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热板热阻性能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黎小辉 邓凯江 +1 位作者 罗达强 张瑞坤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其性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微型化与高性能化通常伴随着热流密度的急剧增加,给散热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其性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微型化与高性能化通常伴随着热流密度的急剧增加,给散热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无法被及时有效地导出,不仅会显著降低其工作效能,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设备损坏。所以,高效散热技术成为了电子产品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近年来,均热板散热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解决微型化电子产品高效散热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深入剖析了均热板散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详尽阐述其结构、工作原理及传热效能,构建全面框架体系。热阻性能作为衡量均热板散热效率的核心指标,其计算方法的解析对于实现高散热效率至关重要。为全面理解并提升均热板的热阻性能,系统阐述了影响热阻性能的两大因素:一是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吸液芯、外壳材料与工质,其中吸液芯类型与性能的研究是分析的重点;二是均热板工作时的外部环境条件,如热源特性、倾角、冷却条件等。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均热板的热阻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均热板的结构特性和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电子产品 散热技术 均热板 传热性能 热阻 吸液芯 工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制备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黎小辉 孙炜翔 +1 位作者 李晓沛 陈天来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636-642,共7页
阐述了镁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介绍了轧制复合、挤压复合和爆炸复合3种常用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列举了几种具体的镁铝金属层状复合板的组成成分,分析了界面特征及界面温度对镁铝复合板的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和... 阐述了镁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介绍了轧制复合、挤压复合和爆炸复合3种常用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列举了几种具体的镁铝金属层状复合板的组成成分,分析了界面特征及界面温度对镁铝复合板的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和性能变化规律,为镁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层状复合板 拉伸性能 制备工艺 界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念成 冯波 +5 位作者 冯晓伟 李达 陈天来 李国烽 黎小辉 郑开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61-269,共9页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利用先进复合技术,使两种及以上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复合形成冶金结合的层状复合材料。该材料可发挥不同金属的自身性能优势,实现复合材料的性能互补,同时因其形状可随环境温度改变而调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利用先进复合技术,使两种及以上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复合形成冶金结合的层状复合材料。该材料可发挥不同金属的自身性能优势,实现复合材料的性能互补,同时因其形状可随环境温度改变而调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随着电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热双金属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总结并展望该材料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前景意义重大。围绕电子电器领域的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综述了其制备原理、特性、组元构成、主要性能指标和制造技术。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复合技术将两种及以上的金属层交替叠加并紧密结合,由于不同金属各异的热膨胀系数,当通过环境传导或自我发热方式受到热力刺激时,整个材料发生弹性弯曲变形而发生形状变化。热双金属的组元构成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金属组元可以使其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常见的组元包括钢-铝、铜-铝等,高膨胀层一般为锰铜合金,低膨胀层一般为铁镍合金。通过合理设计不同金属的层厚比例和堆叠顺序,可以调控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和机械强度,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等,其中热膨胀系数决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形状变化程度,电导率影响了材料在电子电器中的导电性能,而机械强度则直接关系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制造技术是影响热双金属复合材料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制造技术包括爆炸复合、轧制复合和粉末冶金等。不同的制造技术会影响材料的结合程度、微观结构及性能稳定性,因此在选择制造技术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最后,对热双金属复合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 电子电器 热膨胀系数 电导率 机械强度 先进复合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兰姆波的热双金属残余应力表征
4
作者 黄永林 黄振峰 +3 位作者 毛汉领 李欣欣 王浩洋 陈天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3,共6页
该文研究了热双金属带材的兰姆波非线性效应与温度、应力的关系,建立了非线性超声检测系统,结合X线衍射(XRD)法确定应力值。将热双金属分别加热到100℃、200℃和310℃,保温1 h后空冷,对比不同温度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分析常态和热处理... 该文研究了热双金属带材的兰姆波非线性效应与温度、应力的关系,建立了非线性超声检测系统,结合X线衍射(XRD)法确定应力值。将热双金属分别加热到100℃、200℃和310℃,保温1 h后空冷,对比不同温度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分析常态和热处理降应力后热双金属的非线性系数和应力值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热双金属在常温和经100℃、200℃加热后的非线性系数基本不变,而经过310℃稳定化热处理降低应力后,非线性系数明显降低;验证了热双金属中兰姆波二阶、三阶非线性系数对应力值敏感且随应力增大而增大,其均可用于表征残余应力状态;根据应力值与非线性系数的关系得到拟合函数,并验证了通过拟合函数计算应力的可行性,这为使用非线性系数评估应力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双金属带材 热处理降应力 非线性兰姆波 残余应力 频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