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和神经营养因子-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芳芳 王淑秋 +6 位作者 邵帅 刘蕾 刘君星 马小茹 梁衍锋 王淑湘 张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治疗作用,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实验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治疗作用,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实验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致痫亚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皮质和海马区N-cadherin和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均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灵芝孢子粉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实验大鼠脑海马和皮质N-cadherin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灵芝孢子粉组N-cadherins含量比癫痫模型组下降(P<0.01)。同时癫痫模型组大脑海马和皮质NT-4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灵芝孢子粉组NT-4含量比癫痫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降低N-cadherin的表达,调整病变神经元兴奋性,起到抗癫痫作用,还能增强NT-4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神经型钙黏素 神经营养因子-4 灵芝孢子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ACE-ID与AT1R-A1166C多态性研究
2
作者 梁衍锋 张东东 +7 位作者 西原利治 宋汉君 马小茹 刘蕾 刘君星 王芳芳 张波 王淑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53-2457,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易感性的相关性,从基因学角度探讨NASH的发生发展机制,为NASH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日本高知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易感性的相关性,从基因学角度探讨NASH的发生发展机制,为NASH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方法对日本高知地区104例NASH患者和150例正常人ACE-ID基因和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NASH病例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ASH病例组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ASH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NASH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ACE-ID基因位于内含子16上D等位基因与DD基因型与NASH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可能是促进NASH发生的原因之一;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NASH的发生发展尚未显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 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