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志强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中心治疗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中心治疗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饮食依从性;根据治疗前后的FPG、2h PG、GHb A1c改善程度,综合评价病情的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优良率为92.0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综合控制效果显著,可协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值得社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社区健康管理 综合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玲玲 张小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目的 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13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情绪调节量表(ER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病... 目的 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13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情绪调节量表(ERS)、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的C-ERRI总分为(25.18±14.23)分,侵入性沉思维度评分为(13.20±8.06)分,目的性沉思维度评分为(11.98±7.30)分。首发脑卒中患者的C-ERRI总分在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脑卒中类型及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侵入性沉思维度评分在性别、年龄、居住地、家庭关系及脑卒中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目的性沉思维度评分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脑卒中类型及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首发脑卒中患者C-ERRI评分均与ERS、C-PTGI、PHQ-9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0.01)。创伤后成长水平和脑卒中后抑郁水平是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需针对不同特征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卒中 反刍性沉思 情绪调节 创伤后成长 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高血压肾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谭文泽 李霞 尹学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5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95例早期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黄葵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95例早期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黄葵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 ,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血β2-MG,尿β2-MG和血清胱抑素C较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高血压肾病,可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黄葵胶囊 早期高血压肾病 效果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配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盛强 邓应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塞通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塞通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9%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其疗效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有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针刺 脑梗死后遗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