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PBL教学法用于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芳芳 王淑秋 +5 位作者 刘蕾 马小茹 刘君星 梁衍锋 吴佳梅 杨志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97-1897,共1页
近年来科学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伴随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出现,在网络资源支持下,呈现出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结构形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WPBL)。为了探讨WPBL教学法在"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本... 近年来科学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伴随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出现,在网络资源支持下,呈现出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结构形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WPBL)。为了探讨WPBL教学法在"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本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62名学生,进行临床病理生理学部分教学内容分组教学尝试,实验组采用W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闭卷考试评价教学效果,并结合调查问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经统计,实验组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95.2%以上的学生对WPBL教学法感兴趣,认为WPBL教学法能提高学习主动性、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结果看WPBL教学法能够提高"临床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IGF-1、NF-κB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爽 康玉明 +4 位作者 张胜昌 王淑秋 王绍清 马小茹 张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亚惊厥剂量的PTZ复制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亚惊厥剂量的PTZ复制大鼠慢性癫痫模型,用药组以灵芝孢子粉灌胃,记录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分别检测脑IGF-1、NF-κB/P65的免疫反应性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海马和皮质区每高倍视野(×400)下平均凋亡细胞数模型组(18.80±2.13、16.87±2.00)明显多于对照组(0.97±0.52、0.58±0.25),IGF-1、NF-κB/P65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造模第17、21、25d时用药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的潜伏期有所延长(分别为P<0.05,P<0.05,P<0.01),海马和皮质区凋亡细胞数用药组(12.30±2.46、10.48±1.33)明显少于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用药组低于模型组,而IGF-1的免疫反应性用药组明显强于模型组。结论:IGF-1、NF-κB及神经细胞凋亡均可能参与了PTZ致痫的发生发展过程,灵芝孢子粉能明显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增强IGF-1的免疫反应性,可能是其对癫痫所致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从而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大鼠 灵芝孢子粉 NF—κ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钙、Bcl-2/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文波 王淑秋 +2 位作者 王淑湘 路雅真 冷莉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7-599,共3页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钙、Bcl-2/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5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VC组(VG,n=20)和假手术组(SOG,n=15)。术后10周,取双侧睾丸,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线粒体钙、...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睾丸细胞线粒体钙、Bcl-2/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5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VC组(VG,n=20)和假手术组(SOG,n=15)。术后10周,取双侧睾丸,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线粒体钙、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VC组大鼠双侧睾丸生殖细胞线粒体钙的含量明显低于SOG组,生殖细胞凋亡显著增多,Bcl-2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但双侧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结论:VC时,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提示VC时所致的男性不育可能是在某种凋亡诱发因素(高温、毒素返流、氧自由基等)作用下,线粒体钙、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直接对生殖细胞产生影响,导致男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蛋白质Be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大鼠血浆及不同脑区神经肽等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秀兰 邢凤有 +1 位作者 王淑秋 李守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低温对血浆及不同脑区精氨酸加压素 (AVP)、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亮氨酸 -脑啡肽 (L-EK)、环磷酸腺苷 (cAMP)、Ca2 + 及Mg2 + 含量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实验性低温模型 ,随机分组处理 ,实验结束时 ,取下丘脑、脑干及血样... 目的 :探讨低温对血浆及不同脑区精氨酸加压素 (AVP)、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亮氨酸 -脑啡肽 (L-EK)、环磷酸腺苷 (cAMP)、Ca2 + 及Mg2 + 含量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实验性低温模型 ,随机分组处理 ,实验结束时 ,取下丘脑、脑干及血样品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VP、AngⅡ、L -EK、cAMP的含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Ca2 + 及Mg2 + 含量。结果 :实验组L -EK、cAMP、Ca2 + 及Mg2 +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实验Ⅰ组、Ⅲ组血浆AVP、AngⅡ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实验Ⅰ组、Ⅲ组下丘脑和脑干AVP、AngⅡ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 ,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低温时 ,L -EK、AVP、AngⅡ、cAMP、Ca2 + 及Mg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大鼠 血浆 脑区神经肽 放射免疫法 原子吸收法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诱导青春期大鼠附睾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小茹 王淑秋 +5 位作者 刘月霞 王淑湘 陶佳南 李永毅 张建华 付纯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C)大鼠附睾细胞凋亡及其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以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常规制作附睾体部光镜、... 目的:研究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C)大鼠附睾细胞凋亡及其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以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常规制作附睾体部光镜、电镜标本,观察附睾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VG)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SOG)(P<0.01),实验组左、右侧细胞凋亡率有差别,但无显著意义(P>0.05)。光镜下主要改变有附睾管萎缩,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上皮内晕、亮细胞数明显增多。电镜下主要表现为主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变大,残余小体增加,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模糊,高尔基复合体空泡化;核染色质致密,形成大小不等的团块,边集于核膜处;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稀少,可见局灶性断裂和破坏。结论:青春期大鼠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可致附睾组织细胞凋亡过度,使其显微及超微结构明显改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影响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附睾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和神经营养因子-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芳芳 王淑秋 +6 位作者 邵帅 刘蕾 刘君星 马小茹 梁衍锋 王淑湘 张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治疗作用,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实验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表达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治疗作用,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实验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用致痫亚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皮质和海马区N-cadherin和NT-4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模型组实验动物均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灵芝孢子粉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实验大鼠脑海马和皮质N-cadherin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灵芝孢子粉组N-cadherins含量比癫痫模型组下降(P<0.01)。同时癫痫模型组大脑海马和皮质NT-4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灵芝孢子粉组NT-4含量比癫痫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降低N-cadherin的表达,调整病变神经元兴奋性,起到抗癫痫作用,还能增强NT-4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神经型钙黏素 神经营养因子-4 灵芝孢子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GDNF与N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璐 王淑秋 王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815,共4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干预后戊四氮(PTZ)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变化,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干预后戊四氮(PTZ)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变化,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实验后断头迅速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区GDNF和NT-3表达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各指标蛋白的变化。结果:灵芝孢子粉干预后,免疫组化显示:皮质和海马区GDNF和NT-3较癫痫模型组明显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海马中GDNF和NT-3表达较癫痫组显著增加。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增强GDNF和NT-3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灵芝孢子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TNF-α和NO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蕾 王淑秋 +5 位作者 赵玉珍 陈立平 朱秋双 张明远 王丽敏 王淑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54-2056,共3页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组织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熟雄性Wis tar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结扎(VG)组,n=30;手术非结扎(SOG)组,n=20。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睾丸组织中TNF-α和 NO的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①VG组左侧睾丸TNF...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组织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熟雄性Wis tar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结扎(VG)组,n=30;手术非结扎(SOG)组,n=20。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睾丸组织中TNF-α和 NO的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①VG组左侧睾丸TNF-α、NO含量分别显著高于SOG组(P<0.01);②TNF-α与 NO呈正相关(r=0.523,P<0.01)。结论:VC时睾丸TNF-α和NO的变化,可能是造成睾丸损伤、精子生成障碍 甚至不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ASODN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齐亚灵 赵文杰 +5 位作者 方艳秋 陈玉强 孟德欣 王伟群 李尧 李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7-762,I0002,共7页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靶向抑制生存素(survivin)基因,研究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survivin-ASODN序列(FAM荧光素标记)...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靶向抑制生存素(survivin)基因,研究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survivin-ASODN序列(FAM荧光素标记)。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用浓度为100、200、300、400和600nmol·L-1 survivin-ASODN转染SMMC-7721细胞(ASODN转染组),并设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对照组和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survivin-ASODN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24、48和72h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各对照组比较,荧光素标记的ASODN转染SMMC-7721细胞24h后,细胞生长开始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48h后,ASODN转染组细胞在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细胞被阻滞于G2/M期。与各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SODN转染组SMMC-7721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survivin-ASODN通过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改变细胞周期进程等机制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反义寡核苷酸 肝细胞癌 流式细胞术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Cyt-C和半胱天冬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小茹 王淑秋 +7 位作者 刘月霞 张士岭 周成福 王芳芳 梁衍峰 王淑湘 张建华 李永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60-2462,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C)、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影响。方法:5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模型组和灵芝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C)、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影响。方法:5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模型组和灵芝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以高脂高糖饮食、高脂高糖+灵芝孢子粉(250mg·kg-1.d-1),对照组给予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尾静脉注射,正常饮食。10周后,取双侧附睾,用张均田法检测附睾细胞Cyt-C含量、免疫组化检测附睾体部细胞caspase酶活力。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附睾细胞线粒体Cyt-C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胞质Cyt-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灵芝治疗组线粒体Cyt-C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胞质Cy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caspase-3、8、9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灵芝治疗组caspase-3、8、9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细胞线粒体有损伤,附睾细胞存在细胞凋亡过度。在糖尿病状态下,灵芝孢子粉对附睾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灵芝孢子粉 附睾 细胞色素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和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滕艳杰 王淑秋 +3 位作者 王淑湘 张光辉 李永毅 邢凤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5,209,共2页
目的 :检测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和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改变 ,以进一步阐明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机制。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 ,检测NO和NOS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左侧睾丸组织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左侧... 目的 :检测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和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的改变 ,以进一步阐明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机制。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 ,检测NO和NOS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左侧睾丸组织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左侧睾丸含量 ;实验组血清NOS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在Plasmodium yoelii 17XL和Plasmodium chabaudi AS疟原虫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光 曹雅明 +4 位作者 刘蕾 蔡连顺 毕胜 苏菊香 代月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 为探讨IL-10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和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AS,P.cAS)混合感染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用P.y17XL、P.cAS和P.y17XL+P.cAS分别感染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3、5、8、10、12和19天分别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后短暂离心,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实时定量PCR检测虫负荷水平;感染后第0、1、3、5、8、10、12和15天制备脾细胞悬液,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实验结果发现,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8天分别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小鼠虫血症均达中等水平,存活率100%;相比P.cAS感染小鼠IL-10在感染后第3天突然出现高水平升高并且维持时间较长;于感染后第8天达峰值,是同天P.y17XL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小鼠IL-10水平的2倍,虫血症水平较高,小鼠全部死亡。同时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混合感染小鼠,于感染后3~12 d P.y17XL增殖占优势,而感染后15~19 d则P.cAS增殖处于优势状态。表明以IL-10为核心的免疫调节网络与疟疾感染过程中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同时提示混合感染小鼠应答模式与P.y17XL感染小鼠的应答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P y17XL和P cAS混合感染 病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N-cadherins的变化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
13
作者 王芳芳 王淑秋 +6 位作者 邵帅 刘蕾 刘君星 马小茹 梁衍锋 王淑湘 张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48-2048,共1页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N-cadherins 鼠脑 戊四氮 大鼠 脑海马 模型组 海马区 癫痫模型 免疫组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对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文俊 胡连涛 +8 位作者 赵彬男 董新宇 李学斌 李杰 杨馨妍 郭晓莉 李玥 曲义坤 王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L10)对肝细胞癌(HCC) 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CXCL10作用浓度,将人HCC 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组、10 mg·L^(-1)CXCL10组和30 mg·... 目的:探讨外源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L10)对肝细胞癌(HCC) 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CXCL10作用浓度,将人HCC 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组、10 mg·L^(-1)CXCL10组和30 mg·L^(-1)CXCL10组。上述部分细胞给予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 (80μmol·L^(-1))后,将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PD98059组、 10mg·L^(-1)CXCL10+PD98059组和30mg·L^(-1)CXCL10+PD98059组。CCK-8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EdU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EdU阳性表达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ERK、磷酸化ERK (p-ERK)和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培养24h后,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和30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EdU法检测,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和30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中EdU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培养48 h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和30 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迁移率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XCL10溶液处理24h,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组和30 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中ERK、p-ERK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CCK-8法检测,加入ERK抑制剂PD98059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组和3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1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30 mg·L^(-1)CXCL10组比较,3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结论:CXCL10能够促进HCC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与上调ERK/p-ERK/Cyclin D1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肝细胞肿瘤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趋化因子配体2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肝癌预后评估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连涛 邓文俊 +7 位作者 鹿士振 孙跞 李学斌 黎楚豪 王欣然 张春斌 李玥 王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0-1017,共8页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肝细胞肝癌(LIH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LIHC患者预后的影响,阐述CCL20影响LIHC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Rstudio(4.03)软件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UCSC Xena平台获取LIH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肝细胞肝癌(LIH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LIHC患者预后的影响,阐述CCL20影响LIHC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Rstudio(4.03)软件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UCSC Xena平台获取LIH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数据,比较CCL20 mRNA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GEPIA联合GTEx数据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LIH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对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甲胎蛋白(AF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诺谟图和校正曲线分析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诊断和生存预测情况的相关性。采用TCGA数据库对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DNA拷贝数突变和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CCL20 mRNA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CCL20 mRNA高表达患者(HR=1.789,P<0.01),且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CL20 mRNA表达水平为LIH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CCL20 mRNA表达水平在LIHC患者临床诊断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UC=0.69,P<0.01),且可有效预测LIHC患者生存率。GSEA分析,CCL20可通过趋化因子、NOD样受体(NL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和Toll样受体(TLR)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参与LIHC细胞黏附、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核糖体功能实施等过程。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分析,与正常二倍体组比较,拷贝数丢失组和拷贝数扩增组样本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拷贝数丢失组比较,拷贝数扩增组样本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CCL20 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or=-0.11,P<0.01)。结论:LIHC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不良有明显的关联性,CCL20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LIHC的恶性进程,可作为评估和预测LIHC患者预后和生存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配体20 肝细胞肝癌 生物信息学 预后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