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下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短柱力学性能
1
作者 张波 秦笑笑 +1 位作者 任庆新 任宝森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5,31,共6页
为分析火灾下方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短柱耐火性能,提出相应的耐火极限简化计算式。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叠合短柱在相对两面受火和轴压下的力学性能,揭示不同参数下叠合短柱的耐火性能,结果可知:荷载比(n)、截... 为分析火灾下方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短柱耐火性能,提出相应的耐火极限简化计算式。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叠合短柱在相对两面受火和轴压下的力学性能,揭示不同参数下叠合短柱的耐火性能,结果可知:荷载比(n)、截面边长(B)和空心率(χ)是影响耐火极限的主要参数。荷载比由0.4增加至0.7时,叠合短柱耐火极限降低了76.5%;截面边长由200 mm增加至800 mm时,叠合短柱耐火极限增加了61.1%;空心率由10%增加至30%时,叠合短柱耐火极限降低了45.9%。方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短柱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是一种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中耐火性能需求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轴压 相对两面受火 破坏模态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预测特性的带有上匝道的宏观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翟聪 巫威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7,157,共10页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流对高速公路主路车流存在较大影响,在未来车联网环境下,驾驶员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交通信息,并对下一时段的交通状态做出预判.本文提出考虑有驾驶员预测特性的带有匝道的新格点流体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流对高速公路主路车流存在较大影响,在未来车联网环境下,驾驶员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交通信息,并对下一时段的交通状态做出预判.本文提出考虑有驾驶员预测特性的带有匝道的新格点流体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关于新格点模型的中性稳定性条件;在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中,采用还原扰动法推导模型在临界点附近的mKdV(modified Korteweg de Vries)方程,求解方程所得的扭结—反扭结孤立波,可以用于描述交通密度波在中性稳定曲线附近的传播机制.最后,基于仿真算例验证匝道交通流率和驾驶员预测时间对交通流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预测效应 格点模型 匝道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差异的交通流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3
作者 翟聪 巫威眺 +1 位作者 刘伟铭 黄玲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6,共9页
车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驾驶员提供当前和预测的交通状态信息创造了条件.本文考虑驾驶员的预测性及驾驶员群体对交通信息认知的异质性,建立了新的宏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获得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 车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驾驶员提供当前和预测的交通状态信息创造了条件.本文考虑驾驶员的预测性及驾驶员群体对交通信息认知的异质性,建立了新的宏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获得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的预测时间、记忆时间、最优记忆流量差权重系数、驾驶员类型比例和记忆时间差异对交通流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增大预测时间步长、记忆时间步长、权重系数和认知强度系数都可以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但交通信息认知差异增大却会破坏交通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认知差异 线性稳定 格子模型 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周边建筑物环境振动现场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祥秋 张火军 谢文玺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2,共7页
对高速铁路列车引起的周边建筑物与地面环境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引起的周边地面与建筑物环境振动特性,结合城市铁路振动控制标准对高铁环境振动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时速270km/h的高速列车... 对高速铁路列车引起的周边建筑物与地面环境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引起的周边地面与建筑物环境振动特性,结合城市铁路振动控制标准对高铁环境振动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时速270km/h的高速列车产生的环境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25~60Hz范围内;建筑物垂直振动大于水平振动,建筑物铅垂Z振级最高可达70.62dB,建筑物二次振动具有明显的高度放大效应,建筑物顶层铅垂Z振级约为室内地面的1.094倍;周边地面振动明显大于建筑物振动,但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周边地面分频振级最高可达92.0dB,而建筑物分频振级最大值仅为80dB;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值高达92.8dB,超过城市环境噪声重度污染标准。高速铁路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远大于环境振动影响,须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以重点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现场测试 环境振动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数据库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马遥 曾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IM)中地铁工程文件数据库较少的问题,本文基于技术族文件的建立,在地铁工程项目领域建立了地铁族文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车站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柱、轨道等,为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开发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族... 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IM)中地铁工程文件数据库较少的问题,本文基于技术族文件的建立,在地铁工程项目领域建立了地铁族文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车站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柱、轨道等,为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开发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族文件,加快了建模的进度与效率。通过建立的地铁族文件数据库,形成科学的Revit模型(地铁车站基坑三维模型),旨在细分原有的土方模型,把Revit模型利用Autodesk公司Navisworks软件进行模拟建筑,通过基坑模型的虚拟施工开挖,与原有的基坑开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明挖车站基坑的施工方案,即双侧面台阶法,在实际的地铁车站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BIM技术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高速铁路周边建筑物环境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祥秋 胡子萱 张火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运营诱发沿线地面以及建筑物二次振动响应特性,通过对武广高速铁路金沙洲路段周边环境与建筑物二次振动进行现场测试与分析,并基于ABAQUS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无限元动力分析边界条件,构建列车-轨道-地基-建...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运营诱发沿线地面以及建筑物二次振动响应特性,通过对武广高速铁路金沙洲路段周边环境与建筑物二次振动进行现场测试与分析,并基于ABAQUS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无限元动力分析边界条件,构建列车-轨道-地基-建筑物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高速铁路周边地面以及邻近建筑物的二次振动响应特性。其研究成果对完善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影响评价以及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铁路 环境振动 无限元边界 动力有限元分析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小区景观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以佛山市倚翠园为例
7
作者 王子越 刘开颜 +2 位作者 梁祖榆 梁彩桦 任敬民 《现代园艺》 2023年第5期40-41,45,共3页
以佛山小区4种景观配置为研究对象,分植物搭配、水体配置2个对照组,在2022年5月上旬逐日测量温度、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分析各景观要素对小区小气候的影响,并通过ssd公式计算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绿植与水体对小气候的调节与改善具有... 以佛山小区4种景观配置为研究对象,分植物搭配、水体配置2个对照组,在2022年5月上旬逐日测量温度、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分析各景观要素对小区小气候的影响,并通过ssd公式计算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绿植与水体对小气候的调节与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合理的植物搭配与水体布置可以有效提高人体舒适度,结论可为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景观 小气候 佛山 人体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轴压性能研究
8
作者 任庆新 付然 王庆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目的 研究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的轴压性能,提出轴压稳定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方法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工作机理;采用叠加原理并结合现行相关规范... 目的 研究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的轴压性能,提出轴压稳定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方法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工作机理;采用叠加原理并结合现行相关规范,给出适用于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的轴压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在构件的中间位置产生侧向挠曲,最终因丧失稳定而破坏;长细比λ和外围混凝土强度fcu, out是影响叠合长柱轴压峰值荷载的关键参数;当λ由29增加到42和55时,峰值荷载分别降低7.3%和15.3%;当fcu, out由40 MPa提高到60 MPa和80 MPa时,峰值荷载分别提高21.4%和44.8%;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所得结果之比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927和0.017。结论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初始刚度,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叠合长柱 轴压性能 稳定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0 MPa级高强钢丝高温力学性能及破断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巍 沈锐利 +2 位作者 白伦华 齐东春 杨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6,共7页
采用非接触式光学应变测试系统,跟踪测试了2060 MPa级高强钢丝试件在20~900℃下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高温钢丝各力学性能指标的高温函数模型,得到其高温破断参数.结果表明:高温下高强钢丝试件的各力学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折损... 采用非接触式光学应变测试系统,跟踪测试了2060 MPa级高强钢丝试件在20~900℃下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高温钢丝各力学性能指标的高温函数模型,得到其高温破断参数.结果表明:高温下高强钢丝试件的各力学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折损.当温度低于200℃时,试件的力学性能指标折损率不超过10%,破断模式为脆性破坏;当温度超过200℃后,试件的各力学性能指标折损率显著增大,破断模式逐渐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丝 应力-应变曲线 高温 力学性能指标 折损程度 破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区土弹簧刚度降低过程的基坑围护结构计算增量法及软化p-y曲线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国平 苏栋 +2 位作者 程马遥 刘慧芬 张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08,共12页
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常采用基于杆系有限元的增量法,被动区土弹簧刚度在基坑开挖作用下发生动态降低导致土抗力软化,目前缺少在非线性地基模型基础上对该问题的研究。通过引入两个刚度变化系数来综合量化被动区土弹簧参数随基坑开挖的动... 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常采用基于杆系有限元的增量法,被动区土弹簧刚度在基坑开挖作用下发生动态降低导致土抗力软化,目前缺少在非线性地基模型基础上对该问题的研究。通过引入两个刚度变化系数来综合量化被动区土弹簧参数随基坑开挖的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基于该过程的基坑围护结构计算增量法。针对非线性地基模型,提出了细化增量法进行数值计算。采用线弹性、理想弹塑性以及双曲线3种基本土弹簧模型计算得到被动区软化p-y曲线,对比显示,基于双曲线基本模型得到的等效水平抗力系数变化曲线更符合实际规律。工程实例计算显示,基于基本土弹簧为双曲线的计算结果与不同开挖阶段墙的位移监测数据对应更好。参数分析显示,与被动区土体极限抗力pu相关的刚度变化系数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采用此方法应着重关注被动区pu的计算方法及开挖卸荷对pu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围护结构 增量法 基坑被动区 非线性土弹簧 软化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ZSM-5协同真空紫外和过硫酸盐催化氧化甲苯的强化工艺与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江鸿 许伟城 +5 位作者 梁发文 李富华 吴小莲 江学顶 林志峰 陈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5-684,共10页
近年来,真空紫外(VUV)协同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已被逐渐开发用于处理低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然而,如何根据VUV及PMS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从而提高工业低浓度苯系VOCs的降解和矿化效率成为当前的挑战.因此,本研究从改性ZSM-... 近年来,真空紫外(VUV)协同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已被逐渐开发用于处理低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然而,如何根据VUV及PMS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从而提高工业低浓度苯系VOCs的降解和矿化效率成为当前的挑战.因此,本研究从改性ZSM-5的酸性入手,通过浸渍湿法成功制备了Fe-ZSM-5催化剂.利用Fe-ZSM-5耦合真空紫外和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体系在湿法条件下降解低浓度甲苯污染物,并对其催化性能和降解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VUV+PMS+Fe-ZSM-5体系在240 min内仍能保持接近100.0%的甲苯去除率,矿化率高达67.0%.采用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红外(Py-FTIR)等表征对样品酸类型和酸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e改性减少了ZSM-5催化剂Brønsted酸的量,而显著增加了Lewis酸的量,有利于提高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结果表明,在VUV+PMS+Fe-ZSM-5体系下,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作为主要活性物种参与了甲苯的降解.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到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醋酸、丙酸、2-戊酮等多种中间产物,而气相色谱仪(GC)没有检测到出口气体中的气态中间产物,表明该工艺能有效避免空气的二次污染并将中间产物转移到液相进行下一步处理.研究结果为VUV/PMS湿法处理工业低浓度苯系VOCs工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过硫酸盐 湿法 Fe-ZSM-5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的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泽鹏 王伟龙 +1 位作者 刘琪钿 吴京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3,共9页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αcr和临界概率pc的损伤有效原则,以计算损伤概率均值。第一阶段,对混合PSO算法的多次识别结果分批计算一阶段损伤概率均值,第二阶段,在此基础计算两阶段损伤概率均值。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噪声水平影响下的结构损伤识别精度。简支梁和两跨连续梁的损伤工况试验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结构和不同工况的结构损伤识别,在减少损伤误判的同时保证损伤单元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混合粒子群算法 有效损伤原则 损伤概率均值 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分析
13
作者 张波 秦笑笑 +1 位作者 徐光朋 任庆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ISO-834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的温度场模型和力学模型;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吻合的基础上,分析此类构件空...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ISO-834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的温度场模型和力学模型;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吻合的基础上,分析此类构件空间节点的温度场分布、破坏模态、变形和内力分布等工作机理。结果 由于梁板的保护作用,节点区温度远低于非节点区;当梁、柱火灾荷载比相同,梁由2根增加至3根、4根时,空间节点耐火极限分别降低了41.58%和43.75%;高温和轴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内部钢管混凝土承担内力从常温的43.27%增加至180 min的52.9%。结论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中对耐火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RC梁 空间节点 工作机理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安全距离的跟驰模型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聪 巫威眺 +2 位作者 黄玲 刘伟铭 郑丽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134,152,共10页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交通流特性,在Konishi提出的耦合映射(CM)跟驰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速度下车辆的不同安全距离,设计了新的安全距离表达式,随后提出了一类基于时变安全距离的CM跟驰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稳定性理论,给出...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交通流特性,在Konishi提出的耦合映射(CM)跟驰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速度下车辆的不同安全距离,设计了新的安全距离表达式,随后提出了一类基于时变安全距离的CM跟驰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稳定性理论,给出了模型满足稳定和交通拥挤现象不会出现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类滞后反馈控制器以更好地抑制交通拥堵;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比了Konishi模型和新跟驰模型在抑制交通拥堵和车辆行驶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性能.仿真算例表明:与Konishi跟驰模型相比,基于时变安全距离的跟驰模型的收敛性更强;所设计的控制器能通过调整车队速度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降低车辆二氧化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跟驰模型 时变安全距离 稳定性 滞后反馈控制器 二氧化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帅 陈逸明 +3 位作者 林培桐 许亮 汪峻峰 鲁刘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15-2820,共6页
研究了高温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A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MIP、XRD及FTIR分析了其浆体的孔结构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90℃蒸汽养护可显著提高AUHPC的早期强度,其28 d抗压、抗折强度可分别达197.0 MPa和38.7 MPa;高温处理后,... 研究了高温对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A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MIP、XRD及FTIR分析了其浆体的孔结构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90℃蒸汽养护可显著提高AUHPC的早期强度,其28 d抗压、抗折强度可分别达197.0 MPa和38.7 MPa;高温处理后,其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升后降,且其使用温度不宜超过600℃。200℃时,AUHPC的浆体孔径得以细化,结构最致密,强度显著提高;高于400℃后,其浆体少害孔数量增加,结构变疏松;800℃时,浆体中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大量钙黄长石,强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AUHPC) 力学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内养生混凝土抗渗性能与细观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申爱琴 李得胜 +6 位作者 郭寅川 钱谣 王文真 覃潇 吕政桦 赵明 王振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93-4001,共9页
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及细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探索SAP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增强机理,选用3种目数,3种掺量的SAP,基于抗氯离子渗透试验(RCM)研究SAP参数对路面混... 为研究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及细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从细观角度探索SAP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增强机理,选用3种目数,3种掺量的SAP,基于抗氯离子渗透试验(RCM)研究SAP参数对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基于压汞试验(MIP)研究其对路面混凝土不同层位、不同龄期的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基于数值分析法研究内养生路面混凝土抗渗性能与孔结构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SAP可有效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且掺量为0. 160%的40~80目SAP提高效果最显著;SAP的掺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路面混凝土的孔隙率,但能够减小平均孔径、临界孔径尺寸,并使各层位之间的孔结构更加均匀,且随着龄期的增长,SAP的优化效果更加明显;氯离子迁移系数与孔隙率和过渡孔、毛细孔总含量显著相关,且其含量越大,混凝土抗渗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养生混凝土 高吸水性树脂 抗渗性能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累积损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祥秋 张火军 谢文玺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945,共7页
为探讨高速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在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动力累积损伤特征,阐述混凝土结构动力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原理,以武广高速铁路金沙洲隧道为原型,利用微粒混凝土作为相似材料,构建隧道与围岩动力相互作用全断面试验模型,施加高速... 为探讨高速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在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动力累积损伤特征,阐述混凝土结构动力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原理,以武广高速铁路金沙洲隧道为原型,利用微粒混凝土作为相似材料,构建隧道与围岩动力相互作用全断面试验模型,施加高速列车振动荷载对相似材料模型进行动力累积损伤试验;试验过程中同步测试隧道衬砌结构各特征点动应变、超声波速度以及隧道底部围岩接触应力的时程响应数据,分析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征与累积损伤规律。得出了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高速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动力累积损伤效应不明显,而隧道底部围岩累积损伤破坏则应引起足够重视等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高速铁路 金沙洲隧道 微粒混凝土 全断面隧道模型 动力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饱和大孔隙流双重介质模型的浸水边坡水力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阙云 熊汉 +1 位作者 刘慧芬 詹小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10,共9页
受地形限制,大量公路、铁路沿库与沿河展线,库(河)水位变化是诱发库岸滑坡的重要因素。目前,边坡渗流研究多集中在非饱和均匀流,对大孔隙边坡非平衡流方面研究仍显滞后。为此,以福建省某一典型库区边坡为例,对比水位上升条件下考虑非饱... 受地形限制,大量公路、铁路沿库与沿河展线,库(河)水位变化是诱发库岸滑坡的重要因素。目前,边坡渗流研究多集中在非饱和均匀流,对大孔隙边坡非平衡流方面研究仍显滞后。为此,以福建省某一典型库区边坡为例,对比水位上升条件下考虑非饱和渗流和非饱和大孔隙流时边坡水分场和稳定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水位上升速率(v)、大孔隙域水力传导系数(Ksf)、两域交界处水力传导系数(Ksa)、土粒中心至大孔隙边界距离(a)、大孔隙体积占比(wf)等对大孔隙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规律及权重。结果表明:水位上升中,非饱和渗流下边坡内部基质域含水率明显小于非饱和大孔隙渗流下边坡内部基质域含水率。非饱和渗流条件下边坡浅层向内的水力坡度明显大于非饱和大孔隙流边坡,且大孔隙边坡中相同位置基质域含水率远大于大孔隙域(最大达18.9倍)。两种渗流工况下,边坡稳定系数随水位上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于同一水位(在最高蓄水位高程的一半附近)同时达到最小值。相同渗流工况下,考虑非饱和大孔隙渗流边坡稳定系数更小。增加v、Ksf、a、wf或减少Ksa,坡内两域间水分交换减弱,水分将快速运移至坡体深处,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促使边坡稳定性最大降幅达17.7%。v、Ksf和wf对边坡稳定影响占权重较大且相当,Ksa和a所占权重较小且约为前者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上升 浸水土坡 非平衡流 力学响应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累积疲劳损伤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祥秋 谢文玺 JIANG Ruini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6,共6页
利用侧向双轴拉-压疲劳损伤力学模型,建立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基于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分析平台,以武广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线路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围岩-隧道衬砌结构-线路底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研究隧道线... 利用侧向双轴拉-压疲劳损伤力学模型,建立隧道线路底部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基于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分析平台,以武广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线路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围岩-隧道衬砌结构-线路底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研究隧道线路底部结构轨道板、混凝土支承层以及仰拱填充层动力响应特征与疲劳损伤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振动荷载在隧道线路底部结构内产生的动应力属于侧向双轴拉-压应力状态;隧道线路普通段底部结构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轨道板,其疲劳寿命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而隧道端部线路底部结构的疲劳寿命则同时取决于轨道板和仰拱填充层,其疲劳寿命均少于60 a,达不到线路设计使用年限要求;隧道端部线路底部结构是隧道使用寿命设计的关键性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线路底部结构 侧向双轴拉-压 疲劳模型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效应对砂土中水平受荷桩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栋 吴泽雄 +1 位作者 雷国平 王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为研究桩贯入砂土地基中导致的挤密效应对桩基水平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数值模型模拟桩的压入过程和水平承载过程并分析桩的响应.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技术和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对桩... 为研究桩贯入砂土地基中导致的挤密效应对桩基水平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数值模型模拟桩的压入过程和水平承载过程并分析桩的响应.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技术和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对桩的贯入全过程进行模拟,并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坐标转换与插值将轴对称ALE模型的土体状态数据传入三维拉格朗日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水平加载研究.为分析挤密效应的影响,同时模拟了无挤密效应时的水平受荷桩.结果表明,桩贯入后的挤密效应与砂土相对密度有关,在相对较密的砂土中会出现浅层砂土被挤松的现象,同时桩的贯入提高了砂土的水平应力;挤密桩的土水平抗力与桩水平位移曲线在松砂中普遍高于无挤密桩,在密砂中的浅层处则相反;挤密效应对松砂中长径比较小的桩的水平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作用,同时会降低密砂中长桩的承载力;由于挤密效应影响的水平承载力变化率与砂土的相对密度呈负相关,在长桩中两者有较强的线性关系.研究可为预测挤密桩的水平承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桩基础 挤密效应 水平承载力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技术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