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模型建构式探究:科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向 |
钟媚
苏咏梅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2
|
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绩效分析模型的构建 |
郭淑斌
蒋家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 |
马周周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4
|
英国APU科学探究能力测评及其启示 |
钟媚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5
|
美国04教育技术转向庄子教育技术的阐释 |
马周周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6
|
从庄子“不射之射”看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之浅陋 |
马周周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7
|
《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 |
马周周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8
|
美国教育技术转向的重要启示 |
马周周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教育信息化自组织现象分析 |
李新晖
陈梅兰
蒋家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0
|
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 |
李新晖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11
|
成人教育在学习型区域构建进程中从应对到创新的思考 |
罗祥华
李丽芳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2
|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 |
李丽芳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3
|
新时期地方院校电教中心的创新教育之路 |
李美华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 |
郭淑斌
黄希庭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8
|
|
15
|
论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 |
贺红星
汤慧琍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6
|
基于ITS的EPSS系统模型构建 |
陈梅兰
李新晖
彭宏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电子文本的阅读过程与心理表征的构建 |
郭淑斌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8
|
e-Learning实践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诉求及其对策 |
贺红星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高校儿童文学课程体验式教学刍议 |
何敏怡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0
|
基于EduTools的中文在线课程平台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王玉龙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