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殖者之利与食者之福的护航者——访佛山市顺德区旺海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阮裕强
1
作者 盛雪云 《中国水产》 2017年第3期61-63,共3页
我国渔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水产各领域都在寻求突破和发展。水产饲料企业作为我国渔业重要的一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在水产饲料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如何突破重重迷障,建立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和优势,对于许多企... 我国渔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水产各领域都在寻求突破和发展。水产饲料企业作为我国渔业重要的一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在水产饲料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如何突破重重迷障,建立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和优势,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其苦苦思索而终难得解的问题。本期,让我们走进佛山市顺德区旺海饲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海),通过它的成功经验,寻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裕 水产饲料 佛山市顺德区 企业竞争 分子公司 中国饲料 畜禽饲料 塘头 市场占有率 寻求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在杂交鳢配合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黄泽葵 关俊锋 +5 位作者 桑宇航 许健照 欧阳斌 李雪菲 李远友 谢帝芝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43-7955,共13页
为降低水产配合饲料对鱼油和豆油的依赖,开发新型脂肪源,本研究配制5种不同脂肪源的等氮等脂(48%粗蛋白质,12%粗脂肪)配合饲料(D1~D5),其中D1的脂肪源为复合油1(罗非鱼油∶豆油=1∶1)、D2为复合油2(亚麻籽油∶豆油=1∶2)、D3为复合油3(... 为降低水产配合饲料对鱼油和豆油的依赖,开发新型脂肪源,本研究配制5种不同脂肪源的等氮等脂(48%粗蛋白质,12%粗脂肪)配合饲料(D1~D5),其中D1的脂肪源为复合油1(罗非鱼油∶豆油=1∶1)、D2为复合油2(亚麻籽油∶豆油=1∶2)、D3为复合油3(鱼油∶棉籽油∶棕榈油∶亚麻籽油=3∶3∶3∶1)、D4为罗非鱼油、D5为豆油。以上述饲料分别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对应投喂5组初始体重为(112.09±0.15)g的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e♀)幼鱼60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生化指标方面,饲料脂肪源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肝脏、肠道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D3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肝脏甘油三酯和粗脂肪含量最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血清、肝脏和肠道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肠道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在肌肉品质方面,D3组肌肉中C20∶5n-3(EPA)、C22∶6n-3(DHA)含量以及肌肉的咀嚼性、胶着性最高,其中EP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HA含量显著高于D1、D2和D5组(P<0.05),咀嚼性显著高于D2和D4组(P<0.05),胶着性显著高于D1、D2和D4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复合油3为饲料脂肪源不仅可保证杂交鳢的生长效果,而且可提升其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复合油 杂交鳢 生化指标 抗氧化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日本鳗鲡夏秋两季养殖水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佳雯 高敏 +6 位作者 陈森 张浩田 吴坤 温小波 胡雄 孙育平 宁丽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9-990,共12页
研究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夏秋两季,调查并讨论了放养密度对养殖鱼水质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夏季低密度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51(1号塘)、1.50(2号塘)和1.49 kg/m^(2)(3号塘),高密度组分别为2.17(4号塘)、2.14(5号... 研究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夏秋两季,调查并讨论了放养密度对养殖鱼水质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夏季低密度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51(1号塘)、1.50(2号塘)和1.49 kg/m^(2)(3号塘),高密度组分别为2.17(4号塘)、2.14(5号塘)和2.13 kg/m^(2)(6号塘)。秋季低密度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74(Ⅰ号塘)、1.72(Ⅱ号塘)和1.75 kg/m^(2)(Ⅲ号塘),高密度组分别为2.36(Ⅳ号塘)、2.34(Ⅴ号塘)和2.36 kg/m^(2)(Ⅵ号塘)。两次分别从每个养殖塘采集5份水样,每个密度组养殖塘随机采集4尾日本鳗鲡。结果显示:两季高密度塘水体透明度和溶氧显著低于低密度塘(P<0.05),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COD、叶绿素a指标显著高于低密度塘(P<0.05),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密度均大于低密度塘一个数量级,且经统计分析,夏季高密度组的蓝藻门密度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此外,高密度塘水体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低密度塘,Simpson指数则相反(P<0.05)。在门水平上,经统计分析,夏秋两季高密度组放线菌门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而夏季高密度组变形菌门极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1);秋季拟杆菌门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在营养品质方面,日本鳗鲡肌肉的硬度、剪切力、咀嚼性、回复性参数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塘(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低密度塘(P<0.05)。综上,高密度与低密度塘相比,水质指标、藻类组成、菌群多样性及鱼体质构、营养成分等指标中大部分参数呈现一致性负面影响,共同构成日本鳗鲡品质与养殖环境的敏感参数。此外,夏季日本鳗鲡放养密度为2.13—2.17 kg/m^(2)水质呈现富营养化及轻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养密度 营养品质 质构 水质变化 日本鳗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