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绵羊颈外静脉构建面颈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
1
作者 杨霞 沈艳玲 +6 位作者 郭军 刘源 闫志伟 杨向明 吴炜 冯瑶 杨耀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和回流静脉的VMs动物模型。术后4周,通过多普勒超声、大体观察以及组织学观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绵羊颈外静脉位于双侧颈部侧面,主干由上颌静脉、舌面静脉汇合而成,外径为6~12 mm,平均外径9.3 mm。颈外静脉经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处理后即刻血液回流速度减慢,模型区域静脉鼓起变粗。术后4周,大体观察见多数静脉收缩变细,部分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标本中心区隆起扩张,部分模型外周侧支静脉扩张。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制备成的VMs模型静脉管腔较粗,回流静脉、汇入静脉较细,管腔内可见彩色血流。组织学观察显示静脉血管内皮及管壁结构与正常静脉接近,部分标本血管壁增厚。结论:绵羊颈外静脉构建的VMs动物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有望用于面颈部VMs治疗方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颈外静脉 静脉畸形 动物模型 面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复合博莱霉素对兔下肢浅静脉的损伤效应及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艳玲 刘源 +6 位作者 杨霞 闫志伟 杨涛 张春谊 宋昌龙 冯瑶 杨耀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胶复合博莱霉素(FG/BLM)对兔下肢浅静脉的损伤效应及纤维化过程。方法:分别将FG、FG/BLM注射到12只成年兔两侧下肢浅静脉内,注射后3、7、14、28 d获取标本(n=3),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发现FG、FG/BLM注射后...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胶复合博莱霉素(FG/BLM)对兔下肢浅静脉的损伤效应及纤维化过程。方法:分别将FG、FG/BLM注射到12只成年兔两侧下肢浅静脉内,注射后3、7、14、28 d获取标本(n=3),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发现FG、FG/BLM注射后在静脉内形成呈半透明或暗红色栓子,2周后静脉逐渐变细并纤维化。组织学观察发现FG、FG/BLM均可造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膜连续性中断、纤维组织增生;后期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及闭锁。血管破坏及纤维化过程中可看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FG/BLM对静脉的损伤作用强于单纯FG注射。结论:该研究证实了FG或FG/BLM对家兔静脉有明确的损伤和致纤维化作用,为FG/BLM栓塞硬化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纤维蛋白胶 博莱霉素 静脉 栓塞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