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病历中时态数据的过滤运算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雄波 陈章 徐小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针对医疗应用系统的时态数据具有缓慢变化的特点,选用了M.A.Roth等学者提出的嵌套关系数据库模型设计了电子病历的时态数据库。进一步,在Delphi环境下深入讨论了电子病历中时态数据的瞬时过滤、期间过滤的设计原理及编程方法,从而简洁... 针对医疗应用系统的时态数据具有缓慢变化的特点,选用了M.A.Roth等学者提出的嵌套关系数据库模型设计了电子病历的时态数据库。进一步,在Delphi环境下深入讨论了电子病历中时态数据的瞬时过滤、期间过滤的设计原理及编程方法,从而简洁明了地展示了电子病历中时态数据在过去某个时刻或者某个时期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关系数据库模型 时态数据 时态过滤 电子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335-335,340,共2页
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系统组成,讨论了机器视觉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的应用状况,并且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机器视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现代农业 应用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时间对定向凝固法提纯多晶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涛 孙艳辉 +1 位作者 段春艳 章大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46,672,共5页
本文采用#3303工业硅作为定向凝固的原料提纯多晶硅锭。实验过程中保持拉锭速度和冷却水流量为常数,并分别以不同的保温时间作为试验参数进行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Metalloscope)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硅锭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 本文采用#3303工业硅作为定向凝固的原料提纯多晶硅锭。实验过程中保持拉锭速度和冷却水流量为常数,并分别以不同的保温时间作为试验参数进行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Metalloscope)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硅锭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硅锭的底部杂质含量最少。定向凝固过程中杂质从硅锭的底部朝着硅锭的顶部方向聚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硅锭杂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效果最好的实验保温时间是30分钟,并由此可以推断保温时间越长,硅锭中的杂质含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时间 定向凝固 多晶硅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回归模型的平稳时序数据快速辨识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雄波 胡永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43-2647,共5页
由于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可归结为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所以其在平稳时序数据的辨识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模型的快速辨识算法,以递推的方式对平稳时序数据自相关函数矩阵的秩的下界值进行估计,再以该... 由于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可归结为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所以其在平稳时序数据的辨识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模型的快速辨识算法,以递推的方式对平稳时序数据自相关函数矩阵的秩的下界值进行估计,再以该估计值作为自回归模型的起始阶数对系统进行依次的递阶辨识。最后,基于F检验对相邻阶次的拟合误差的变化趋势进行显著性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作为算法的结束条件。新算法在保证较高辨识精度的条件下,其计算效能及辨识精度的稳定性均优于现有的自回归模型辨识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时序数据 自回归模型 递阶辨识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SO-RBF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雪松 梁昔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05,共4页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针对网络的时变性和混沌性,提出一种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BPSO-RBFNN)。首先将网络流量样本输入到RBF神经网络进行学习,采用引入反向学习机制的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然后建立网络...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针对网络的时变性和混沌性,提出一种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BPSO-RBFNN)。首先将网络流量样本输入到RBF神经网络进行学习,采用引入反向学习机制的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然后建立网络流量预测模型,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模型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PSO-RBFNN可以描述网络流量的时变性、混沌性变化趋势,网络流量预测精度得以提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预测模型 反向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优化延迟时间和嵌入维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雪松 赵跃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2期66-70,共5页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利用延迟时间(τ)和嵌入维(m)间的联系,提出一种遗传算法优化τ、m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GA-PSR)。将τ和m作为遗传算法的个体,以网络流量预测精度作为目标函数,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找到最优τ和m值,...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利用延迟时间(τ)和嵌入维(m)间的联系,提出一种遗传算法优化τ、m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GA-PSR)。将τ和m作为遗传算法的个体,以网络流量预测精度作为目标函数,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找到最优τ和m值,重构网络流量序列,采用BP网络对网络流量建立单步、多步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GA-PSR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相空间重构 遗传算法 嵌入维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RESN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雪松 赵跃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3期90-95,共6页
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网络流预测结果,融合回声状态网络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ARMA-RESN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和回声状态网络对网络流量线性变化特征和非线性变化特性进行建模与预测,对自回归移... 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网络流预测结果,融合回声状态网络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ARMA-RESN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和回声状态网络对网络流量线性变化特征和非线性变化特性进行建模与预测,对自回归移动平均和回声状态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网络流量的最终预测结果,最后采用具体网络流量数据以及多个对比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网络流量预测模型,ARMA-RESN不仅提高了网络流量的预测精度,而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自回归移动平均 回声状态网络 预测精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时序数据周期迭代辨识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雄波 胡永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6-1719,共4页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隔在估算值区间内进行傅里叶谐波的迭代拟合;最后,基于最小拟合残差和的准则来确定最优的周期成分。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计算效能,而且还能精确地辨识出与序列样本长度无关的周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 周期成分 迭代辨识 傅里叶谐波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的BCDM时态数据的更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雄波 徐小增 陈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781-4784,共4页
BCDM(Bitemporal concept data model)是一种同时支持事务时间和有效时间的双时态数据模型,该模型不仅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数据变迁情况,而且也记录了数据对象在数据库中的各种操作历史。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电子病历为例,介绍了BCDM... BCDM(Bitemporal concept data model)是一种同时支持事务时间和有效时间的双时态数据模型,该模型不仅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数据变迁情况,而且也记录了数据对象在数据库中的各种操作历史。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电子病历为例,介绍了BCDM双时态医疗数据的优化存储技术,分析了BCDM双时态医疗数据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语义,进一步,为这些操作语义设计了相应的面向医护人员的数据更新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简捷透明的BCDM双时态医疗数据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态数据模型 数据操作语义 面向用户 数据更新 重叠时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分类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雪章 席运江 黄雄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60-3866,共7页
针对现有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不能很好地识别静态图像中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姿态库和AdaBoost双层分类模型的识别方法。利用人体位置数据和Hausdorff距离创建初始姿态库,利用第一层分类器进行训练,获得由特征向量和空间信息组成的姿态... 针对现有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不能很好地识别静态图像中动作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姿态库和AdaBoost双层分类模型的识别方法。利用人体位置数据和Hausdorff距离创建初始姿态库,利用第一层分类器进行训练,获得由特征向量和空间信息组成的姿态库;基于第一层分类器获得测试图像的空间姿态激活向量(SPAV);将SPAV进行级联作为第二层分类器的输入,以具有最大分类分数的动作类型作为判别结果。在PASCAL2010和KTH数据集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精确性和处理时间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AdaBoost双层分类模型 HAUSDORFF距离 姿态库 空间姿态激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LiFe_(1/2)Mn_(1/4)Co_(1/4)PO_4/C及其性能表征
11
作者 卢东亮 俞庆生 +2 位作者 谭显波 段春艳 林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Fe1/2Mn1/4Co1/4PO4,并以抗坏血酸作为碳源进行原位碳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对应的EDS-Mapping对其材料晶体类型以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充放电仪... 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Fe1/2Mn1/4Co1/4PO4,并以抗坏血酸作为碳源进行原位碳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对应的EDS-Mapping对其材料晶体类型以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充放电仪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并测试了该材料中各氧化还原电对的反应平台。结果表明,该合成产物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循环寿命,且掺杂能够使得产物细化,Mn和Co元素通过水热高温高压过程进入到LiFePO4的晶格里面,提升了Fe2+/3+电对的放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V_2O_5纳米棒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文达 陈占军 +1 位作者 卢东亮 陈红雨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通过简单、无需催化剂和模板的水热合成路径,制备五氧化二钒(V2O5)纳米棒。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制备的V2O5纳米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长度达到数微米,宽度... 通过简单、无需催化剂和模板的水热合成路径,制备五氧化二钒(V2O5)纳米棒。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制备的V2O5纳米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长度达到数微米,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0 nm和20~30 nm。制备的V2O5纳米棒以1.00 A/g的电流在1.50~3.75 V充放电,比容量能稳定在140 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V2O5) 纳米棒 水热合成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跳数距离的有洞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松涛 蒋洪波 刘文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与距离无关的定位技术一直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有洞的各向异性网络中,多跳节点之间的距离估算更是一个难点。针对有洞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新的距离无关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估算未知节点到参考...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与距离无关的定位技术一直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有洞的各向异性网络中,多跳节点之间的距离估算更是一个难点。针对有洞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新的距离无关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估算未知节点到参考节点之间的距离。其主要思想是,先估算各信标节点对之间的平均单跳距离,然后选择平均单跳距离较大并且最短路径通过未知节点的信标节点对作为参考节点来估算未知节点的位置。新算法能够较好地滤除距离估算误差较大的信标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实验表明,新算法比以前的算法定位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动态跳数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p-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影文 吴伟梁 +3 位作者 高兵 蔡伦 段春艳 沈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79-2585,共7页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免掺杂的CdS/p-Si异质结太阳电池,通过数值模拟对影响电池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前电极、背电极功函数材料及前、后表面复合速率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dS薄膜呈现[111]晶向择优生长,具有良好的结晶性...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免掺杂的CdS/p-Si异质结太阳电池,通过数值模拟对影响电池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前电极、背电极功函数材料及前、后表面复合速率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dS薄膜呈现[111]晶向择优生长,具有良好的结晶性。60 nm厚的CdS薄膜在500~110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光学透过率,与Si的接触电阻ρc=3.1Ω?cm2。In2O3薄膜的平均透过率和方阻分别为90.88%和74.54Ω/,能有效收集载流子。经过工艺优化,在25℃,AM 1.5测试条件下,得到CdS/p-Si异质结太阳电池(面积1 cm2)效率为10.63%。数值模拟优化后,CdS/p-Si太阳电池的理论最高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可达到2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太阳电池 薄膜 数值模拟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