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亚慢性伏马毒素B_(1)中毒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变化的观察
1
作者 李若彬 朱庆阁 +3 位作者 黎晓雯 王凯 刘阳 曹嫦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小鼠伏马毒素B_(1)(FB_(1))亚慢性中毒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选用40只雄性昆明小鼠,通过饲料添加方式建立小鼠FB_(1)的亚慢性中毒模型,分别为对照组(标准基础饲料,C组)和伏马毒素组(5 mg/kg FB_(1)混合基础饲料,FB_(1... 为探究小鼠伏马毒素B_(1)(FB_(1))亚慢性中毒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选用40只雄性昆明小鼠,通过饲料添加方式建立小鼠FB_(1)的亚慢性中毒模型,分别为对照组(标准基础饲料,C组)和伏马毒素组(5 mg/kg FB_(1)混合基础饲料,FB_(1)组),连续饲喂42 d。每天称重,于试验第21天和第42天取小鼠各器官称重,计算脏器比;测定血液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等12种脏器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21 d和42 d中,FB_(1)组肝脏等器官系数显著下降;FB_(1)组血清ALT等含量显著升高,UA等含量显著降低;血常规指标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FB_(1)组中肝脏等12种脏器存在一定病理损伤。提示5 mg/kg FB_(1)染毒能够影响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且对小鼠各组织器官造成一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毒素B_(1) 亚慢性中毒 血液生化 组织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RIM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航 沙惠阳 +2 位作者 李华玮 黄良宗 赵孟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74-2483,共10页
【目的】克隆大白猪三基序结合蛋白3(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3,TRIM3)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大白猪TRIM3基因CDS全长序列,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 【目的】克隆大白猪三基序结合蛋白3(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3,TRIM3)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大白猪TRIM3基因CDS全长序列,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菌液PCR鉴定后测序,与不同物种TRIM3基因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多种在线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IM3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大白猪TRIM3基因CDS序列全长2235 bp,编码744个氨基酸。相似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大白猪与野猪的相似性最高,达99.7%,与鸭的相似性最低,为75.1%;大白猪TRIM3基因与野猪先聚为一类,与牛和山羊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大白猪TRIM3蛋白分子质量为80.58 ku,理论等电点(pI)为8.32,不稳定系数为40.85,为亲水性蛋白,但不是分泌蛋白,无糖基化位点,预测其有60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在TRIM3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占41.67%,三级结构模型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大白猪TRIM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气管、结肠中均有分布,肺脏中表达量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大白猪TRIM3基因CDS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大白猪TRIM3蛋白的免疫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对探究大白猪TRIM3基因参与先天性免疫和抗病毒感染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TRIM3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C3-A20对创伤性脑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芷清 张浩权 +1 位作者 冼润浠 李欣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29-4438,共10页
旨在研究3,6-二溴-beta-氟-N-(3-甲氧基苯基)-9H-咔唑-9-丙胺(P7C3-A20)对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细胞)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修复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0.03μmol·L^(-1)药物治疗组(C组)、0.3μm... 旨在研究3,6-二溴-beta-氟-N-(3-甲氧基苯基)-9H-咔唑-9-丙胺(P7C3-A20)对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细胞)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修复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0.03μmol·L^(-1)药物治疗组(C组)、0.3μmol·L^(-1)药物治疗组(D组)、3μmol·L^(-1)药物治疗组(E组)和药物空白组(F组),TBI细胞模型通过使用10μL枪头划出横竖相间4 mm的直线来制备。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情况,荧光定量PCR仪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 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TBI造模后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0.0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显著提高TBI后的细胞活力(P<0.05),0.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极显著提高TBI后的细胞活力(P<0.01)。TBI造模后细胞早晚期凋亡细胞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0.0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显著减少TBI后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P<0.05),极显著减少TBI后的晚期凋亡细胞比例(P<0.01),0.3和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极显著减少TBI后的早晚期凋亡细胞比例(P<0.01)。TBI造模后活性氧细胞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0.03和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显著减少TBI后的活性氧细胞比例(P<0.05),0.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极显著减少TBI后的活性氧细胞比例(P<0.01)。0.3μmol·L^(-1)浓度的P7C3-A20能极显著减少TBI后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提升TBI后Bcl-2、HO-1、NQO 1和GCLC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P7C3-A20对TBI后的PC12细胞有抗凋亡、减轻氧化应激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C3-A20 PC12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与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慧敏 李锦宏 +3 位作者 郭建波 孙逊 李欣然 曹嫦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89,96,F0002,共6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参与免疫防疫的重要途径。科学家最初认为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种防御手段,有助于宿主的先天免疫,还可以捕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等多...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参与免疫防疫的重要途径。科学家最初认为NETs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种防御手段,有助于宿主的先天免疫,还可以捕杀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等多种病原体,起到免疫抗菌的作用,防御病原体入侵;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NETs有“双刃剑”的作用:当机体不能保证NETs产生和降解平衡时,NETs可能反过来作为自身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1-2]、肿瘤[3]和炎性疾病[4-5]等的发生或发展过程,导致机体组织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体免疫反应 防御手段 中性粒细胞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自身抗原 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