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及其表型数据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陈学军 程志芳 +2 位作者 陈劲枫 娄群峰 耿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2-670,共9页
用RAPDI、SSR分子标记及28个表型性状数据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的13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0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73%;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8条,多... 用RAPDI、SSR分子标记及28个表型性状数据对辣椒属5个栽培种的13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0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73%;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8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9.79%.与RAPD相比,ISSR标记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I)、遗传离散度(Ht)和遗传分化系数(Gst)等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较大,多态性位点比例在亲缘关系较近的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种内较高,说明ISSR有更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并且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RAPDI、SSR的聚类与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都能将C.annuum与其它栽培种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RAPD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缘杂交的黄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2
作者 陈劲枫 钱春桃 +1 位作者 娄群峰 庄飞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73-76,共4页
未来作物改良的最大希望在于有用外源基因的导入,远缘杂交是导入外源有用基因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笔者近年来在甜瓜属(Cucumis)种间杂交所取得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甜瓜属种间杂交双二倍体、异源三倍体、单体异附加系和异源易位系的... 未来作物改良的最大希望在于有用外源基因的导入,远缘杂交是导入外源有用基因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笔者近年来在甜瓜属(Cucumis)种间杂交所取得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甜瓜属种间杂交双二倍体、异源三倍体、单体异附加系和异源易位系的合成、鉴定和定性研究,以及对外源有用基因,包括抗病、抗逆性的转导利用情况,并展望了这些特异种质资源在甜瓜属作物的遗传和品种改良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染色体 渐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丝瓜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苏小俊 徐海 +5 位作者 高军 郑子松 宋波 陈龙正 袁希汉 陈劲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2-1118,共7页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20-4组合果柄长的遗...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20-4组合果柄长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49%、70.53%和82.07%,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50%、29.47%和17.92%;果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85%、84.55%和81.68%,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15%、15.44%和18.32%;果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73.06%和73.8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62%、26.94%和26.13%;果形指数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62.80%和78.89%,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76%、37.19%和21.11%;单果质量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70.71%、85.35%和89.64%,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9.29%、14.64%和10.36%。果柄长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小,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基因型选择法),宜在分离晚世代进行选择;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宜采取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可在分离早世代进行选择;且宜对5个果实性状进行综合选择。5个果实性状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均较高,故在育种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遗传 果实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优异纤维品系的铃重和衣分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英文) 被引量:20
4
作者 袁有禄 张天真 +2 位作者 郭旺珍 潘家驹 R J Kohel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利用 5个具有不同纤维品质性状的品种 (系 )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 2 0个 ,通过亲本和 F1 的 2年随机区组试验发现产量性状的铃重和衣分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小 ,不存在母体效应 ,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 ,分别占表型方差的 5 1.2 %和 6 5 .4 ... 利用 5个具有不同纤维品质性状的品种 (系 )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 2 0个 ,通过亲本和 F1 的 2年随机区组试验发现产量性状的铃重和衣分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小 ,不存在母体效应 ,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 ,分别占表型方差的 5 1.2 %和 6 5 .4 % ;显性遗传效应所占的比率也较高 ,分别为 32 .6 %和 16 .8%。铃重和衣分的群体平均优势较大 ,分别为 13.3%和 3.5 % ,达到了极显著 ;铃重的超亲优势为 2 .0 % ,不显著 ;衣分为显著的负值 (- 2 .1% )。遗传分析与杂种优势结果一致。具体表现在产量性状上 ,亲本相当配制的组合杂合显性较高 ,其超亲优势正向显著 ,而极值亲本 (差异较大 )所配组合没有超过高亲的。这表明亲本差异小、亲源关系较近的亲本中仍然存在足够的遗传变异或某种机制以创造变异使育种取得更大的进展。相关分析表明了仍然存在严重的品质与产量的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铃重 衣分 杂种优势 遗传分析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倍性黄瓜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晓青 陈劲枫 +3 位作者 雷春 陈龙正 钱春桃 刁卫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65-2269,共5页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绿4号’的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结果表明:(1)从35对引物扩增获得2188条60~500bp的条带,多态性位点仅...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绿4号’的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结果表明:(1)从35对引物扩增获得2188条60~500bp的条带,多态性位点仅有20个,占0.92%,其中22对引物组合扩增的不同倍性材料的AFLP指纹没有明显差异;(2)在多态性位点表现中,以二倍体的条带存在,单倍体和(或)四倍体的条带丢失为主,在四倍体中扩增出1条特异带;(3)与相应的二倍体相比,单倍体和四倍体有特异片段的消失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不同倍性 AFLP分析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含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婷婷 王建军 +3 位作者 王立 陈暄 侯喜林 李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3-1739,共7页
以高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乌塌菜和低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二青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 以高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乌塌菜和低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二青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中2011年结果中,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3.15,在B1、B2、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4.38%、38.58%和18.69%,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4.69%、36.92%和40.70%;2013年结果中,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6.04,在B1、B2、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88%、6.41%和45.0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9.67%、16.57%和16.91%。可见,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在不结球白菜高维生素C含量品种选育过程中,要注重环境影响,并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性状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维生素C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病毒病分级标准和种质抗性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苏小俊 袁希汉 +2 位作者 高军 徐海 陈劲枫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丝瓜病毒病的发病率、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研究,根据抗病等级,对112份丝瓜种质材料的抗性状况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筛选,并探讨了丝瓜种质病毒病抗性与丝瓜熟性、原产地、果形、植株长势及叶色的关系。结果表明:8份材料表现免疫、4... 通过对丝瓜病毒病的发病率、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研究,根据抗病等级,对112份丝瓜种质材料的抗性状况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筛选,并探讨了丝瓜种质病毒病抗性与丝瓜熟性、原产地、果形、植株长势及叶色的关系。结果表明:8份材料表现免疫、49份材料表现高抗、34份材料表现抗病、17份材料表现耐病、4份材料表现感病,大部分材料(91份)对病毒病的抗性在抗病级别以上。早、中熟的品种整体抗病性稍好,晚熟品种稍差;表现免疫的品种均分布在长江流域;品种的果形和叶色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不明显;植株的长势与病毒病抗性强弱有关,往往长势旺的品种病毒病抗性也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病毒病 病情指数 抗病等级 种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俭草杂种F_1抗寒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鹏良 徐洋 +4 位作者 吕智鹏 王海燕 覃子海 刘建秀 王秀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本研究选用抗寒性存在差异的假俭草品种E142和E02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了杂种F1群体;利用电解质渗透法对F1群体及其亲本进行抗寒性鉴定,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假俭草抗寒性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杂种F1群体不... 本研究选用抗寒性存在差异的假俭草品种E142和E022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了杂种F1群体;利用电解质渗透法对F1群体及其亲本进行抗寒性鉴定,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假俭草抗寒性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杂种F1群体不同单株间的抗寒变异较大,变异范围为-9.63^-1.45℃,变异系数为-29.27%。2)F1群体的抗寒性呈连续的混合正态分布,符合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3)假俭草的抗寒性状最适遗传模型为B-1,即抗寒性状受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控制,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1.28%。本研究明确了假俭草抗寒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假俭草抗寒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假俭草抗寒育种创造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抗寒性 F1群体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株高遗传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学军 陈劲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42-1345,共4页
以辣椒矮秆自交系B9431(P1)和高秆自交系吉林长椒(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株高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株高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 以辣椒矮秆自交系B9431(P1)和高秆自交系吉林长椒(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株高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株高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高秆对矮秆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代株高的势能比值为0.39,显性程度为0.91.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0.35%、17.20%和35.2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8%、19.75%和0;主基因效应表现为负向加性效应,其值为-6.43,显性效应为0;多基因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8.89和9.77.研究还表明,主基因与多基因间的基因效应存在一定差异,主基因加性效应值相当于多基因加性效应值的72.33%,主基因无显性效应,显性效应是由多基因控制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株高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及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文瑞 陈晨 +3 位作者 王红铃 张欣 王显生 麻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联合分析J280082(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巴马九月黄(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2个组合的P1、P2、F1和F2四个群体,研究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规律,进而应用t测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联合分析J280082(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巴马九月黄(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2个组合的P1、P2、F1和F2四个群体,研究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规律,进而应用t测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并筛选与籽粒大小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大豆籽粒大小遗传都符合E-1模型,即籽粒大小性状均受两对主基因控制,并且有多基因效应,主基因效应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2组合主基因遗传率都较大,分别为74.3%、42.6%,多基因遗传率较小,分别为5.1%、14.4%。在J280082×海系13中有17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在巴马九月黄×海系13群体中有12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其中satt070(B 2连锁群)、satt546(D 1b连锁群)、satt302(H连锁群)、satt337(K连锁群)、satt373(L连锁群)、satt237(N连锁群)在两个群体中都表现出与大豆籽粒大小相关;satt302、satt070在两个群体中都有着较高的对籽粒大小性状变异的解释率(>8%),可用于对大豆籽粒大小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籽粒大小 遗传分析SSR标记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翠萍 袁建玉 +3 位作者 龚义勤 杨金兰 汪隆植 柳李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 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 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酯酶 过氧化物酶 Α-淀粉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棉花海陆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剖析光合色素含量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鹏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7-953,共7页
光合作用是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而光合色素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海陆棉种间连续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对棉花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QTL定位研究。通过软件QTLIciMapping3.0,检测... 光合作用是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而光合色素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海陆棉种间连续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对棉花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QTL定位研究。通过软件QTLIciMapping3.0,检测到LOD>3.0的影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叶绿素总含量等5个性状的44个QTL,其中15个在2年中都被检测到。44个QTL主要分布在A1(chr.1)、A8(chr.8)、A9(chr.9)、A11(chr.11)、A13(chr.13)、D1(chr.15)、D3(chr.17)、D5(chr.19)、D6(chr.25)、D7(chr.16)、D8(chr.24)、D9(chr.23)、D10(chr.20)、D11(chr.21)和D12(chr.26)等15条染色体上,可解释1.25%~5.59%的表型变异。发现SSR标记NAU3714(chr.D1)的染色体区段上存在提高叶绿素a和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4个性状的QTL,结合修饰回交育种技术开展棉花的高光效育种可能带来棉花产量育种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海岛棉 光合色素含量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3的抗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珊宇 王大刚 +5 位作者 郑桂杰 马莹 杨中路 曹栋栋 黄玉韬 智海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大豆花叶病毒(SMV,soybean mosaic virus)病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的大豆主要病害之一。SMV株系SC13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广泛分布的株系之一。为拓宽大豆对SMV的抗病种质,研究了中国大豆核心种质材料野生大豆ZYD03715对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毒(SMV,soybean mosaic virus)病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产区的大豆主要病害之一。SMV株系SC13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广泛分布的株系之一。为拓宽大豆对SMV的抗病种质,研究了中国大豆核心种质材料野生大豆ZYD03715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3的抗性遗传方式,确定与栽培大豆抗源对同一株系的抗性位点间的等位性关系,并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抗源ZYD03715对SMV株系SC13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广谱抗源科丰1号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且两个抗源携带的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采用分离群体组群分析发现,野生大豆ZYD03715对SC13的抗性位点(r^ySC13)位于大豆14号染色体(B2连锁群)上,处于2个SSR标记Satt416和Satt083一侧,与其距离分别为4.1 cM和0.9 cM。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的F2群体,将科丰1号所携带的抗性基因(R^k SC13)定位在大豆2号染色体(D1b连锁群)上的Satt558和Sat_254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7 cM和16.1 cM。以往发现大豆对SMV不同株系的抗性都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在野生大豆中鉴定出隐性抗病基因,并标记定位了该隐性抗病基因,它将为大豆抗病性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 隐性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种子蛋白SDS-PAGE技术进行抗热萝卜种质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长志 赖德强 +2 位作者 吴斌 张彦玉 柳李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5,共5页
运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技术,对32份抗热萝卜材料种子蛋白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共检测出41条蛋白谱带,多态性谱带25条(61%);每份材料可检测出28~39条谱带,所有材料蛋白谱带均有差异,可进行品种鉴别;供试材料蛋白谱带相似系数... 运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技术,对32份抗热萝卜材料种子蛋白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共检测出41条蛋白谱带,多态性谱带25条(61%);每份材料可检测出28~39条谱带,所有材料蛋白谱带均有差异,可进行品种鉴别;供试材料蛋白谱带相似系数为0.64~0.98,平均为0.79;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76处所有种质材料可分为白皮与红皮两大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种子蛋白谱带的聚类结果与肉质根皮色有较高的相关性,抗热萝卜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种子蛋白 SDS-PAGE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丁香酮及共培养pH对黄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宁宇 李蕾 +2 位作者 苗永美 李季 陈劲枫 《中国瓜菜》 CAS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乙酰丁香酮(AS)的添加方式、浓度及共培养pH对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侵染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AS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抗性芽诱导率,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共培养基的pH对黄瓜... 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乙酰丁香酮(AS)的添加方式、浓度及共培养pH对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侵染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AS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抗性芽诱导率,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共培养基的pH对黄瓜抗性芽诱导率也有影响,其中在pH 5.2的共培养基上黄瓜转化率最高。研究结果优化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提高了黄瓜转化效率,为推动黄瓜转基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遗传转化 乙酰丁香酮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政 薄凯亮 +2 位作者 冀刚 钱春桃 陈劲枫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6期11-13,共3页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一个黄瓜变种。以其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通过测定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分析...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一个黄瓜变种。以其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通过测定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分析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均为连续变异,而且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RIL群体与亲本进行叶绿素含量分析比较,选出了6个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优于亲本的株系,为进一步研究黄瓜耐弱光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黄瓜 叶绿素 重组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C自交一代家系的粳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志兵 环晶 洪德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688-693,共6页
运用3倍体的遗传模型对粳稻丙8979和C堡为亲本产生的TTC自交一代家系稻米品质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米率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糙米率、精米率、精米粒长、精米粒宽、长宽比、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8个品质性状存... 运用3倍体的遗传模型对粳稻丙8979和C堡为亲本产生的TTC自交一代家系稻米品质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米率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糙米率、精米率、精米粒长、精米粒宽、长宽比、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8个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垩白大小性状未检测到显著的上位性,其遗传变异主要由加性、显性效应所引起,且加性变异分量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TTC自交一代家系 品质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工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舒英杰 时侠清 +1 位作者 王显生 麻浩 《中国种业》 2011年第3期5-7,共3页
种子工程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种子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种子工程对我国作物种质的改良创新、优良品种的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和种子质量的提高,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种子市场的监管以及我国现代种子企业竞... 种子工程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种子工程的实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种子工程对我国作物种质的改良创新、优良品种的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和种子质量的提高,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种子市场的监管以及我国现代种子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工程 实施 发展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莉莉 朱拼玉 +1 位作者 李季 陈劲枫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共8页
黄瓜和甜瓜均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作物,作为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我国黄瓜和甜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不断培育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常规育种存在转育效率低、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多年... 黄瓜和甜瓜均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作物,作为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我国黄瓜和甜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不断培育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常规育种存在转育效率低、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多年来瓜类育种家们一直致力于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育种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随着黄瓜和甜瓜在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克隆为基因工程育种带来了机遇,也促使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就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甜瓜 基因工程 分子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种质11S球蛋白A5A4B3和A3B4亚基缺失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众悦 王红玲 +1 位作者 刘春 麻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存在着丰富的主要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它们是大豆品质改良和育种重要的种质基础,因而研究其变异发生的机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以7个A5A4B3亚基缺失体、2个A3B4亚基缺失体和正常品种为材料,在采用SDS-PAGE验证亚...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存在着丰富的主要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它们是大豆品质改良和育种重要的种质基础,因而研究其变异发生的机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以7个A5A4B3亚基缺失体、2个A3B4亚基缺失体和正常品种为材料,在采用SDS-PAGE验证亚基缺失表现稳定的前提下,克隆得到缺失亚基所对应的基因序列和cDNA序列,然后通过与NCBI上已公布的正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7个材料编码A5A4B3亚基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的起始密码子都由ATG突变成了ATA,形成一个严重错误的翻译阅读框,引起缺失;2个材料编码A3B4亚基的DNA序列并无明显差异,但cDNA序列的终止密码子都由TAA突变成了CAA,可能会导致翻译出来的亚基前体额外多出17个氨基酸的尾巴,引起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A5A4B3亚基 A3B4亚基 亚基缺失 密码子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