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模型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5
1
作者 孔晶 赵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5,共9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手段。然而,国内外颁布和实施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推进机制更多的是面向教师大众,...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手段。然而,国内外颁布和实施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推进机制更多的是面向教师大众,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教师的评估和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研究基于IPO理论框架,探索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分析模型,即ICT-TPE适应性模型。基于所构建的模型,本研究对X市三个圈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分析,包括整体定位X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阶段,分析各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现状、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等,并提出对X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 适应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现状、核心领域与发展趋势——2018版《国际学习科学手册》之解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任友群 赵建华 +1 位作者 孔晶 尚俊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7,共10页
由德国慕尼黑大学的Frank Fisher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Cindy E.Hmelo-Silver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Susan R.Goldman教授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Peter Reimann教授共同主编,全球110余位研究者共同参与编写的《国际学习科学手册》,于... 由德国慕尼黑大学的Frank Fisher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Cindy E.Hmelo-Silver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Susan R.Goldman教授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Peter Reimann教授共同主编,全球110余位研究者共同参与编写的《国际学习科学手册》,于2018年正式出版。2018版《国际学习科学手册》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国际领域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概况,包括理论性描述、最新研究成果、情景化设计、研究方法新拓展等。基于此,通过对学习科学研究核心问题的梳理与解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学习科学研究与发展的趋势。旨在为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关于当前学习科学较为综合、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范畴,从而为拓展学习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认知科学 学习系统 教育技术 学习分析 大数据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颖 刘雄平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
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仍存在阅读应试目的强、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兴趣不足、阅读交流缺乏、阅读评价不到位等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技术等日渐发达的智能时代,智能技术能从多方面赋能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赋予阅读新理念,实现... 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仍存在阅读应试目的强、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兴趣不足、阅读交流缺乏、阅读评价不到位等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技术等日渐发达的智能时代,智能技术能从多方面赋能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赋予阅读新理念,实现阅读无界限;创建多元阅读场景,焕发阅读新体验;筛选过滤阅读资源,确保读物量质齐升;互联多元阅读伙伴,达成阅读交流与合作;创新阅读测评,检验课外阅读成果。“智能”阅读朝着更加开放、融合、跨界的方向发展,并将成为语文课外阅读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中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智能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佛山四会元科举文献辑考
4
作者 陈麒如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明代广东共产生梁储、伦文叙、伦以训、霍韬4位会元,均来自佛山南海。四会元的科举文献散存于各类典籍,现存确信可考的佛山四会元科举文献有:梁储制义2篇、考试录序言3篇、考试官批语82条;伦文叙制义6篇、殿试策1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 明代广东共产生梁储、伦文叙、伦以训、霍韬4位会元,均来自佛山南海。四会元的科举文献散存于各类典籍,现存确信可考的佛山四会元科举文献有:梁储制义2篇、考试录序言3篇、考试官批语82条;伦文叙制义6篇、殿试策1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28条;伦以训制义3篇、殿试策1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30条;霍韬制义3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20条。这些文献是研究四会元学术思想、岭南科举文化以及明代制义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佛山 会元 梁储 伦文叙 伦以训 霍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教育的理论与艺术实践——评《声乐教育与教学研究》
5
作者 李小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声乐是以人声的歌唱形式表达音乐,声乐艺术则是将嗓音艺术化,将旋律语言化,同时高度融合语言于声腔,为大众创造优雅的听觉审美。同时,声乐艺术有着十分丰富的表演形式,不仅可以抒发思想感情,也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意境。杜玉霞所著的《声... 声乐是以人声的歌唱形式表达音乐,声乐艺术则是将嗓音艺术化,将旋律语言化,同时高度融合语言于声腔,为大众创造优雅的听觉审美。同时,声乐艺术有着十分丰富的表演形式,不仅可以抒发思想感情,也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意境。杜玉霞所著的《声乐教育与教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深刻阐述了声乐教育的理论与艺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育 声乐艺术 听觉审美 歌唱形式 教育与教学 旋律语言 高度融合 表演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和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70
6
作者 陈子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34,共5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近年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以肯定的评价为多、但怀疑甚至反对的声音也不小。从理论研究的层面看,翻转课堂被认为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遭遇不少困难和问题。该文针对翻转课堂存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近年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以肯定的评价为多、但怀疑甚至反对的声音也不小。从理论研究的层面看,翻转课堂被认为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遭遇不少困难和问题。该文针对翻转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综合运用教学设计理论、PBL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结合高校翻转课堂的特点,利用MOOC平台和微课资源,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开展研究和探索。开发了课程专用MOOC平台和整套微课资源,设计了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考核评价三个重要环节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两年共8个班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该文旨在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绩效,为翻转课堂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被动句的事件结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立重 易强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8,共7页
根据词汇句法界面的事件凸显假设,事件结构中子事件的凸显模式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特点,这种凸显方式是通过词汇体与句法体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从事件完成的角度看待事件的投射,被动句应该被看作是事件关系V_(遭受)的投射。由于V_(遭受)是... 根据词汇句法界面的事件凸显假设,事件结构中子事件的凸显模式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特点,这种凸显方式是通过词汇体与句法体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从事件完成的角度看待事件的投射,被动句应该被看作是事件关系V_(遭受)的投射。由于V_(遭受)是V_(结果)与V_(起始)之间的关系组合,V_(遭受)的特点受V_(结果)与V_(起始)的投射方式影响,在事件的起始与发展阶段,动态性比较强,而在事件发展的结束阶段,静态性比较强,所以V遭受事件关系导致被动句呈现出动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结构 被动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者近期犹太史研究的一项跨学科成果——评《犹太史研究新维度》
8
作者 何敏怡 何天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3,共3页
张倩红教授等编著的《犹太史研究新维度》一书,吸纳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犹太史研究受到西方史学深刻影响的学术境遇,体现了犹太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趋势,为人们了解西方文明的早期成因、西方价值理念的源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 张倩红教授等编著的《犹太史研究新维度》一书,吸纳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代犹太史研究受到西方史学深刻影响的学术境遇,体现了犹太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趋势,为人们了解西方文明的早期成因、西方价值理念的源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史 跨学科研究 政治传统 历史观念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与学业表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哲 李曼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2,共7页
综述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代表性研究。根据跨学科理论演进、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等,梳理"关系识别、因果推断、动态跟踪"三大争论焦点与问题回应。良好的体质健康与优异的学业表现正向相关,体质健康促进对学业表现存在显著的因果... 综述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代表性研究。根据跨学科理论演进、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等,梳理"关系识别、因果推断、动态跟踪"三大争论焦点与问题回应。良好的体质健康与优异的学业表现正向相关,体质健康促进对学业表现存在显著的因果影响,并随着时间推移持续产生积极效应。日后研究有待丰富体质指标操作化,探明因果机制,充分考虑社会人口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健康促进 学业表现 青少年儿童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庄系列”中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叙事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频 周晓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1,共8页
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记》因其具备直面现实的个人体验与宏观的历史视野,向内注重生命状态的内省,向外追求文化理性的构筑,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作为具备本土文化审美内蕴与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文学样式,“梁庄... 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记》因其具备直面现实的个人体验与宏观的历史视野,向内注重生命状态的内省,向外追求文化理性的构筑,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作为具备本土文化审美内蕴与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文学样式,“梁庄系列”通过批判性文化反思与多元化复调叙述,完成乡土美学意向的解构以及乡土叙事表现领域的拓展,成为内含变革意蕴的先锋叙事或后现代叙事,继而赋予了非虚构写作全新的文体生命与书写空间。简言之,因其深刻探索现实社会中的存在问题与道德困境,以及真实反映边缘个体的生存困惑与价值意义,对新世纪非虚构书写的整体性色彩与系统性格局产生深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写作 梁鸿 文体美学 乡土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视域下在线教学环境、实践设计和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晶 赵建华 张惠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92,100,共6页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教育系统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研究依托深圳市11个区公办中小学校学科教师在线教学实践,基于Online-EPS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在分析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教育系统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研究依托深圳市11个区公办中小学校学科教师在线教学实践,基于Online-EPS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在分析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实战经验。研究发现,良好的在线教学环境能够为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在线教学各要素设计中,目标设计要小而精、具体且易于评估;内容设计要精细、增加趣味性,适当融入前沿热点专题内容;活动设计要缩短讲课时长,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但需积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设计需充分利用技术工具,强调多元评价等。另外,从在线教学整体效果、在线教学整体满意度及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自我评估来看,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尤其是在线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课不停学 深圳市 在线教学 实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欧美运动员重返赛场身体机能评估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浩 肖雨舟 梁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4,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欧美运动员重返赛场身体机能评估的指南建议、诊断流程与实施路径进行探析。研究认为,欧美各医疗协会主张新冠肺炎感染后身体机能评估以疾病症状(无症状感染、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症感染)作为风险分...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欧美运动员重返赛场身体机能评估的指南建议、诊断流程与实施路径进行探析。研究认为,欧美各医疗协会主张新冠肺炎感染后身体机能评估以疾病症状(无症状感染、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症感染)作为风险分层依据,对应实施诊断流程以跟踪临床预后发展趋势和评估疾病康复迹象。筛查诊断显示,运动员感染新冠肺炎后对心肺损伤较轻且并发症较少,无症状、轻度感染的运动员在隔离休息10天无需附加任何筛查诊断可重返赛场,但对中度感染、重症感染的运动员有待精准筛查。对此,从临床实践技能、人工智能技术、防疫诊疗方案、监视体能状况和训练免疫机制5个方面入手,可为我国运动员重返赛场身体机能评估提供理论体系构建和策略手段选择,也为身体机能评估与竞技训练相关理论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运动员 重返赛场 身体机能评估 诊断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了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46,共4页
《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抒情诗名篇,近代学者王国维从绝句美学的角度、境界论的高度盛赞该篇,曰:“《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1]又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2]王国维对于《... 《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抒情诗名篇,近代学者王国维从绝句美学的角度、境界论的高度盛赞该篇,曰:“《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1]又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2]王国维对于《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并未展开阐述,这导致读者对王国维的评价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天净沙·秋思》是一篇具有小令体式特征、绝句美学风格的短篇抒情诗,本文将从绝句文体的抒情美学表现及其美感生成机制层面解其“所以然”,求解《天净沙·秋思》的艺术“妙境”,亦可为“唐人绝句妙境”说提供可行的考察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句 唐人 秋思 美学风格 《天净沙》 抒情诗 王国维 美感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规生成与社会变迁——以清代中后期成都刘氏族规碑刻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广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182,共14页
清代中后期,由于人口剧增、社会动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间社会出现了订立家法族规的高潮。现存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的刘氏族规碑刻为探讨族规生成的过程和原理提供了较好例证。碑刻记载了道光至光绪年间刘氏家族订立的三种族... 清代中后期,由于人口剧增、社会动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间社会出现了订立家法族规的高潮。现存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的刘氏族规碑刻为探讨族规生成的过程和原理提供了较好例证。碑刻记载了道光至光绪年间刘氏家族订立的三种族规和一种诉讼首状,通过逐一解析各族规和首状的内容及其生成逻辑,可以发现综合性族规实际上是一个较长时期家族演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映,其内容生成并非“一次性”的知识生产,而是知识层累的结果。族规研究,需要将其置于社会情境和生活实践中加以阐释,注重对其生成、演变过程的梳理,贯通其与其他文献类型的关联。此外,刘氏族规碑刻对从微观角度深入理解清代中后期成都平原的家族特征与地方社会的结构过程颇具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规生成 社会变迁 清代中后期 成都平原 刘氏族规碑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分析支持元认知培养的学习设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晶 刘家亮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元认知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重要作用。学习分析技术通过优化学习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提高学习效益。文章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运用认知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开展三轮优化学习设计的实践,最终... 元认知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重要作用。学习分析技术通过优化学习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提高学习效益。文章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运用认知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开展三轮优化学习设计的实践,最终形成面向学生元认知培养的学习设计路径。首先,文章系统阐述了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分析、学习设计、学习分析支持学习设计的内涵、学习分析支持学习设计的理论框架等;接着,文章基于埃尔南德斯(Hernández-Leo)等提出的框架模型开展学习分析支持的学习设计实证研究。任课教师和研究者相互协同,研究者利用认知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并发现问题,为任课教师提供支持学习设计的信息反馈,协同任课教师优化学习设计。研究发现:学习分析可以为学习设计提供有效支持,其路径是个有序迭代的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社会网络分析、认知网络分析等工具为学习分析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者、设计者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协作共同体对于支持教师开展学习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 学习设计 认知网络分析 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序在汉诗诸体中的功能演变及诗学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黎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语序指句子中语词的排列顺序。在近体诗中,语序倒置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常被古人称为"诗家语"和"诗家妙法"。与其他语法形式一样,语序在古今诗歌中的变化,也经历了自然—变形—自然的"U"字形轨迹。其... 语序指句子中语词的排列顺序。在近体诗中,语序倒置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常被古人称为"诗家语"和"诗家妙法"。与其他语法形式一样,语序在古今诗歌中的变化,也经历了自然—变形—自然的"U"字形轨迹。其在近体诗中之所以大量出现,主要是出于对韵律对仗的迁就,客观上也能造成复义、朦胧和陌生化等艺术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字必要性和文体合理性。然而随着文体的演变,它的重要性呈逐步下降趋势。对于这一文学遗产,应有一个辩证认识:既不能否定它的历史作用,也不可夸大它的艺术功效。语序在汉诗中的历史演变给新诗建设的启示是:正如抓住格律不放手并未抓住新诗要领一样,纠缠于语法修辞的细枝末节,也没有抓住新诗建构的核心。新诗问题的核心是诗的内容与文的形式的统一,离开了诗性这一要核,包括语序在内的一切艺术手段,都是没有意义的文字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体诗 近体诗 新诗 语序 散文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语言变革的文化逻辑之争——重审吴稚晖与章太炎“万国新语”论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黎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3,共7页
1908年前后,吴稚晖与章太炎分别以《新世纪》和《民报》为阵地,就“万国新语”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双方具体文字改革意见分歧背后,折射的是中国语文两种变革逻辑歧异,即“文化世界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 1908年前后,吴稚晖与章太炎分别以《新世纪》和《民报》为阵地,就“万国新语”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双方具体文字改革意见分歧背后,折射的是中国语文两种变革逻辑歧异,即“文化世界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线性进化”与“俱分进化”的文化路线抵牾。冲突双方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成为现代中国语文变革史上的独特风景。矛盾一直延伸整个现代时期,其模式也成为激进与保守的基本样态。激进者强调语言文字的工具性、通用性,夸大符号的任意性;反对者则以人文性、独特性相反驳,两造之间既是具体思路的交锋,也是文化态度的对话。争论双方自然各有偏颇,但其争锋仍不无思想价值:它不仅为现代语文改革提出了元问题,而且为现代文化革新提供了价值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章太炎 语言变革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语言叙事研究——评《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海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文化元素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集中表达,更是对外展现国家形象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符号。利用各种手段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以提升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地... 文化元素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集中表达,更是对外展现国家形象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符号。利用各种手段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以提升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具有可提炼的符号性特质,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可以提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传播以避免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歪曲。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的大力提升,互联网优势为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传播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元素 传播效能 文化自信 对外传播 传统文化内涵 元素符号 硬实力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语篇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亚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0,共7页
本文在和谐话语分析视角下对一个与动物有关的语篇进行生态话语分析,聚焦的是和谐话语分析中“以人为本”假定以及“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是“如何通过和谐话语分析揭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本文... 本文在和谐话语分析视角下对一个与动物有关的语篇进行生态话语分析,聚焦的是和谐话语分析中“以人为本”假定以及“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和“制约原则”,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是“如何通过和谐话语分析揭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语料是刊登在《中国日报》的英文语篇,所得出的结论是:语言构建和塑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谐话语分析可以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话语分析 以人为本 良知原则 亲近原则 制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的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立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19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 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19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不是由句法与语境中的致使干扰因素所导致,按事件过程区分的三种非宾格动词表现出不同被动化倾向,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把时间先后关系的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而低水平学习者难以准确使用同时性非宾格动词;大部分学习者都不倾向于被动泛化结果类非宾格动词。这证明了词汇体中事件过程的表征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倾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词汇体 事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