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首乌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的抗衰益智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鹏霞 汤晓丽 +2 位作者 朴金花 欧芹 魏晓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海马的抗衰益智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Y-迷宫及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荧光标记测定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测定海...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海马的抗衰益智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Y-迷宫及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荧光标记测定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测定海马内突触素(synaptophsin,P38)的灰度值。同时观察了何首乌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模型组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38灰度值也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何首乌给药组与老年模型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P38灰度值也明显低于老年模型组。结论:何首乌可能通过抑制突触体内钙离子超载、提高P38含量起到抗衰益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作用机制 何首乌 学习记忆能力 游离钙离子浓度 被动回避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抗衰益智作用 钙离子超载 灰度值 P38 大鼠海马 研究对象 Y-迷宫 海马突触 荧光标记 分析测定 体内 突触素 海马内 模型 老年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欧芹 魏晓东 +1 位作者 张鹏霞 孙佳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衰老模型小鼠作研究对象,用大孔树脂法提取红花黄色素,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红花黄色素对脑细胞凋亡及Bcl—2的影响作用。结果:红花黄...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衰老模型小鼠作研究对象,用大孔树脂法提取红花黄色素,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红花黄色素对脑细胞凋亡及Bcl—2的影响作用。结果:红花黄色素能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率,提高Bcl—2的表达,以大剂量和中剂量组效果比较显著(P<0.01,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是红花延缓衰老作用的有效成分,衰老导致脑细胞凋亡大量出现,红花黄色素减少脑细胞凋亡率,以红花黄色素大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脑细胞凋亡 衰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参与SCID小鼠体内齐墩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志明 王迪迪 +1 位作者 李丽 张鹏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4,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OA)对白细胞移植模型小鼠脾脏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数量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OA对白血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浓度为2×107 mL-1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系白血病HL-60细胞0.5mL,腹腔注射重症联合免疫缺... 目的:观察齐墩果酸(OA)对白细胞移植模型小鼠脾脏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数量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OA对白血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取浓度为2×107 mL-1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系白血病HL-60细胞0.5mL,腹腔注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构建SCID小鼠的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模型成功后小鼠分为用药组、白血病模型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组以200mg.kg-1 OA皮下注射,用药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白细胞分类情况,病理学检查脾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TUNEL方法测定脾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L-6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率。结果:成功建立SCID小鼠的HL-60细胞移植瘤模型;用药组小鼠体质量[(15.0±0.8)g]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13.9±0.9)g](P<0.01),小鼠生存期[(50.3±5.5)d]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37.1±4.4)d](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有向正常白细胞分化趋势,可见分叶的白血病细胞,骨髓象中幼稚细胞减少,脾浸润情况改善;用药组小鼠脾浸润白血病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白血病移植瘤鼠模型;OA可改变白血病移植瘤模型鼠的一般状态,延长生存期;OA通过降低Bcl-2表达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中miR-133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莹 刁为英 +4 位作者 王彩霞 曲灿华 孙玉鸿 李升 徐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33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中的表达及其对FT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FTC标本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标本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标本30例。采用qRT-PCR技术... 目的探讨miR-133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中的表达及其对FT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FTC标本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标本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标本30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三组甲状腺病变组织中miR-133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构建ROC曲线,分析miR-133对FTC的诊断价值。结果FTC组的miR-133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PTC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组(P<0.05);miR-133在FTCⅢ+Ⅳ期组中的表达量低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组中,miR-133诊断FT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3(95%CI:0.595~0.852),诊断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0.0%,约登指数为0.433;FTC与PTC组中,miR-133诊断FTC的AUC为0.719(95%CI:0.591~0.846),其诊断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1.2%,约登指数为0.445。结论miR-133在FTC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FTC更高的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ROC曲线进一步表明,miR-133用于鉴别FTC与PTC、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 miR-133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奇 王昭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5,共7页
分离纯化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层析技术从沙蚕中分离得到了沙蚕蛋白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电聚焦电泳(IEF)和质谱分析(MS)鉴定... 分离纯化一组新的沙蚕蛋白酶同工酶,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层析技术从沙蚕中分离得到了沙蚕蛋白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电聚焦电泳(IEF)和质谱分析(MS)鉴定,发现沙蚕蛋白酶由3个组分组成,均有纤溶活性,其等电点为3.5~4.5,分子量分别为29248.75、29007.66、28954.17,肽指纹图谱分析发现,它们均为未知的新蛋白质,其中2个组分结构相似,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另1个有不同.用抗原抗体反应鉴定其免疫原性,发现3个组分中有2个组分具有相同的免疫原性,另1个组分与2者不同.但3者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证明沙蚕蛋白酶由2个同工酶组成.以4种专一性的抑制剂对其进行抑制,检测酶的活性确定其酶学性质,发现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0℃~50℃、适宜pH值为8~9.沙蚕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蛋白酶同工酶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具有纤溶活性的N-V蛋白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奇 王昭 +1 位作者 张纪周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测定N-V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并对其进行蛋白酶分类。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以卜亮氨酸-p-硝基苯胺酯(Leu-pNA)作为底物,测定N-V蛋... 目的:测定N-V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并对其进行蛋白酶分类。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以卜亮氨酸-p-硝基苯胺酯(Leu-pNA)作为底物,测定N-V蛋白酶的Km值。利用卜反式环氧琥珀酰亮氨酰氨基(4-胍基)丁烷(E64)、苯甲基磺酰氟(PMSF)、1,10-邻菲哕啉、抑肽酶作为抑制剂对N-V蛋白酶的纤溶活性进行抑制作用,确定其蛋白酶分类。结果: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8~9,Km值为1.97×10^-3mol·L^-1,PMSF有效抑制N-V蛋白酶的纤溶活性(P〈O.01),而E64、1,10-邻菲哕啉啉、抑肽酶对其活性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N-V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蛋白酶 KM值 丝氨酸内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