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结晶羟基磷灰石涂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慕勤 尚大山 +2 位作者 刘冬梅 于立学 任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生物涂层。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变化时,涂层表面形貌按针状→细晶针状→棒块状发生变化,涂层的孔洞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单一电流密度下,沉积后涂层的主相为无定形CaHPO4;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时...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生物涂层。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变化时,涂层表面形貌按针状→细晶针状→棒块状发生变化,涂层的孔洞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单一电流密度下,沉积后涂层的主相为无定形CaHPO4;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时,形成了大量的三斜晶系CaPO3(OH)相和单斜晶系CaPO3(OH)·H2O,并有少量的HA相生成,经碱处理后,易于生成Ca5(PO4)3(OH)。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涂层孔隙结构呈梯度分布,底部组织致密,利于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表面形成大量的孔洞,利于种植体的植入和HA的生成,促进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羟基磷灰石 涂层 人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添加剂对8%Y_2O_3稳定的ZrO_2涂层热震前后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慕勤 马臣 +2 位作者 谭伟 邵德春 郭面焕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0,64,共3页
在 8 %Y2 O3 稳定的ZrO2 陶瓷涂层中添加SiO2 ,使陶瓷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得到提高 ,这主要是SiO2 的加入使涂层抗热震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ZrO2与SiO2 热膨胀系数不同 ,使涂层利于产生细微的网状裂纹 ,增加了微裂纹密度... 在 8 %Y2 O3 稳定的ZrO2 陶瓷涂层中添加SiO2 ,使陶瓷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得到提高 ,这主要是SiO2 的加入使涂层抗热震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ZrO2与SiO2 热膨胀系数不同 ,使涂层利于产生细微的网状裂纹 ,增加了微裂纹密度和孔隙 ,从而降低了涂层的弹性模量 ,释放了涂层中的应力 ,使涂层的抗热震失效能力得到提高。其中 ,SiO2 加入量为 3% (质量分数 )效果最佳 ,过量的加入 ,会使孔洞加大 ,促进裂纹的扩展、断裂 ,不利于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热障涂层 陶瓷涂层 表面形貌 热震性 ZRO2陶瓷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CaO-SiO_2玻璃和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彬 文丽华 马臣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Fe2O3-CaO-SiO2系基础玻璃,研究不同含量的Fe2O3对CaO-SiO2玻璃和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经分析,不同组分的玻璃凝结时间不同,处于低共熔点的样品凝结时间最短,而离低共熔点最远的样品凝结时间最长。样品的密度并不随...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Fe2O3-CaO-SiO2系基础玻璃,研究不同含量的Fe2O3对CaO-SiO2玻璃和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经分析,不同组分的玻璃凝结时间不同,处于低共熔点的样品凝结时间最短,而离低共熔点最远的样品凝结时间最长。样品的密度并不随成分而变化。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中,不同组分所得的凝胶玻璃有一定的耐酸碱性。而微晶玻璃的耐酸碱性比玻璃都略有增强。微晶玻璃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铁矿在玻璃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有关。随着玻璃中Fe2O3含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CaO-SiO2系 玻璃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对钼渣微晶陶瓷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彬 魏宇宏 马臣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制备了以钼渣为主要原料,以 ZrO_2作晶核剂的微晶陶瓷材料。研究了 ZrO_2含量变化对钼渣玻璃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 XRD、SEM、DTA 等测试技术,对该体系的晶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 ZrO_2的含量为1%时可发生整体析晶,... 制备了以钼渣为主要原料,以 ZrO_2作晶核剂的微晶陶瓷材料。研究了 ZrO_2含量变化对钼渣玻璃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 XRD、SEM、DTA 等测试技术,对该体系的晶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 ZrO_2的含量为1%时可发生整体析晶,析晶活化能为212.834 kJ/mol,抗弯强度为66.9918 MPa,显微硬度为6.95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渣 ZRO2 晶核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