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生理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崔鹤 谷烨 +2 位作者 吴云飞 马军 任国莉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1期39-41,共3页
研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对蔬菜叶绿素、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探究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设置7组对照实验,观察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开花期和结果期蔬菜长势、果实品质和蔬菜茎叶中叶绿素、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研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对蔬菜叶绿素、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探究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设置7组对照实验,观察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开花期和结果期蔬菜长势、果实品质和蔬菜茎叶中叶绿素、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等检测蔬菜中营养成分含量。蔬菜在生物有机肥与土壤配比为1∶8的条件下,叶绿素和有机酸含量在开花期呈现峰值,可溶性糖含量在结果期呈现峰值,在1∶5时对蔬菜生长有抑制作用。生物有机肥与土壤配比为1∶8的条件下可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品质;生物有机肥与土壤配比为1∶5时会抑制蔬菜生长和降低蔬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保护地 生理性状 蔬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寒地温室蔬菜病原菌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兰莹 王雪 +3 位作者 胡贸英 吴云飞 张跃华 刘德财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研究3种芽孢杆菌及其混合菌株对温室蔬菜常见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黄瓜枯萎病抑制效果显著,抑制率可达84.36%;胶质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无菌上清液对茄子褐纹病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高达85.49%;枯草芽孢... 研究3种芽孢杆菌及其混合菌株对温室蔬菜常见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黄瓜枯萎病抑制效果显著,抑制率可达84.36%;胶质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无菌上清液对茄子褐纹病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高达85.49%;枯草芽孢杆菌无菌上清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为76.83%。这些结果说明芽孢杆菌对5种常见真菌病原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3种芽孢杆菌可用于对温室蔬菜常见真菌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温室蔬菜病害 病原菌 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复配对小菜蛾幼虫(Plutella xylostella)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爽 杨佳利 +3 位作者 马军 吴云飞 张跃华 缪天琳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混合剂对佳木斯地区小菜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用PBS缓冲液将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悬液,采用正交分析法对苏云金杆菌及球孢白僵菌复配成7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剂,并测定... 研究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混合剂对佳木斯地区小菜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用PBS缓冲液将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悬液,采用正交分析法对苏云金杆菌及球孢白僵菌复配成7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剂,并测定不同浓度混合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从而筛选出较适幼虫死亡的LD_(50)的比例及其浓度。经观察分析,在96 h内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复配为3:1时,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达到72%,其中在1×10^(-1)~1×10^(-6) g/mL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较高。各混合液对小菜蛾幼虫致死效果不一,其中当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比例为3:1且浓度在1×10^(-1)~1×10^(-6) g/mL时,对昆虫幼虫致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球孢白僵菌 复配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对寒地温室4种害虫防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月 文斌 +2 位作者 马军 张跃华 吴云飞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4期284-287,共4页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对寒地温室4种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孢白僵菌菌种的菌含量,将球孢白僵菌制备成5种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对寒地温室4种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孢白僵菌菌种的菌含量,将球孢白僵菌制备成5种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温室4种害虫致死效果显著,其中G_1的致死率高达62%;G_3的致死率为50%;G_5的致死率最低,为34%。在寒地温室害虫的防治过程中,浓度在G_1到G_5之间的球孢白僵菌均可配制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温室病虫害,但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生物农药使用剂量等诸多因素,本实验得出浓度为G_3的球孢白僵菌菌悬液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菌悬液 LD50 致死率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诱导狭叶薰衣草多倍体形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美妮 杨佳利 +2 位作者 文斌 谷烨 缪天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24,共4页
为培育性状优良的薰衣草多倍体植株,利用正交法和单因素分析法,进行薰衣草多倍体优良性状筛选试验,探究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分子量、工作浓度和诱导时间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采用... 为培育性状优良的薰衣草多倍体植株,利用正交法和单因素分析法,进行薰衣草多倍体优良性状筛选试验,探究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分子量、工作浓度和诱导时间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秋水仙碱法联合PEG法进行薰衣草多倍体诱导,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多倍体植株,其中分子量为6 000Da的PEG在浓度为40%的条件下诱导25min时,获得的原生质体融合率较高,达到19.6%;薰衣草外植体在浓度为0.2%的秋水仙碱MS诱导培养基中处理48h诱变频率达60%。运用薰衣草多倍体诱导的试验方法,可快速实现薰衣草多倍体品种的选育,缩短育种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诱变率 融合率 多倍体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菌Sp-1的紫外线诱变研究
6
作者 刘维琦 常立莉 +2 位作者 张博 杨佳利 侯宪春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期1-2,10,共3页
对已经筛选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菌Sp-1进行紫外线诱变,提高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醚硫酸钠(SLES)的降解率。经过筛选后,选取10株Sp-1的突变菌株,测定Sp-1对SLES的降解率。10株突变菌株的降解率都比原始菌株较高,其中2号突变菌株... 对已经筛选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菌Sp-1进行紫外线诱变,提高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醚硫酸钠(SLES)的降解率。经过筛选后,选取10株Sp-1的突变菌株,测定Sp-1对SLES的降解率。10株突变菌株的降解率都比原始菌株较高,其中2号突变菌株的降解率为80%。通过对Sp-1紫外线诱变,选取的10株突变菌株对SLES的降解率普遍高于原始菌株,降解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菌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紫外线诱变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叶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7
作者 于奇峰 文斌 +2 位作者 杨佳利 李广宇 孙艳彬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1期12-14,共3页
探究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为薰衣草品种优化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以薰衣草幼嫩叶片为原材料,采用化学诱导方法诱导薰衣草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利用酶解法促使原生质体游离;结合染色排除法计算原生... 探究薰衣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的最适条件,为薰衣草品种优化和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以薰衣草幼嫩叶片为原材料,采用化学诱导方法诱导薰衣草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利用酶解法促使原生质体游离;结合染色排除法计算原生质体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当MS培养基中加入2,4-D(1.8mg/L)和6-BA(0.5mg/L)时,薰衣草的出愈率最高,可达88%;愈伤组织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含量分别为1.8%、0.5%的条件下,酶解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可达1.180×10~5个/g,原生质体活力最高,可达78.05%。本实验获得的高效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为后续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提供资料支持。建立了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稳定的获得了高产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薰衣草 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俊 杨佳利 +1 位作者 张跃华 岳丽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3期6-8,共3页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资源现状及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白腐真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进行采集、鉴定。[结果]获得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资源现状及分布情况,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白腐真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进行采集、鉴定。[结果]获得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标本306份,初步鉴定出67种,分属于14科,其中多孔菌科、韧革菌科、侧耳科和球盖菇科为优势科。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多分布于阔叶林,其次是混交林和针叶林,而发生于草地和灌丛的白腐真菌相对较少。[结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真菌多样性 优势科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高寒地区果树腐烂病病原菌分离、检测与抑制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雪 于菁妮 +2 位作者 马现成 兰莹 张跃华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为明确东北高寒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致病力及酚类物质对其抑制效果。以黑龙江省红兴隆管局五九七农场林果业基地为实验样地,从患病果树腐烂病病斑处分离菌株,进行病原菌致病力检测,并以丁香酚及愈创木酚为抑制剂,探究其对病原菌的... 为明确东北高寒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致病力及酚类物质对其抑制效果。以黑龙江省红兴隆管局五九七农场林果业基地为实验样地,从患病果树腐烂病病斑处分离菌株,进行病原菌致病力检测,并以丁香酚及愈创木酚为抑制剂,探究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共分离出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4种,分别记为FA、FB、FC、FD,对4种病原菌进行致病力检测实验,结果显示:FC病斑直径最大可达2.56 cm,致病率为76.67%;FA病斑直径最小为1.27 cm,致病力仅为43.33%;由此可知,FC的致病力最高,FA的致病力最低。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当抑制剂愈创木酚的浓度达到5.5%时,可对4种病原菌进行全面抑制,而丁香酚浓度达到2.0%时就可达到同样效果,因此,丁香酚、愈创木酚作为抑制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丁香酚的抑制效果优于愈创木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果树腐烂病 病原菌 致病力 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双歧杆菌ATCC15703 Ⅰ型Sec途径分泌蛋白的预测和功能分析
10
作者 朱德全 周金影 +1 位作者 张跃华 张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36-138,143,共4页
[目的]对青春双歧杆菌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和功能分析,为分析该菌胞外蛋白的分泌机制和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青春双歧杆菌代表菌株ATCC15703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Signal P 4.0和TMHMM 2.0软件分析该菌株的Ⅰ型Sec途径分泌蛋... [目的]对青春双歧杆菌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和功能分析,为分析该菌胞外蛋白的分泌机制和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青春双歧杆菌代表菌株ATCC15703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Signal P 4.0和TMHMM 2.0软件分析该菌株的Ⅰ型Sec途径分泌蛋白,同时采用COG功能数据库(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对预测的这类分泌蛋白进行功能分析。[结果]青春双歧杆菌ATCC15703的1 648个蛋白中有91个被Ⅰ型(Spase Ⅰ)信号肽酶识别的Ⅰ型Sec途径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信号肽长度最大的有54个氨基酸,最小的有11个氨基酸。Ⅰ型Sec途径分泌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分泌蛋白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转运,氨基酸代谢与转运,复制、重组和修复,以及无机离子代谢和转运。[结论]青春双歧杆菌Ⅰ型Sec途径分泌蛋白的预测和功能分析为了解该菌胞外蛋白的分泌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基因组 分泌蛋白 Sec分泌途径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AD011暴露外表面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分析
11
作者 朱德全 王茗悦 +2 位作者 栗金柳 张跃华 张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9-120,149,共3页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AD011暴露外表面蛋白的种类和功能,有助于了解该菌株的各项生理功能以及为探讨该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动物双歧杆菌AD011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Inmembrane方法和COG功能数据库对预... [目的]分析动物双歧杆菌AD011暴露外表面蛋白的种类和功能,有助于了解该菌株的各项生理功能以及为探讨该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动物双歧杆菌AD011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Inmembrane方法和COG功能数据库对预测的外表面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结果]AD011菌体暴露外表面蛋白数目为193个,包括11个细胞壁蛋白、20个脂蛋白、暴露外表面的膜蛋白140个、22个细胞外蛋白。AD011外表面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93个外表面蛋白中,含有较大比例的蛋白没有功能注释(78个),115个蛋白具有COG功能注释。在有功能注释的蛋白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氨基酸转运与代谢(16个),无机离子转运与代谢(14个),细胞壁、细胞膜生物合成(13个),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10个),防御机制(10个)等有关蛋白。[结论]AD011菌体外表面蛋白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细胞壁、细胞膜生物合成,防御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 基因组 外表面蛋白 种类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β-BS01诱变株对东北温室常见真菌病害的抑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相玉 胡贸英 +2 位作者 吴云飞 李岚 任国莉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效价测定法通过枯草芽孢杆菌β-BS01诱变和筛选实验,探究枯草芽孢杆菌β-BS01及其诱变株对东北温室常见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采用培养基优化和紫外线诱变两种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β-BS01进行突变,运用随机筛选法挑选出对东北温室常... 利用效价测定法通过枯草芽孢杆菌β-BS01诱变和筛选实验,探究枯草芽孢杆菌β-BS01及其诱变株对东北温室常见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采用培养基优化和紫外线诱变两种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β-BS01进行突变,运用随机筛选法挑选出对东北温室常见真菌病原菌抑制性增强的突变株并传代10次验证突变株的遗传稳定。获得了1株抑制东北温室常见真菌病害能力增强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UBS-A29,其效价提高到34 AU/m L,提升了约1.7倍。经过处理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加强了对真菌病害的抑制能力,具有控制和削弱温室真菌病害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制作用 东北温室 紫外线诱变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AD011表面脂蛋白的全基因组预测和功能分析
13
作者 栗金柳 王茗悦 +6 位作者 朱德全 高峰 于陆雪子 周金影 郝莹莹 张宛麟 周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动物双歧杆菌AD011定位于细胞膜的表面脂蛋白,为后续研究该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Signal P 4.0和Lipo P软件对动物双歧杆菌AD011全基因组编码蛋白中表面脂蛋白和信号肽进行预测...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动物双歧杆菌AD011定位于细胞膜的表面脂蛋白,为后续研究该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Signal P 4.0和Lipo P软件对动物双歧杆菌AD011全基因组编码蛋白中表面脂蛋白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同时采用COG功能数据库对预测的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结果]对动物双歧杆菌AD011基因组1 518个蛋白的表面脂蛋白预测,结果表明,19个蛋白具有脂蛋白信号肽。功能分析显示,该菌株19个脂蛋白中有3个蛋白没有功能注释,16个蛋白有功能注释,其中10个蛋白参与氨基酸代谢与转运、3个蛋白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转运,3个蛋白参与无机盐离子代谢与转运。[结论]动物双歧杆菌AD011表面脂蛋白参与的功能主要与营养物质的转运和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 基因组 脂蛋白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评价
14
作者 张胜男 兰莹 +2 位作者 周清波 李春丰 任国莉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9期85-88,共4页
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维管植物资源进行调研,意在分析维管植物的生态分布,合理开发和利用维管植物资源。调研过程中采用样方法及路线调查法,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组成、分布以及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调... 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维管植物资源进行调研,意在分析维管植物的生态分布,合理开发和利用维管植物资源。调研过程中采用样方法及路线调查法,对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维管植物组成、分布以及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调查共发现维管植物87种,分属于40科76属,其中优势植物占调查植物总数的38.4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其用途涉及到绿化、药用等4方面,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有的维管植物资源应被合理开发利用,以维持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资源分布 价值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白腐真菌资源调查及应用探究
15
作者 徐月 王雪 +2 位作者 兰莹 岳丽红 任国莉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9期23-25,41,共4页
为探明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真菌中白腐真菌的资源分布及应用前景,根据山体高度不同设立不同采集点,共采集标本160余份。经初步鉴定后得到白腐真菌有19科39属62种,其中药用型真菌数量最多,居占54%,其次是食用型真菌和毒菌,各占23%和9.... 为探明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真菌中白腐真菌的资源分布及应用前景,根据山体高度不同设立不同采集点,共采集标本160余份。经初步鉴定后得到白腐真菌有19科39属62种,其中药用型真菌数量最多,居占54%,其次是食用型真菌和毒菌,各占23%和9.7%,总体表明该地区真菌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应合理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资源调查 应用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