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橙皮苷抗口腔鳞状细胞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帅 李霄 +1 位作者 张涛 李国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探究橙皮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橙皮苷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网络药理学预测橙皮苷作用于Tca-8113细胞的... 目的:探究橙皮苷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橙皮苷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网络药理学预测橙皮苷作用于Tca-8113细胞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Q-PCR检测不同浓度橙皮苷对Tca-8113细胞相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子对接预测橙皮苷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评分函数来判断结合能强弱。结果:橙皮苷对Tca-8113细胞显示浓度依赖性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P<0.05);KEGG富集分析橙皮苷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涉及的关键基因靶点可能与PI3K-Akt、MAPK和Ras等信号通路有关;Q-PCR结果显示MAPK8、HSP90AA1和MAPK1(ERK2)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橙皮苷与MAPK1(ERK2)结合力最强。结论:橙皮苷可能通过调控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口腔鳞状细胞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口内扫描仪在口腔种植机器人中配准精度体外对比研究
2
作者 赵文博 苏航 +3 位作者 滕微微 李昕茹 王一茗 周立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评估口腔种植机器人使用5种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配准的准确性。方法:分别使用口扫配准法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配准法完成机器人辅助种植手术的配准过程,其中口扫配准法采用5种不同的口内扫描... 目的:评估口腔种植机器人使用5种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配准的准确性。方法:分别使用口扫配准法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配准法完成机器人辅助种植手术的配准过程,其中口扫配准法采用5种不同的口内扫描仪,然后在机器人引导下于下颌牙列缺损模型中植入2枚种植体。术后拍摄CBCT进行偏差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种植体角度偏差、植入点和根尖点的总偏差。结果:5种不同口内扫描仪下的机器人的口扫配准精度在种植体角度偏差、植入点深度和横向偏差、根尖点深度和横向偏差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入点总偏差、根尖点总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机器人使用5种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配准的精度均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不同口内扫描仪的配准精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精度 口内扫描仪 配准 口腔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和Ipatasertib联用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3
作者 徐鹏锟 车迪 +3 位作者 黎哲昊 戴辛鹏 翁金如 关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Ipatasertib联合应用在体外条件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SCC-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紫杉醇、Ipatasertib分别或联合应用处理SCC-9细胞,CCK-8、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划痕...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Ipatasertib联合应用在体外条件下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SCC-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紫杉醇、Ipatasertib分别或联合应用处理SCC-9细胞,CCK-8、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N-cad、Vimentin、AKT、NF-κB蛋白表达。结果:紫杉醇浓度为0.5~32μmol/L与浓度为2.5μmol/L(IC_(50))Ipatasertib联合应用时对SCC-9细胞显示出协同增殖抑制效果,联合用药对细胞迁移抑制,下调AKT、NF-κB、N-cad、Vimentin蛋白表达比例,上调E-cad蛋白表达显示出强于单独用药的作用。结论:紫杉醇、Ipatasertib联合应用对于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EMT可能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Ipatasertib 口腔鳞状细胞癌 PI3K/AKT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基因与口腔鳞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邱明 冯志刚 +2 位作者 柳宏志 宋欣 杜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0-632,共3页
目的:研究S100A4mRNA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转移关系。方法:分别提取4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远端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100A4基因在口腔鳞癌和配对组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S100A4mRNA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转移关系。方法:分别提取4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远端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100A4基因在口腔鳞癌和配对组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对S100A4基因差异表达与口腔鳞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100A4mRNA在口腔鳞癌中高表达,与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100A4mRNA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S100A4m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结论:S100A4基因表达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分化、侵袭转移密切关;S100A4mRNA可作为判定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口腔鳞癌浸润转移的潜在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基因表达 S100A4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替牙期外伤上颌中切牙行复合树脂修复后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邵天洋 于淼 +2 位作者 纪妍 李昕华 赵玥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咬合方式下,利用复合树脂材料对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外伤行修复术后的受力分析。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年轻恒牙中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牙冠进行切割设计。根据不同咬合... 目的:探讨在不同咬合方式下,利用复合树脂材料对替牙期上颌中切牙外伤行修复术后的受力分析。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年轻恒牙中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牙冠进行切割设计。根据不同咬合方式分为3组工况,工况一:与牙体长轴呈0°;工况二:与牙体长轴呈45°;工况三:与牙体长轴呈60°。根据冠折类型不同,每组工况包含5组,即A组:正常牙冠;B组:牙冠横折2 mm;C组:牙冠横折4 mm;D组:牙冠斜折2 mm;E组:牙冠斜折4 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在不同咬合方式下不同冠折类型的中切牙进行树脂修复后牙体组织的最大应力值、最大应变值。结果:外伤牙齿加载0°的力时,横折4 mm组应力峰值最大为39.755 MPa,横折2 mm组应变峰值最大为0.0013441 mm。外伤牙齿加载45°的力时,斜折2 mm组应力应变峰值均最大,应力峰值为426.10 MPa,应变峰值为0.0099519 mm。外伤牙齿加载60°的力时,斜折2 mm组应力应变峰值均最大,应力峰值为531.88 MPa,应变峰值为0.0124230 mm。结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年轻恒牙上前牙外伤冠折行复合树脂修复后,当外伤牙齿受0°的咬合力时,横折组脱落率最高;外伤牙齿受45°和60°的咬合力时,斜折2 mm组脱落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前牙外伤 冠折 树脂修复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门诊高危因素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玉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79-580,共2页
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益突出,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医院感控的重点所在[1]。1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1.1病原体的气溶水雾污染口腔诊疗室是患者密集的场所,患者... 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益突出,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医院感控的重点所在[1]。1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1.1病原体的气溶水雾污染口腔诊疗室是患者密集的场所,患者多,流动性大,导致各种致病微生物污染诊疗室内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高危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 诊疗过程 医院感染因素 污染问题 口腔诊疗室 微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HO-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贾宝超 关键 +3 位作者 戴辛鹏 杨键 王建杰 刘东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related factor-E2-factor,Nrf2)、HO-1(Heme oxygenase-1)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法Super Vision(SV)检测Nrf2、... 目的:探讨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related factor-E2-factor,Nrf2)、HO-1(Heme oxygenase-1)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法Super Vision(SV)检测Nrf2、HO-1在23例癌旁正常组织和54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讨论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与口腔鳞癌患者的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中Nrf2、HO-1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0.05);Nrf2、HO-1的阳性率与OSCC组织的性别,年龄,TNM分期,pT分期,部位,吸烟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Nrf2的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HO-1的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Nrf2、HO-1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295,P=0.032)。结论:Nrf2、HO-1对OSCC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OSCC) NRF2 HO-1 免疫组化(I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细胞分泌的胞外体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宠 朱杨 +1 位作者 山本哲也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上清液提取物免疫金标结果可见金标记的CD9,即分离提纯物为胞外体;MTT检测结果显示胞外体作用后的OSC-4的增殖能力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其迁移能力增强和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其侵袭能力也增强(P<0.05)。结论:OSC-4分泌的胞外体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胞外体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siRNA对口腔鳞癌细胞耐药机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丛珊 李德超 +3 位作者 朱杨 赵艳宇 齐嫦娥 乎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EGFR-siRNA在人舌鳞癌细胞株顺铂耐药逆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逐步递增浓度、间歇作用体外诱导法建立Tca8113/CDDP细胞株。设计合成针对EGFR基因的siRNA干扰序列,瞬时转染Tca8113/CDDP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EGFR因子表达。MTT... 目的:探讨EGFR-siRNA在人舌鳞癌细胞株顺铂耐药逆转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逐步递增浓度、间歇作用体外诱导法建立Tca8113/CDDP细胞株。设计合成针对EGFR基因的siRNA干扰序列,瞬时转染Tca8113/CDDP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EGFR因子表达。MTT法测定顺铂对各组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EGFRsiRNA染效率达80%以上,各组细胞存活率存在浓度依赖,转染后相同浓度的顺铂作用后Tca8113/CDDP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电泳带亮度明显弱于未转染组,EGFR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EGFRsiRNA能下调口腔鳞癌耐药细胞EGFR mR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并能恢复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顺铂 EGFR RNA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导航系统与静态导板系统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精确性的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金荣 苏天月 +3 位作者 刘鹏慧 陈磊 周立波 吴高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0-635,共6页
目的:比较动态导航与静态导板引导种植体植入手术的精确度。方法:将总共40个牙列缺失的树脂模型随机分配到4组(n=10):静态导板-轴向组、静态导板-斜向组、动态导航-轴向组、动态导航-斜向组,并由一名术者放置种植体。术后将CBCT资料导... 目的:比较动态导航与静态导板引导种植体植入手术的精确度。方法:将总共40个牙列缺失的树脂模型随机分配到4组(n=10):静态导板-轴向组、静态导板-斜向组、动态导航-轴向组、动态导航-斜向组,并由一名术者放置种植体。术后将CBCT资料导入种植体计划软件。测量种植体植入点、末端点和角度误差并与计划种植体进行比较。结果:静态导板组的角度误差明显高于动态导航组(P<0.01)。动态导航组和静态导板组在植入点和末端点的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导航组和静态导板组中,轴向种植体和斜向种植体在植入点、末端点和角度的误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导航组的角度误差显示出较小的误差。在两组中,种植体方向对误差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动态导航 静态导板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洪升 杨东红 +6 位作者 李丽丽 杨学文 王长平 程海涛 刘德财 李盛举 曹曼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随之改变。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基于三位一体原则、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实践导向等人才培养手段的构成要素,深入探究农科促培、农思创培、农教联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立足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不同模式对应分析其实践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钛合金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接骨板的应力分布及静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怀升 刘锐 +5 位作者 宋振宇 宋颐函 姜婷婷 韩泽奎 孙国姝 王心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分析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使用钛板固定过程中钛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再评估3D打印钛板的厚度、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和机械性能。方法:分别数字化设计并建模,以有限元分析与静态力学分析所用钛板的外形,先模拟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经钛... 目的:分析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使用钛板固定过程中钛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再评估3D打印钛板的厚度、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和机械性能。方法:分别数字化设计并建模,以有限元分析与静态力学分析所用钛板的外形,先模拟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经钛板固定承受单侧咬合力的情况,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再对成品钛板与3D打印钛板进行厚度、粗糙度以及静态力学性能检测。结果:下颌接骨板应力集中部位主要在桥接部位;静态力学试验结果显示,3D打钛板的屈服载荷、最大载荷均显著大于成品微型和小型钛板(P<0.001);3D打印钛板经打磨抛光后厚度、粗糙度接近成品钛板。结论:3D打印钛板经打磨抛光后其厚度、精准度、粗糙度、机械性能均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3D打印 三点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园林管理学”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曼君 李盛举 +5 位作者 李丽丽 杨东红 王长平 刘德财 程海涛 杨洪升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6期189-191,共3页
“园林管理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和德育元素,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多角度挖掘“园林管理学”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思探讨考课程思政融入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 “园林管理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和德育元素,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多角度挖掘“园林管理学”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思探讨考课程思政融入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案,探讨其创新性和系统性,旨在完善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为培养较高专业技能和道德情操的新时代园林专业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管理学 课程思政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绵羊颈外静脉构建面颈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
14
作者 杨霞 沈艳玲 +6 位作者 郭军 刘源 闫志伟 杨向明 吴炜 冯瑶 杨耀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和回流静脉的VMs动物模型。术后4周,通过多普勒超声、大体观察以及组织学观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绵羊颈外静脉位于双侧颈部侧面,主干由上颌静脉、舌面静脉汇合而成,外径为6~12 mm,平均外径9.3 mm。颈外静脉经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处理后即刻血液回流速度减慢,模型区域静脉鼓起变粗。术后4周,大体观察见多数静脉收缩变细,部分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标本中心区隆起扩张,部分模型外周侧支静脉扩张。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制备成的VMs模型静脉管腔较粗,回流静脉、汇入静脉较细,管腔内可见彩色血流。组织学观察显示静脉血管内皮及管壁结构与正常静脉接近,部分标本血管壁增厚。结论:绵羊颈外静脉构建的VMs动物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有望用于面颈部VMs治疗方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颈外静脉 静脉畸形 动物模型 面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晶钛基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的研究
15
作者 姜雨聪 迟艳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在超细晶钛基表面制备性能优异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PDA/HA)的复合涂层,并获得最佳聚多巴胺浓度。通过氧化自聚合法及微弧氧化法在超细晶钛基表面成功制备不同聚多巴胺浓度(1、2、3、4、5 mg/mL)的PDA/HA复合涂层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 在超细晶钛基表面制备性能优异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PDA/HA)的复合涂层,并获得最佳聚多巴胺浓度。通过氧化自聚合法及微弧氧化法在超细晶钛基表面成功制备不同聚多巴胺浓度(1、2、3、4、5 mg/mL)的PDA/HA复合涂层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微弧氧化法制备超细晶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记作0 mg/mL PDA/HA。借助SEM、EDS、XRD、自动划痕仪、接触角测量仪对复合涂层微观形貌、元素组成、晶相结构、结合力、亲水性进行表征检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溶血实验检测体外血液相容性。SEM结果对照组涂层表面微孔大小均匀一致,实验组复合涂层表面微孔孔径与对照组相比变小,孔隙数量增多。EDS和XRD说明复合涂层涂覆成功。亲水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亲水性有了显著提升,其中2 mg/mL PDA/HA复合涂层亲水性最为显著,接触角为20.37°±1.88°。复合涂层的结合力随着PDA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PDA浓度为2 mg/mL结合力最强为(15.60±0.20)N,与对照组结合力(9.50±0.46)N相比增加。细胞培养5 d,2 mg/mL PDA/HA组的OD值最高(P<0.05),更有利于促进细胞的增殖。溶血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溶血率均小于国际溶血标准5%,无体外溶血。PDA增强羟基磷灰石与超细晶钛结合力,PDA浓度为2 mg/mL时复合涂层结合力最强,且相对具有更加优异的生物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钛 羟基磷灰石 聚多巴胺 微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田童心 卢梦月 +5 位作者 王冬梅 程海涛 杨学文 杨东红 李丽丽 杨洪升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4期10-14,共5页
贝母属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止咳祛痰、清肺的药用价值。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及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对物种间亲缘性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综述贝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该属植物叶绿... 贝母属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止咳祛痰、清肺的药用价值。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及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对物种间亲缘性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综述贝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该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特征、DNA条形码、简单重复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的现状。并通过对贝母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多样性分析,为理解其进化历史和应用于物种鉴定、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奠定理论基础,从而对贝母属植物有着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属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简单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中Runx2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响应 被引量:16
17
作者 关键 程宗生 +2 位作者 王健平 李德超 邓慧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离心力刺激对MC3T3-E1细胞中Runx2表达的影响,探讨成骨细胞将力学刺激转化为生化响应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成A、B、C、D组,分别使用含10%胎牛血清、10%胎牛血清、100ng·... 目的研究机械离心力刺激对MC3T3-E1细胞中Runx2表达的影响,探讨成骨细胞将力学刺激转化为生化响应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成A、B、C、D组,分别使用含10%胎牛血清、10%胎牛血清、100ng·mL-1 Noggin和100ng·mL-1 Noggin的DEME培养基预处理24h,对B、D组加载271×g离心力5min,A、C组不进行离心加力,其余条件相同。30min后4组分别同时收获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unx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B组Runx2 mRNA表达较A组明显增高(P<0.05),D组Runx2 mRNA表达比B组表达明显降低(P<0.05),A、C、D组间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BMP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成骨细胞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响应过程,并可能在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信号转导 离心力 成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房殿吉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宁兆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B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羟磷灰石材料;C组单植入羟磷灰石材料;D组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SEM)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3组。SEM观察可见,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杜仲醇提取物有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也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杜仲醇提取物 脂肪干细胞 羟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宁兆荣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房殿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淫羊藿苷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ADSCs,茜素红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植入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对照组1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材料;对照组2植入淫羊藿苷/n-HA复合材料;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应用X线、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被骨组织修复,边界已融合;对照组1部分修复,有少量炎性渗出;对照组2大部分已修复,边界模糊;空白组基本未见修复。结论:ADSCs复合载淫羊藿苷支架材料具有骨缺损修复能力,其效果优于淫羊藿苷/n-HA材料及单纯n-HA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淫羊藿苷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抗菌剂对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月 杜滢 +3 位作者 王健平 冯志刚 卓浪 宋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36,441,共4页
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抗菌剂对2种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液体稀释法测试T-ZnOw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T-ZnOw按0%、1%、2%、3%的质量比分别加入到Silagum软衬材料和自凝软... 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抗菌剂对2种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液体稀释法测试T-ZnOw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T-ZnOw按0%、1%、2%、3%的质量比分别加入到Silagum软衬材料和自凝软衬垫中,采用薄膜覆盖法测定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抗菌率。结果 T-ZnOw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和MBC分别为78、156μg.mL-1。1%、2%、3%T-ZnOw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随着T-ZnOw抗菌剂添加质量比的增高,抗菌率明显增高。结论 2种义齿软衬材料中添加1%、2%、3%的T-ZnOw抗菌剂均具有抗菌性,且抗菌率随着T-ZnOw抗菌剂添加比例的上升而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软衬材料 白色假丝酵母菌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