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林广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基金
农业部超级稻研究计划(Q2 0 0 0 2 5 )
文摘
该文阐述了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水稻抽穗期的多样性是由于感光性与基本营养生长特性的多样组合形成的 ,其复杂的遗传表现是由多个感光基因及其修饰基因、基本营养生长性基因及其修饰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概述了水稻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及QTL定位的现状 ,讨论了水稻抽穗期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遗传学
基因定位
QTL定位
Keywords
rice
heading date
genetics
gene location
QTL location
分类号
S5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将荆州黑麦种质导入栽培小麦的研究(Ⅰ)
被引量:6
2
作者
亓增军
庄丽芳
刘大钧
陈佩度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98-01)
文摘
为挖掘和利用荆州黑麦中的抗性基因 ,选用感病对照品种辉县红小麦与荆州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 :辉县红与荆州黑麦有较好的可交配性 ,杂交结实率为 6 3 5 % ;染色体配对分析表明杂种F1平均交叉结数为 1 92 ,其染色体构型为 2 4 42Ⅰ + 1 6 1+ 0 11○Ⅱ + 0 0 5Ⅲ ;C 分带和FISH (荧光原位亲交 )分析表明 ,87 7%的二价体和三价体发生在小麦种内 ,10 8%发生在小麦与黑麦之间 ,而仅有 1 5 %发生在黑麦染色体之间 ;杂种F1在开放授粉条件下结实率为 0 3粒 /穗 ;杂种F2 种子根尖染色体数变幅为 42~ 5 1条 ,其中黑麦染色体变幅为 4~ 9条。通过秋水仙碱加倍获得了两类辉县红 荆州黑麦双二倍体荆辉 1号和荆辉 2号 ,其染色体数均为 2n =5 4,含 7对黑麦染色体 ,但荆辉 1号的 1R染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两种双二倍体均能自交结实 ,并高抗小麦白粉病。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荆州黑麦
种质
杂交
育种
Keywords
wheat
Jingzhouheimai
crossability
chromosome pairing
amphiploid
C-banding
FISH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严进明
张荣铣
焦德茂
陈炳松
张红生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基金
国家 973光合项目中"杂种稻高光效生理育种途径"课题!资助 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部分内容
文摘
利用 14 C-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重穗型杂种稻的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 优 16 2、特优 12 4等新近育成的 3个重穗型杂种稻品种光合能力强且光合功能的高值持续期长 ,具备有超高产的潜力。同时 ,两优培九和 优 16 2有较强的耐光抑制能力 ,特优 12 4有一定的耐低光强的能力。但与对照品种汕优 6 3相比较 ,这三个重穗型杂种稻品种光合产物的运转效率差 ,光合稳定性不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现有重穗型杂种稻同化物的运转效率和对外界变化光强的光合适应能力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能的生理途径。
关键词
重穗型杂种稻
光合能力
光合产物运转
超高产育种
Keywords
Heavy ear hybrid rice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Transportation of assimilate
Super high yield breed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水稻谷蛋白的一个新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牛洪斌
覃怀德
王益华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21A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4)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技术招标项目(BG2004303
BG2006301)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
文摘
与其他禾本科作物以醇溶蛋白为主不同,水稻种子含有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种主要蛋白质贮藏形式。其中,谷蛋白约占胚乳蛋白总量的70%-80%。水稻谷蛋白是由多基因家族编码合成的,到目前为止至少已克隆获得了9个全长cDNA,根据这些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将谷蛋白分为A、B两个亚家族。B亚族谷蛋白成员富含赖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与稻米的营养品质直接相关,因此挖掘、利用B亚族基因成员对于改良稻米蛋白品质性状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以32P标记的谷蛋白基因GluB-2cDNA片段为探针筛选水稻胚乳cDNA文库获得1个新的水稻谷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共1588 bp,含有1个由4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56 kD。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知谷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间序列相似性介于57.8%-97.8%之间,并与B亚族谷蛋白基因的同源性更高,因此命名为GluB-7(GenBank注册号AY987390)。Northern杂交显示,GluB-7具有高度的胚乳表达特性。
关键词
水稻
谷蛋白
基因克隆
Keywords
Rice
Glutelin
Gene clon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棉花半配生殖品系vSg诱导单倍体的早期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军
易成新
郭旺珍
张天真
机构
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80 0 89
3 983 0 2 40 )
文摘
海岛棉半配生殖品系 v Sg( virescentlymarked semigamy line)能够高频率产生单倍体。利用 v Sg作母本可以有效地诱导产生单倍体。而在 v Sg与目标组合的杂交后代群体植株的发育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个体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叶表皮单位面积中的气孔数目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早期、快速鉴定 v
关键词
品系
vSg诱导
棉花
半配生殖
单倍体
早期鉴定
Keywords
cotton
vSg
haploids
early stag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体类型的加工特性研究
6
作者
麻浩
盖钧镒
张国正
官春云
丁安林
机构
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 育种与栽培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0-294,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
"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在干磨和湿磨条件下 ,研究各种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控制豆腥味的效果 ,结果表明不同缺失体类型控制豆腥味的效果受到加工条件的影响。缺失一种或任意两种脂肪氧合酶的大豆材料并不能获得最佳控制豆腥味的效果 ,全缺类型才能获得最佳控制豆腥味效果。各缺失类型干磨的 TBA值都明显高于相应材料浸泡后 (浸泡 7h和 14h)湿磨的 TBA值。脂质自动氧化是全缺类型仍具有少量豆腥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大豆
种子
脂肪氧合酶
缺失体
加工特性
Keywords
Glycine max(L.)Merrill
Lipoxygenase null mutan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