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受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建峰 刘岚 +1 位作者 林秋明 邓芹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分子印迹技术,分别制备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尼莫地平、酮糠唑4种模板化合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MIP)。利用紫外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阿替洛尔... 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分子印迹技术,分别制备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尼莫地平、酮糠唑4种模板化合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MIP)。利用紫外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印迹聚合物对各自的模板分子呈现良好的再识别性能,而尼莫地平、酮糠唑印迹聚合物对原模板则几乎没有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显示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与模板分子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在自组装过程中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形成了至少两类不等价的结合位点。对底物交叉结合实验也表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这两种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因子α值分别达到了1.75和1.62,而空白聚合物则分别仅为1.07和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模板 Scatchard分析 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巴比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秋明 何建峰 +1 位作者 刘岚 邓芹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5,共3页
以异戊巴比妥为模板 ,分别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MIP)。考察了以不同功能单体合成的MIP对模板分子... 以异戊巴比妥为模板 ,分别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MIP)。考察了以不同功能单体合成的MIP对模板分子和结构类似物的识别能力和选择性。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得到的MIP比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再识别性和选择性 ,前者对异戊巴比妥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28.58μmol/g,为理论吸附量的40.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异戊巴比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正极放电过程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子超 罗一帆 彭永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用线性电位扫描、恒电流阶跃、计算机模拟放电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涂膏式铅酸蓄电池正极的放电行为。结果表明,正极活性物质PbO2的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平方根v1/2的关系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峰电位φp不随... 用线性电位扫描、恒电流阶跃、计算机模拟放电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涂膏式铅酸蓄电池正极的放电行为。结果表明,正极活性物质PbO2的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平方根v1/2的关系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峰电位φp不随扫描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峰电流Ip随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电解液中硫酸铵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电解液的搅拌速度对峰电流Ip毫无影响。证实涂膏式铅酸蓄电池正极的放电过程受电极活性物质微孔内H+离子扩散控制。恒电流阶跃实验证实电极电位φ与ln(τ1/2-t1/2)符合直线关系,而且直线的斜率与理论值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正极 放电过程 离子扩散控制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的硅和镁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旋 罗一帆 +1 位作者 陈子超 陈学文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硅、镁元素的含量,并对酸度和试剂的选择、显色剂的用量、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形成的有色络合物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分析条件较易控制,适用于铝合金中硅、镁元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铝合金 显色反应 显色剂 酸度 络合物 分析条件 测定 分光光度法 用量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负极添加剂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一帆 许旋 陈子超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1-353,共3页
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能改善负极内活性物质电子传递的RH (离子交换型有机物 )和具有凝聚、交联作用的聚四氟乙烯 (PTFE)乳液 ,与普通负极添加剂作比较 ,探讨能改善铅蓄电池负极的添加剂。对 6种含有不同添加剂和组成的蓄电池负极 ,就... 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加入能改善负极内活性物质电子传递的RH (离子交换型有机物 )和具有凝聚、交联作用的聚四氟乙烯 (PTFE)乳液 ,与普通负极添加剂作比较 ,探讨能改善铅蓄电池负极的添加剂。对 6种含有不同添加剂和组成的蓄电池负极 ,就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恒流放电特性、电极循环寿命、RH的含量及RH与PTFE联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与普通添加剂比较 ,加有RH的电池 ,其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恒流放电特性有所提高 ,但其电极循环寿命却较短 ,当与PTFE联用时 ,能改善RH易脱落的缺点 ,延长电极循环寿命 ;说明曾用作正极添加剂的RH作为负极添加剂使用时 ,负极的充电接受能力和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与PTFE联用 ,其寿命得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酸蓄电池 负极 添加剂 充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与硝酸反应的微型实验
6
作者 林秋明 钟文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S1期26-27,共2页
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微型实验具有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快捷、省时的优点 ,而且由于注意了尾气的回收 ,防止了有害气体外逸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微型实验 反应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纤维素提取外源凝集素的研究
7
作者 伍莉娜 李国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64-67,共4页
应用DEAE—纤维素从花芸豆和白芸豆中提取外源凝集素(Lectin),在平衡pH6.8的条件下,用酸度梯度洗脱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柱色谱分离效果,用所获得的外源凝集素组分进行淋巴细胞的激活培养试验,其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离子交换纤维素 外源凝集素 芸豆 提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添加剂在铅酸蓄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陈子超 彭永元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某有机物添加剂对铅酸蓄电池正极放电性能和电极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添加剂的使用可以使正极在低倍率放电条件下活性物质的利用卒提高13%~18%,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某有机物添加剂对铅酸蓄电池正极放电性能和电极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添加剂的使用可以使正极在低倍率放电条件下活性物质的利用卒提高13%~18%,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约提高9%~12%;电极的孔率提高6%~8%,电极微孔分布均匀;正极活性物质中β—PbO_2的含量升高而a—PbO_2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放电 有机添加剂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模式识别研究
9
作者 陈子超 罗一帆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3-77,共5页
用CNDO/2量化方法计算了35个苯甲酰类化合物的量化指数,并应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对治疗患L1210肿瘤小鼠药效的影响,得到满意的分类图。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QS、ELUMO、ESHEP和π,药物的抗癌活... 用CNDO/2量化方法计算了35个苯甲酰类化合物的量化指数,并应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对治疗患L1210肿瘤小鼠药效的影响,得到满意的分类图。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QS、ELUMO、ESHEP和π,药物的抗癌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所致,而且化合物在体内到达受体的过程和难易程度对药效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抗癌活性 构效关系 苯甲酰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