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
徐继超
郑永廷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2
|
论“侵犯专利犯罪”的立法完善 |
陶阳
徐继超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3
|
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 |
符文忠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3
|
|
4
|
论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 |
向玉兰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5
|
论民商立法中连带责任的膨胀 |
谢晓琳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6
|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出路 |
符文忠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7
|
精神文化视域中的大学竞争力 |
徐继超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8
|
民事诉讼当事人真实义务法律化研究 |
李伯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9
|
论慈善法人的法律属性——以公、私法人区分为视角 |
王雪琴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潜在课程·精神文化·学校竞争力——以大学为例 |
徐继超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1
|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生活之维——德性伦理与制度化规则的双重考量 |
徐继超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交叉持股下公司治理的困境及出路 |
李晓春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证明妨碍制裁的正当性与制度建构 |
李伯安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4
|
公司违法买回自己股份的效力认定及法律责任 |
李晓春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香港“丁屋政策”与内地农村住房制度之比较 |
张开泽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按贡献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分配 |
李小芳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4 |
2
|
|
17
|
儒释道视阈中的境界形而上学 |
宁新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谈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 |
张慧清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略论大学生的专业品质培养 |
黄勤锦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2 |
1
|
|
20
|
中国古代关于刑罚目的以及功利主义与反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争论 |
陶阳
肖阳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