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双鹿健骨丸治疗骨质疏松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1
作者 何龙 李素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碳酸钙D 3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用自拟的双鹿健骨丸,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28)、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小板计数(PLR)]、预后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类风湿因子(RF)]、疼痛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DAI28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WBV、PV、EAI、PL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ESR、CRP及RF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减轻疾病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预后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双鹿健骨丸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指数 血液流变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温经汤加减治疗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姜佰凤 聂雯雯 崔昌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温经汤加减治疗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7例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其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温经汤加减治疗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7例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其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经汤加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生殖激素[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为92.45%(4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5.19%(42/54)(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PSV与FSH、LH、E_(2)、P、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MCC、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参数RI与PI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温经汤加减能有效缓解实寒型功能性月经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月经病 子午流注 针灸 温经汤加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公平 吕正鑫 +1 位作者 孙琳林 NA Hui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人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实验组以不同终浓度辣椒素进行处理,对照组加入等体积二甲亚砜,其余条件与实验组完全一致。采用平板...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人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实验组以不同终浓度辣椒素进行处理,对照组加入等体积二甲亚砜,其余条件与实验组完全一致。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表达。结果100,200,300μmol·L-1辣椒素下NCI-H460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1.17±24.38)%,(43.22±12.91)%和(15.71±4.26)%,对照组为(99.53±21.25)%;25,50,100μmol·L-1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5.83±17.43)%,(37.92±10.16)%和(21.08±6.39)%,对照组为(93.04±20.23)%;NCI-H460细胞侵袭穿膜细胞数分别为(99.0±18.2),(75.0±17.9)和(52.0±14.1),对照组为(107.0±20.4);中、高浓度辣椒素可显著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显著上调E-cadherin表达水平,并显著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水平(P<0.05)。结论辣椒素能明显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herin表达并与其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增殖 迁移 侵袭 NCI-H4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