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社会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笑燃 姜永志 +3 位作者 刘勇 阿拉坦巴根 李敏 刘桂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社会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网络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4—6月采用心理测量法对内蒙古3所高校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低、高人际交往困扰组在手机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的戒断反应得分分别为(1.98±0.71)... 目的探讨大学社会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网络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4—6月采用心理测量法对内蒙古3所高校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低、高人际交往困扰组在手机移动网络使用行为量表的戒断反应得分分别为(1.98±0.71)、(3.23±0.69)分,情绪调节得分分别为(2.60±0.87)、(3.33±0.79)分,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2.33±0.84)、(3.03±0.71)分,耐受性得分分别为(2.18±0.85)、(2.89±0.85)分,使用时间得分分别为(2.10±0.75)、(3.26±0.88)分。5个维度和总分得分高人际交往困扰组明显高于低人际交往困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压力知觉与戒断反应、社会功能、耐受性和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量表总分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交往焦虑、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和人际交往困扰总分与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在明显正相关(P均<0.05)。压力知觉、交往焦虑和人际交往困扰对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有明显正向预测作用(P均<0.01)。结论大学生高社会交往困扰更易引起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通过降低大学生对社会交往困扰的压力知觉,可以减少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困扰 压力知觉 手机移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