检测无法识别,感染异质性耐药菌株可导致临... 多黏菌素是一种环肽类抗菌药物,近年来随着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不断攀升,多黏菌素类药物已成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手段。异质性耐药是指同一菌株中存在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的亚群,临床常规检测无法识别,感染异质性耐药菌株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在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中,PhoPQ和PmrAB双组分系统突变是导致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梳理其对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快速准确检测异质性耐药菌株新技术的开发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异质性耐药 革兰阴性菌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及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亚丽 张文娟 +13 位作者 王洁 叶莎 赵颖 王贺 窦红涛 郭莉娜 王瑶 孙宏莉 刘文静 张小江 谢秀丽 原英 杨启文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分析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出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标本,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其... 目的分析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并分析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通过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出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标本,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其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针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特点,采用普通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翻译成蛋白质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检测DNA促旋酶(GyrA/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ParE)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脲原体属混合人型支原体的体外敏感性总体低于脲原体属或人型支原体单独体外敏感性;除大环内酯类外,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普遍低于人型支原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脲原体属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性较男性低(P均<0. 05)。微小脲原体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解脲脲原体,尤以对四环素的敏感率差异最大(98. 48%比72. 73%,差值25. 8%,P<0. 05)。在GyrA、 GyrB、 ParC和ParE的序列比对中,共发现21个突变位点,其中ParC S83L突变占96. 22%(51/53),为最主要突变位点;其余为ParC A136T突变、ParE R448K突变、GyrA L176F和ParC S83L联合突变等以及6个目前尚未报道过的突变位点,即ParC的L540F、R718W、Q767E、S789N、M828I和I831T突变。结论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与感染种属有关,脲原体属的体外敏感性还与菌种、患者性别有关。对脲原体属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研究表明,单独ParC S83L突变是脲原体属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新发现6个突变位点可能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药敏试验 喹诺酮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酵母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变迁 被引量:19
3
作者 井然 侯欣 +44 位作者 肖盟 康梅 陈淑兰 李若瑜 罗燕萍 孙自镛 廖康 冯羡菊 胡志东 潘玉红 褚云卓 梅亚宁 刘文恩 杨青 苏丹虹 邹桂玲 俞云松 刘丽文 胡辛兰 周铁丽 张嵘 喻华 邵海枫 倪语星 王勇 宋秀兰 侯铁英 吕火祥 徐修礼 张智洁 贾伟 李克诚 马玲 李国雄 邓林强 孟灵 宋卫青 徐元宏 王晶 许小敏 张琼 章强强 杨滨 雷金娥 徐英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62所监测中心重症监护室(ICU)侵袭性酵母的现状,了解我国侵袭性酵母分布的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各所监测中心初步鉴定的菌株,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62所监测中心重症监护室(ICU)侵袭性酵母的现状,了解我国侵袭性酵母分布的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各所监测中心初步鉴定的菌株,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分子测序技术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再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2010-2014年,62所监测中心ICU共检出侵袭性酵母2863株,其中以念珠菌属最多,计2771株。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50.8%,1453/2863),无菌体液标本(49.2%,1410/2863);其中,50.7%(1404/2771)的念珠菌属分离自血液标本。5年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十分敏感,敏感率>99.0%;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均从12.2%升至23.1%(P<0.01);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也显著升高,从14.7%升至27.7%(P<0.01)。非念珠菌属中,新型隐球菌复合体对伏立康唑全部敏感,从2013年开始出现对氟康唑耐药菌;其他酵母对两种唑类药物耐药率整体较高,分别为43.6%和32.7%。菌株复核鉴定的正确率为86.2%(2467/2863)。结论ICU中侵袭性酵母分离株中以念珠菌属为主,主要分离自血液,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其抗菌作用非常显著;而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交叉耐药的出现,临床需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酵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新药瑞扎芬净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征宇 宁雅婷 +2 位作者 徐英春 张丽 孙天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真菌感染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负担,尤其是随着侵袭性操作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据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各年龄段... 真菌感染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负担,尤其是随着侵袭性操作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据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各年龄段的人患有严重真菌感染,且这些人中估计有150多万人因其死亡[2-3],约90%的死亡是由4个属的真菌引起:隐球菌属、念珠菌属、曲霉属和肺孢子菌[4],但是,病情严重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增多也使得罕见霉菌、酵母的感染呈现上升趋势[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棘白菌素 瑞扎芬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颖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7-1145,共9页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然而,传统AST费时费力,导致临床医生获取药敏结果不及时,仅凭借菌种和流行病学数据等经验用药,这可...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然而,传统AST费时费力,导致临床医生获取药敏结果不及时,仅凭借菌种和流行病学数据等经验用药,这可能是耐药菌株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研发快速简便的AST检测手段,并取得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微流控芯片系统、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检测、流式细胞术等新型AST技术展开综述,以期为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AST检测效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 抗菌药物耐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对16种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 于淑颖 +5 位作者 李颖 王贺 肖盟 张戈 张京家 徐英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6,共7页
目的比较卡泊芬净国产与进口制剂对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属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9所医院收集了分离自血液等无菌部位的337株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16种念珠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 目的比较卡泊芬净国产与进口制剂对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属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9所医院收集了分离自血液等无菌部位的337株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16种念珠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除1株光滑念珠菌和1株克柔念珠菌对国产卡泊芬净中介外,其余菌株均敏感。不同菌种药敏数据显示,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的MIC50和MIC90完全一致,除热带念珠菌外,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对其余菌种的MIC分布范围均一致。国产卡泊芬净对常见菌种的MIC50和MIC90为白念珠菌0.064mg/L和0.125mg/L、热带念珠菌0.125mg/L和0.25mg/L、光滑念珠菌0.125mg/L和0.125mg/L、克柔念珠菌0.25mg/L和0.25mg/L,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和季也蒙念珠菌的MIC50和MIC90为0.5mg/L和1mg/L,略高于上述念珠菌。分别分析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发现氟康唑耐药组与敏感组菌株对应的棘白菌素类药物MIC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几何均数无明显差异,并且均未发现卡泊芬净耐药菌株。结论卡泊芬净对多数念珠菌属均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并且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体外抗真菌活性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氟康唑 药物敏感性试验 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合并感染犬瘟热病毒和新星诺卡菌的诊疗与转归
7
作者 黄薇 张兆霞 +3 位作者 缴莹 肖盟 陈丝雨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诺卡菌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革兰阳性细菌,在宠物临床中引起犬感染的情况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我国首次发现的犬瘟热病毒合并新星诺卡菌感染的病例。在治疗犬瘟热过程中,患犬右侧颈部出现肿块。收集肿块穿刺物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穿刺... 诺卡菌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革兰阳性细菌,在宠物临床中引起犬感染的情况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我国首次发现的犬瘟热病毒合并新星诺卡菌感染的病例。在治疗犬瘟热过程中,患犬右侧颈部出现肿块。收集肿块穿刺物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穿刺物瑞氏-姬姆萨染色着色不良,而革兰染色可见阳性分枝状长杆菌;对穿刺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新星诺卡菌。患犬在颈部出现肿块后病情快速恶化,不治身亡。鉴于新星诺卡菌感染犬的病例少见、且可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希望本病例的诊疗结果为临床兽医提供诊疗思路和方法,并引起宠物主人的关注,以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 犬瘟热病毒 免疫抑制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2a技术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姚雪春 李磊 +3 位作者 王志贤 盛长忠 ZHOU Zeqi TAN Cherie S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基于RT-ER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种RSV快速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RSV 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crRNA及酶促重组等温扩...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基于RT-ER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种RSV快速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RSV 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合成特异性crRNA及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引物,筛选最佳扩增引物-crRNA组合建立检测体系;通过荧光法检测RSV核酸,确定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根据Cas12a的激活原理,针对A型及B型RSV分别设计合成RSV-crRNA1及RSV-crRNA2,二者混合加入检测体系,可同时检测到A型及B型RSV,并具有协同作用;实验筛选出一组最佳引物组合(RSV-F+RSV-R3J),最低检出限为5×10^(2) copies/mL,可在39℃恒温条件下,35 min内完成检测;该方法与其他核酸测试样本无交叉反应,只能检测出RSV核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基于RT-ERA-CRISPR/Cas12a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低成本的RSV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依赖复杂的检测仪器,任何能够提供恒温环境和检测荧光信号功能的仪器均可适用。因此,该方法适用于RSV即时检测,还可能应用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CRISPR-Cas12a技术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 即时检测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国产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淑颖 肖盟 +13 位作者 杨文航 程敬伟 周梦兰 陈新飞 张戈 刘亚丽 杨启文 孙宏莉 黄勋 伍众文 黄文祥 杨青 俞云松 徐英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以进口利奈唑胺(原研药)为对照,评估国产利奈唑胺(仿制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进口利奈唑胺的一致性。方法收集6所医院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SSA),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MSCNS),万... 目的以进口利奈唑胺(原研药)为对照,评估国产利奈唑胺(仿制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进口利奈唑胺的一致性。方法收集6所医院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SSA),甲氧西林耐药和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MSCNS),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临床分离菌株,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国产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VRE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2mg/L和4mg/L、1mg/L和2mg/L及2mg/L和2mg/L,全部研究菌株对国产利奈唑胺呈现敏感。国产和进口利奈唑胺仅在对MSSA的MIC50上相差一个稀释梯度,两者对其他葡萄球菌和VRE的MIC范围、MIC50和MIC90完全一致。国产和进口利奈唑胺对全部研究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和基本一致率(EA)均高达100%,两者对全部研究菌株的MIC值完全一致或相差不超过±1个稀释梯度。除了MRCNS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88.0%,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高达100%。VRE菌株对替加环素和达托霉素呈现100%敏感率,而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仅为50.0%。相比之下,全部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其他抗菌药物。结论国产利奈唑胺对多重耐药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具有极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且与进口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活性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猫感染性心包炎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思莹 张琼 +5 位作者 许楚楚 吴海燕 黄薇 刘洋 肖盟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2,共3页
猫获得性心包疾病的发病率很低,而发生心包疾病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心包积液,且多数与心肌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关,感染和肿瘤等其他病因较少见。2019年7月,我院接诊了1例幼猫感染性心包炎的病例,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确诊为多杀... 猫获得性心包疾病的发病率很低,而发生心包疾病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心包积液,且多数与心肌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关,感染和肿瘤等其他病因较少见。2019年7月,我院接诊了1例幼猫感染性心包炎的病例,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Pasteurella multocida subsp.septica)感染,目前国内尚未见此类病例报道。本病例的诊治过程可为临床兽医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临床兽医 幼猫 败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包炎 心包疾病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特隐球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鑫淼 肖盟 +1 位作者 孙天舒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505-513,共9页
格特隐球菌属于新生隐球菌复合体,既往被认为是新生隐球菌复合体的变种,但最终被确立为独立的物种。与新生隐球菌不同,格特隐球菌多感染免疫力正常人群,目前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格特隐球菌的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其基因组成、分子... 格特隐球菌属于新生隐球菌复合体,既往被认为是新生隐球菌复合体的变种,但最终被确立为独立的物种。与新生隐球菌不同,格特隐球菌多感染免疫力正常人群,目前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格特隐球菌的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其基因组成、分子进化、毒力因子以及致病机制等特点,还可对致病相关基因和重要蛋白进行预测,为疫苗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分子基础,并进一步为高效治疗和防控隐球菌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格特隐球菌的基因组测序和基本特征、基因组进化、重要毒力基因以及比较基因组研究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特隐球菌 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 进化 感染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猫假足菌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缴莹 季玲西 +2 位作者 黄薇 肖盟 吕艳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1147,共7页
为加强对罕见疾病假足菌肿的认识,给兽医工作者在诊治相似病例时提供参考,本研究分别从临床症状、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法对1例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猫假足菌肿的病例进行报道。采集患猫尾荐部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及菌株质谱鉴定。细... 为加强对罕见疾病假足菌肿的认识,给兽医工作者在诊治相似病例时提供参考,本研究分别从临床症状、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法对1例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猫假足菌肿的病例进行报道。采集患猫尾荐部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及菌株质谱鉴定。细胞学涂片中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真菌孢子和真菌菌丝,诊断为真菌性肉芽肿性炎症。基于细胞学的结果,取样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的菌株染色镜检,发现有6个以上分隔的大分生孢子。最后,通过质谱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该病例诊断为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猫假足菌肿。治疗采用外用药浴与口服抗真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初期,患猫尾部病灶有好转但并不明显,后期持续恶化,并于首诊后7个月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不明。建议兽医工作者在遇到相似病例时引起重视,采用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及菌株鉴定等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在疾病早期使用手术切除与抗真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患病动物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性假足菌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眼术后混合性眼内炎一例
13
作者 肖俊彦 陈迪 +1 位作者 刘文静 闵寒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眼内炎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发生率极低,在硅油眼中更为罕见。硅油对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毒性作用,并可以导致其缺乏营养,被认为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硅油眼术后混合性眼内炎,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报道较少。通过回顾1例由病原菌检测... 眼内炎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发生率极低,在硅油眼中更为罕见。硅油对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毒性作用,并可以导致其缺乏营养,被认为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硅油眼术后混合性眼内炎,特别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报道较少。通过回顾1例由病原菌检测诊断证实的硅油眼中混合感染摩氏摩根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提高对混合性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炎 硅油 摩氏摩根菌 头孢他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断与转归
14
作者 黄薇 张兆霞 +3 位作者 肖盟 张迪 吕艳丽 季玲西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120,共3页
隐球菌感染是猫重要的全身性真菌病之一,其典型表现为鼻部变形^([1-2]),而该病变通常被认为是鼻窦病变的延续^([2])。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内脏器官病变及眼部和神经病变。本病具有人兽共患性,已有大量隐球菌引起人类临床脑炎、肺炎和... 隐球菌感染是猫重要的全身性真菌病之一,其典型表现为鼻部变形^([1-2]),而该病变通常被认为是鼻窦病变的延续^([2])。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内脏器官病变及眼部和神经病变。本病具有人兽共患性,已有大量隐球菌引起人类临床脑炎、肺炎和皮肤病变的报道,但在国内宠物临床上罕有报道。本文对1例猫新型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报道,为临床类似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变 内脏器官 隐球菌 鼻窦病变 人兽共患 宠物临床 典型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奥默柯达酵母鉴定方法学比较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梦兰 于淑颖 +1 位作者 肖盟 徐英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收集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的血培养阳性奥默柯达酵母,进行表型鉴定方法学比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收集7年间中国16所医院分离的34株血培养阳性的奥默柯达酵母分离株进行研究。以26S rDNA测序为金标准,对3种表型鉴... 目的收集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的血培养阳性奥默柯达酵母,进行表型鉴定方法学比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收集7年间中国16所医院分离的34株血培养阳性的奥默柯达酵母分离株进行研究。以26S rDNA测序为金标准,对3种表型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并回顾了当地参与医院提交的原始鉴定结果。采用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BMD)测定奥默柯达酵母体外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使用VITEK 2-Compact和VITEK MS分别对34株奥默柯达酵母进行菌种鉴定,明确获得种鉴定结果分别达94.1%和100%。对于Bruker MS,用直接涂布法和甲酸-乙醇蛋白提取法分别有3株(8.8%)和33株(97.1%)分离菌株正确鉴定到种水平。然而只有20株(58.8%)分离株最初被当地医院正确鉴定为奥默柯达酵母。CHROM agar的鉴定错误率最高(6/6)。根据BMD结果,MIC90最高见于氟康唑(16mg/L),其次是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1mg/L)、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0.5mg/L)、泊沙康唑(0.25mg/L)。结论奥默柯达酵母感染应引起重视,早期准确快速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其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奥默柯达酵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现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英春 黄晶晶 +6 位作者 肖盟 陈新飞 宁雅婷 范欣 杨洋 冯佳佳 林丽开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442-445,共4页
耳念珠菌是近年新发现的念珠菌种,在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呈现耐药性及院内感染暴发态势。"超级病原"及其引申出来的"超级真菌"在真菌领域罕被提及,但近来"耳念珠菌是超级真菌"的言论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耳念珠菌是近年新发现的念珠菌种,在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呈现耐药性及院内感染暴发态势。"超级病原"及其引申出来的"超级真菌"在真菌领域罕被提及,但近来"耳念珠菌是超级真菌"的言论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现有报道及其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耳念珠菌临床发生发展情况与美国不同,其所引发的感染仍属个案,且药物敏感度高,致病性不强于常见非-白念珠菌。因此,公众无需过度解读,以致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真菌感染 耐药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结石患犬尿液中犬种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薇 蒋卉 +5 位作者 冯宇 肖盟 缴莹 刘洋 季玲西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1,I0001,共4页
本试验从1例因膀胱尿道结石而行膀胱切开术和公犬去势术患犬的膀胱中采集尿液,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获得1株生长缓慢的革兰阴性细菌,经飞行质谱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布鲁氏菌属细菌;经布鲁氏菌Ladder-PCR鉴定,进一步... 本试验从1例因膀胱尿道结石而行膀胱切开术和公犬去势术患犬的膀胱中采集尿液,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获得1株生长缓慢的革兰阴性细菌,经飞行质谱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布鲁氏菌属细菌;经布鲁氏菌Ladder-PCR鉴定,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犬种布鲁氏菌。于术后14 d和60 d再次膀胱穿刺法采集患犬尿液进行细菌分离,获得的细菌经鉴定仍为犬种布鲁氏菌,且随着时间增长细菌数量呈递增趋势。本试验结果提示,犬种布鲁氏菌可能为犬膀胱结石的致病因子,且经尿液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重大公共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种布鲁氏菌 分离鉴定 尿液 膀胱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感染诊治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旻雅 张丽 +7 位作者 李玥 王汉萍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斯晓燕 徐英春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6-670,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其中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近年来开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其中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近年来开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目前认为PD-1/PD-L1抑制剂具有较小的副作用,并不会增加感染风险。但目前出现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后出现机会性感染,及未出现irAEs的情况下发生潜伏/慢性感染重新激活的病案报道,使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感染开始受到重视。本文将针对PD-1/PD-L1抑制剂相关感染的现有临床数据、可能机制及诊治建议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PD-1/PD-L1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管控刻不容缓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新飞 侯欣 +1 位作者 肖盟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我国,由于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细菌耐药率升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已上升至71. 4%。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强对抗菌药...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我国,由于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细菌耐药率升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已上升至71. 4%。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控迫在眉睫。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细菌耐药问题的重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观念渐入人心,细菌耐药状况得到部分改善,如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较稳定,大多<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亦由69%降至38. 4%。未来仍需加强抗菌药物管控,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践行遏制细菌耐药行动,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范张玲 肖盟 +3 位作者 王怡倩 徐英春 叶长芸 王焕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患者临床及其LM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LM感染患者信息及其LM菌株,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血清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8例李斯特菌感染患者中,妊娠相关病例4例,其中2例...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患者临床及其LM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LM感染患者信息及其LM菌株,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血清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8例李斯特菌感染患者中,妊娠相关病例4例,其中2例死胎。14例非妊娠相关病例中,男、女各7例,年龄19~77岁;均患有基础疾病;3例预后不良。18株LM临床分离株的PFGE型别均为数据库中已有带型;6例入院48h后起病的患者LM菌株中,存在PFGE同型菌株,需进一步全基因测序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论李斯特菌感染多累及老人、孕妇、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当经验用药未果时,需考虑是否为LM感染。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敏感,该类药物可作为治疗李斯特菌经验用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