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2.0理念下的实验室新型沟通机制
1
作者 周琼 熊兴耀 +2 位作者 邬克彬 柳蓉 廖晓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6-228,245,共4页
建构高效的实验室沟通机制是提高实验室服务效率的重要环节,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增加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关键。从实验室的现行沟通机制的阈限分析出发,介绍新型的Web 2.0技术,运用Web 2.... 建构高效的实验室沟通机制是提高实验室服务效率的重要环节,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增加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关键。从实验室的现行沟通机制的阈限分析出发,介绍新型的Web 2.0技术,运用Web 2.0技术中强大的交互能力——即时沟通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实现在新技术下的实验室新型沟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机制 WEB 2.0 服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脆片真空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志雅 李清明 +2 位作者 苏小军 张丽茹 李文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84-387,共4页
对真空油炸、变温压差膨化、真空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四种果蔬脆片真空加工技术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比了这几种果蔬真空加工方法的优劣,并指出目前果蔬脆片加工产业整体上的缺陷和不足。基于此,对未来... 对真空油炸、变温压差膨化、真空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四种果蔬脆片真空加工技术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比了这几种果蔬真空加工方法的优劣,并指出目前果蔬脆片加工产业整体上的缺陷和不足。基于此,对未来果蔬脆片加工产业突破的研究切入点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脆片 真空油炸 变温压差膨化 真空微波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甘蓝型油菜油酸脱氢酶(FAD2)假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钢 张振乾 +2 位作者 邬贤梦 谭太龙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1,共7页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为材料,采用PCR方法克隆并分析了56个FAD2基因克隆和47个FAD2基因cDNA克隆,从中发现6个新的FAD2拷贝。它们与公布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AY577313)具有87.0%以上的同源性,没有内含子,在开放阅读框中存在1~12个终止密...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为材料,采用PCR方法克隆并分析了56个FAD2基因克隆和47个FAD2基因cDNA克隆,从中发现6个新的FAD2拷贝。它们与公布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AY577313)具有87.0%以上的同源性,没有内含子,在开放阅读框中存在1~12个终止密码子,其中有2个拷贝具有转录功能。将这6个FAD2拷贝在酿酒酵母中进行体内表达实验,通过气相色谱检测脂肪酸组成证明其不具备油酸脱氢酶功能,与对照相比,也没有改变酵母体内脂肪酸组成。由此推测这6个FAD2拷贝为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酸脱氢酶 FAD2 基因表达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屈菜红碱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彦彦 邵继海 +2 位作者 刘德明 李锦龙 陈峻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为了阐明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研究了白屈菜红碱胁迫下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 NIES-843生长、细胞色素含量及叶绿素光诱导荧光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当白屈菜红碱浓度... 为了阐明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研究了白屈菜红碱胁迫下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 NIES-843生长、细胞色素含量及叶绿素光诱导荧光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当白屈菜红碱浓度≥10μg/L时,M.aeruginosa NIES-843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白屈菜红碱对M.aeruginosa NIES-843生长50%抑制浓度(EC50)为(30.62±1.32)μg/L。当白屈菜红碱浓度为160μg/L时,M.aeruginosa NIES-843单位细胞内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Chl.a光诱导荧光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胁迫下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及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RC)均受到显著抑制。光合系统Ⅱ(PSⅡ)能量分配比率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能显著抑制光合系统反应中心电子供体侧电子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红碱 铜绿微囊藻 细胞色素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AF-1固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3 位作者 谭兴和 李清明 罗时 易锦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培养基豆粕粉、麸皮含量和温度3个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3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培养基豆粕粉含量、麸皮添加量和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11.46%、17.41 g和26.26℃.优化后的酶活力(204 U/mL)比初始酶活力(42 U/mL)提高了3.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霉AF-1 固态发酵 生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量对红薯酒糟沼气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美群 熊兴耀 +5 位作者 谭兴和 邓洁红 周红丽 彭丹 唐艳红 张艳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研究不同接种量对红薯酒糟中温厌氧发酵的影响,探求红薯酒糟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在45℃时,比较4种不同接种量对红薯酒糟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率、pH值、氨基态氮(NH4+-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甲烷百分含量及TS、CODcr的去除... 研究不同接种量对红薯酒糟中温厌氧发酵的影响,探求红薯酒糟厌氧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在45℃时,比较4种不同接种量对红薯酒糟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率、pH值、氨基态氮(NH4+-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甲烷百分含量及TS、CODcr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微生物的积累周期减短,有利于产气高峰提前,缩短产气周期;同时能提高发酵系统酸碱的缓冲能力。其中,50%接种量的总产气率、甲烷平均百分含量及TS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为124.14%、66.37%、35.77%、47.90%;pH值都在正常发酵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接种量 沼气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生物碱对猪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杰 伍树松 +2 位作者 熊兴耀 苏丁丁 贺建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32-163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1)增殖的影响。IPEC-1预培养24 h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4、2、1、0.5、0.25、0.1、0.05、0.025、0.012 5、0.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1)增殖的影响。IPEC-1预培养24 h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4、2、1、0.5、0.25、0.1、0.05、0.025、0.012 5、0.006 25 μg/mL的血根碱或白屈菜红碱;100、50、25、12.5、6.25、3.125、1.562 5 μg/mL的原阿片碱或别隐品碱,各组不同浓度梯度均设8个重复)的博落回生物碱继续培养12或24 h,4-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表明:0.25~4 μg/mL的血根碱、0.25~4 μg/mL的白屈菜红碱、100 μg/mL的原阿片碱或100 μg/mL的别隐品碱对IPEC-1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由此可见,博落回生物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IPEC-1的增殖。这说明博落回生物碱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可能是通过促进小肠细胞增殖分化更新,从而增强小肠消化、吸收、免疫屏障和应激反应等功能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生物碱 IPEC-1 MTT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唐艳红 熊兴耀 +4 位作者 谭兴和 李清明 张涛 张艳艳 李美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共4页
介绍了共沸精馏法、萃取精馏法、膜分离法和吸附法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评价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燃料酒精在国内外发展进程,分析了燃料酒精快速发展的原因,介绍了目前燃料酒精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无水乙醇 精馏法 膜分离法 分子筛法 生物质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淀粉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4 位作者 谭兴和 罗时 蔡柳 王丹 邹剑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4,33,共5页
以产生淀粉酶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F-0为出发菌株,先后经紫外(UV)、亚硝基胍(NTG)诱变,选育得到了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突变株,其所产马铃薯生淀粉酶的酶活力达43.8 U/mL,比原初酶活力19.3 U/mL提高了1.3倍。在此基础上,对该酶的部分... 以产生淀粉酶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F-0为出发菌株,先后经紫外(UV)、亚硝基胍(NTG)诱变,选育得到了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突变株,其所产马铃薯生淀粉酶的酶活力达43.8 U/mL,比原初酶活力19.3 U/mL提高了1.3倍。在此基础上,对该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60℃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4.0,在pH3.5~5.0范围内稳定;Mn2+,Fe2+,Zn2+,Mg2+,Ca2+,Ba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Cu2+,K+,Na+则抑制酶的活性;该酶以形成孔洞的方式由外向内作用于马铃薯淀粉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淀粉酶 诱变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湘漓 熊兴耀 +1 位作者 涂洪强 刘东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4,共3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椪柑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3.42%,32.18%,3.8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椪柑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3.42%,32.18%,3.8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为23.12%,4.93%;椪柑籽油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引发的TC和TG升高,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具有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籽油 血脂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 被引量:26
11
作者 范俊芳 熊兴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79,共4页
侗族民居在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复合而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语汇。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从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出发,通过对村寨空间的构成要素、... 侗族民居在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复合而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语汇。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从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出发,通过对村寨空间的构成要素、形态及涵义的分析,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侗寨的空间构成,以提炼侗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精华和价值,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民族建筑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侗族 村寨 空间层次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秋云 黄科 +2 位作者 刘明月 周倩 熊兴耀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桐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军 石国荣 +1 位作者 张湘元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测定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100μg珙桐叶水提物乙酸乙酯分部的还原能力与60μgV-C相当,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V-C的2倍,但清... 通过测定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100μg珙桐叶水提物乙酸乙酯分部的还原能力与60μgV-C相当,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V-C的2倍,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弱.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与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叶 还原能力 羟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芒草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怡乐 李清明 +3 位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王丽婷 王克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8-12,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I-TR)以及电镜扫描(SEM)对芒草60Coγ辐照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芒草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降解率在2000 kGy时分别达到53.28%和95.76%。微观结构...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I-TR)以及电镜扫描(SEM)对芒草60Coγ辐照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芒草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降解率在2000 kGy时分别达到53.28%和95.76%。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辐照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纤维素的结晶度逐渐变小,纤维变得不完整,纤维表面出现明显分层脱落现象,基本失去原有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草 60Coγ辐照 X射线衍射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化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兴耀 李晓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为了探讨细微化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利用DV-I BROOKFIELD旋转式黏度计对马铃薯淀粉糊进行了黏度测定,并对其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研磨作用能够明显地破坏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使其结晶度降低,无序化程度增加,... 为了探讨细微化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利用DV-I BROOKFIELD旋转式黏度计对马铃薯淀粉糊进行了黏度测定,并对其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研磨作用能够明显地破坏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使其结晶度降低,无序化程度增加,导致淀粉的表观黏度降低;细化马铃薯淀粉糊是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流变特性服从幂律指数模型,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其稠度系数减小,其流动指数不仅远大于马铃薯原淀粉的流动指数值,而且接近1,说明粒度细化效应可使马铃薯淀粉糊的特性偏近于牛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效应 马铃薯淀粉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氮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3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吴秋云 熊兴耀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 试验采用"3414"设计方案,分析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氮肥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间其动态变化呈现为苗期低,块茎形成期高,而在块茎成熟期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浓度的变化表现为地上部>块茎;块茎中氮的含量均在块茎形成期最高,块茎成熟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马铃薯 氮磷钾 吸收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2 位作者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53-55,59,共4页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曲线相关;K2O在0~25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而钾水平高于25 kg/667m2后,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趋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过DPS分析,得出在该冬闲田肥力水平下马铃薯的最佳N、P、K施肥组合为每667 m2纯N 18.00 kg,P2O5 5.77 kg,K2O 39 kg,可获得1 833.8 kg/667m2的理论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马铃薯 光合速率 肥料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发展木薯产业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勇 熊兴耀 +1 位作者 吴秋云 赵清音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35-38,共4页
简要介绍了木薯的起源、分布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综述了木薯的开发利用,并从湖南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发展机遇等方面分析了湖南发展木薯产业的可行性,最后对湖南发展木薯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木薯 能源作物 开发利用 湖南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化对马铃薯淀粉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文 熊兴耀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6,44,共4页
为了探讨粒径效应对马铃薯淀粉糊热学性能的影响,利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对马铃薯淀粉糊进行了黏度测定,利用DSC-7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了热学性能分析,并研究了其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讨论了细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对淀粉糊热学性能... 为了探讨粒径效应对马铃薯淀粉糊热学性能的影响,利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对马铃薯淀粉糊进行了黏度测定,利用DSC-7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了热学性能分析,并研究了其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讨论了细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对淀粉糊热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研磨作用能够明显地破坏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导致其结晶度降低,而无序化程度增加。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也随粉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糊化相变吸热峰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粒径 马铃薯淀粉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的Solophenyl Flavine荧光染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甜甜 周倩 +1 位作者 吴秋云 熊兴耀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4,共9页
在植物病害研究中,观察寄主植物被病原菌入侵的过程非常重要。Solophenyl Flavine 7GFE染料可附着于菌丝,在波长为330~380 nm的激发光下被激发出蓝色荧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本实验以Solophenyl Flavine 7GF... 在植物病害研究中,观察寄主植物被病原菌入侵的过程非常重要。Solophenyl Flavine 7GFE染料可附着于菌丝,在波长为330~380 nm的激发光下被激发出蓝色荧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本实验以Solophenyl Flavine 7GFE为染剂,对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用0.002%(M/V)Solophenyl Flavine 7GFE溶于0.1 mol/L Tris-HCl(p H 8.5)配制的染色液染色5 min的效果最佳;使用95%乙醇溶液替代0.15%三氯乙酸(W/V)酒精溶液∶氯仿(V/V)(4∶1)对寄主植物叶片脱色的方法操作简便、毒害较低;染色时省略了番红预染步骤。将改良的染色方法用于晚疫病菌入侵的马铃薯叶片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是一种改良的、快速有效、安全无毒的观察真菌菌丝入侵植物的荧光染色方法,也适用于观察其他真菌入侵寄主植物组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phenyl FLAVINE 7GFE 马铃薯 晚疫病菌 荧光染色 入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