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乡野生稻渗入系苗期抗旱遗传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
付学琴
贺浩华
罗向东
文飘
谢建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
|
水稻粒重生理特性及遗传分析研究进展 |
江卫平
黄良萍
陈慧珍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5 |
2
|
|
3
|
水稻矮杆突变体del1的生理特性及遗传分析 |
韩瑞才
周平龙
陈慧珍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吴自明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4
|
水稻大粒型材料lg1的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 |
汪欲鹏
欧阳鸿飞
王智权
江卫平
彭新红
韩瑞才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吴自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氮肥和孕穗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杨军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边建民
胡丽芳
贺浩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6
|
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 |
黄山
何虎
张卫星
王志刚
章秀福
廖西元
潘晓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4
|
|
7
|
抽穗期干旱复水对不同产量早稻品种结实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
陈小荣
刘灵燕
严崇虎
钟蕾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8
|
江西高天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缪建群
孙松
王志强
黄国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9
|
不同产量晚稻品种分蘖期动态密度稀化下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与生理机制 |
陈小荣
肖自京
孙嘉
钟蕾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0
|
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缪建群
王志强
马艳芹
杨文亭
杨滨娟
黄国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1
|
双季早稻氮素亏缺补偿效应的形成及其生理机制初探 |
汤国平
熊强强
钟蕾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浩华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2
|
多层组学在植物逆境及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熊强强
魏雪娇
施翔
方加海
陈小荣
贺浩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3
|
辐射诱变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tda的遗传与细胞学分析 |
胡丽芳
苏连水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陈小荣
欧阳林娟
边建民
贺浩华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4
|
南方不同“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王淑彬
王礼献
杨文亭
杨滨娟
周泉
黄国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5
|
淹水缓解直播早籼稻苗期低温冷害的生理特性研究 |
王文霞
陈丽明
王海霞
刘有清
吴自明
曾勇军
谭雪明
潘晓华
石庆华
曾研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6
|
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超级杂交早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邓艳
钟蕾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欧阳林娟
贺浩华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7
|
2010—2023年江西省审定晚稻品种及其性状分析 |
吴仪
谢云霄
王婧伊
吴志昆
侯志洁
蓝海林
刘声琦
蔡琳琳
杨鑫
阙正扬
周大虎
边建民
傅军如
贺浩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不同产量潜力杂交早稻品种的群体自动调节力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
陈小荣
孙嘉
肖自京
钟蕾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9
|
不同冬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
王淑彬
杨文亭
杨滨娟
王礼献
黄国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20
|
芸薹素内酯对稻草基质育秧水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 |
廖莎
谭雪明
李木英
胡凯
潘晓华
石庆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