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地铁盾构隧道深厚软土地层预处理方法探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建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6-1333,共8页
穿越深厚软土地层的地铁盾构隧道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面临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超限及其引起的渗漏水、局部结构劣化等病害难题,影响隧道结构全寿命使用功能。以佛山地铁3号线工程为背景,从施工风险、环境影响、投资及运营期结构安全... 穿越深厚软土地层的地铁盾构隧道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面临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超限及其引起的渗漏水、局部结构劣化等病害难题,影响隧道结构全寿命使用功能。以佛山地铁3号线工程为背景,从施工风险、环境影响、投资及运营期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对国内地铁工程常用的软土地层土体加固工法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格栅式三轴搅拌桩加固作为地层预处理措施。对2种三轴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布置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对比管片内力与变形差异,确定推荐方案,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穿越深厚淤泥层时的加固宽度应不小于拱腰外侧3 m,深度应进入下部较好持力层0.5 m左右;2)与未加固地层相比,地基加固处理后隧道变形可减小30%~40%,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土地层 地层处理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服务采购”模式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与运营服务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新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共7页
作为全国第一条城际地铁线路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以下简称"广佛地铁")是突破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业主自行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传统模式,开创性地将"管理服务采购"(MSP)模式引入地铁建设... 作为全国第一条城际地铁线路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以下简称"广佛地铁")是突破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业主自行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传统模式,开创性地将"管理服务采购"(MSP)模式引入地铁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介绍了该模式在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商,如何确保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如何有效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及如何同步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所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广佛地铁 管理服务采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电位梯度的地铁杂散电流动态干扰范围评估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禹桥 黄玉坚 +2 位作者 彭成宽 李威 王承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6,共7页
地铁系统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日益迅猛发展,其中的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过程中不容忽视.在杂散电流电阻网络模型和电流场分布公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表电位梯度的地铁杂散电流动态干扰范围评估模型,在模型中考... 地铁系统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日益迅猛发展,其中的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过程中不容忽视.在杂散电流电阻网络模型和电流场分布公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表电位梯度的地铁杂散电流动态干扰范围评估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由于机车运行状态不同导致牵引电流的差异.使用现场测量的机车牵引电流变化曲线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并研究了过渡电阻对于电位梯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该模型能够根据国标GB/T 19285-2003中所规定的电位梯度阈值,进行考虑机车运行状态下的杂散电流干扰范围评估,并为地铁附近管线建设选址、腐蚀防护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干扰范围 埋地管线 电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力比和刚度比的防屈曲支撑-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潘毅 高宪 +1 位作者 易路行 白久林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7,共9页
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不仅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且在地震中可通过芯材的屈服吸收能量,从而减少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防屈曲支撑在结构体系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不仅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且在地震中可通过芯材的屈服吸收能量,从而减少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防屈曲支撑在结构体系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主体结构刚度主要由梁柱构件截面尺寸决定,而主体结构强度由截面尺寸和配筋共同决定。基于此,以BRB-RC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基于剪力比和刚度比的设计方法进行BRB参数设计,对2种方法设计后的结构进行反应谱及弹塑性时程分析,从周期、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滞回耗能比及滞回曲线等方面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分析获得了基于刚度比和剪力比设计方法的优缺点,为BRB-RC框架结构的减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剪力比 刚度比 混凝土框架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缆悬索桥的静力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清华 张莹 +2 位作者 程震宇 康纪平 何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8-246,共9页
双缆悬索桥体系是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多塔悬索桥的结构体系,为了对该类悬索桥体系的受力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静力特性以及关键设计参数的影响效应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以一座典型的单缆多塔悬索桥为参照,选定双缆多塔悬索桥... 双缆悬索桥体系是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多塔悬索桥的结构体系,为了对该类悬索桥体系的受力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静力特性以及关键设计参数的影响效应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以一座典型的单缆多塔悬索桥为参照,选定双缆多塔悬索桥的关键设计参数,建立两类多塔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多塔悬索桥体系的竖向刚度差异;最后研究双缆悬索桥体系,边主跨比、中塔刚度、恒载分配比和矢跨比等关键设计参数对于中塔塔顶主缆总的不平衡力、中塔塔顶最大纵向位移以及主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缆多塔悬索桥,双缆多塔悬索桥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竖向刚度,同时大幅减小中塔塔顶主缆总的不平衡力;减小边主跨比对双缆结构体系竖向刚度和塔顶主缆总的不平衡力的影响较小;增大中塔刚度可以显著提高双缆结构体系的竖向刚度,但是中塔塔顶主缆总的不平衡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恒载分配比例取为1.0~2.0时,双缆结构体系的中塔塔顶位移及主梁跨中挠度较小;减小顶缆矢高或者增大底缆矢高均可以显著提高双缆结构体系的竖向刚度,有效减小主梁跨中挠度和中塔塔顶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静力特性 边主跨比 中塔刚度 恒载分配比 矢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铁盈利能力分析及投融资模式选择与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殷红军 郭菊娥 赵新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铁项目盈利能力的同时,构建了高铁经济效益财务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认为,我国高铁在运营初期的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将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必须对目前高铁"部省合资"建设模式进行优化。文章依据土地级差地租...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铁项目盈利能力的同时,构建了高铁经济效益财务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认为,我国高铁在运营初期的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将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必须对目前高铁"部省合资"建设模式进行优化。文章依据土地级差地租理论、铁路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新型的"部省合资"模式,即枢纽建设与片区开发联动、高铁项目投融资与土地开发互通的新型"部省合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盈利能力 投融资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车、减震沟及沙袋缓冲对塌落振动减振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华伟 朱洋 +2 位作者 陈政清 曾炯坤 张继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针对城市爆破拆除工程中的塌落振动问题,结合落锤冲击数值模拟与塌落冲击试验研究了减震沟、废弃机动车及沙袋缓冲层等减振措施对塌落振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落锤冲击数值模拟与塌落冲击试验动力响应规律较一致,减震沟、废车及沙袋... 针对城市爆破拆除工程中的塌落振动问题,结合落锤冲击数值模拟与塌落冲击试验研究了减震沟、废弃机动车及沙袋缓冲层等减振措施对塌落振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落锤冲击数值模拟与塌落冲击试验动力响应规律较一致,减震沟、废车及沙袋缓冲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面质点振动响应峰值;塌落冲击试验中所有振动分量频率均介于10~40 Hz之间,废车及沙袋缓冲对部分振动分量频率影响不明显;在减震沟、废车及沙袋缓冲等3种减振措施中,废车尤其微型面包车缓冲减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落振动 减振效果 数值模拟 减震沟 报废汽车 减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地铁隧道基底风化泥质粉砂岩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余超 黄展军 +3 位作者 赵秀绍 夏明 石钰锋 魏度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74,共9页
通过对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动三轴循环加载试验,对其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可恢复累积塑性动应变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别从不同动应力、静偏应力、围压、频率4个方面入手,对风化泥质粉砂岩的轴向动应变规律进行分析及对不同因素的... 通过对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动三轴循环加载试验,对其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可恢复累积塑性动应变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别从不同动应力、静偏应力、围压、频率4个方面入手,对风化泥质粉砂岩的轴向动应变规律进行分析及对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应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在循环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变情况受动应力、静偏应力2因素影响较大,并随其增加而增大,但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动应变趋于稳定需要的循环次数为2 000次左右,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仅需要1 000次左右;静偏应力从0 kPa增加至200 kP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动应变约增长5.97倍,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动应变则增长约8.53倍,变化更为明显;围压的增大加速了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样内部裂隙发展,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样内部裂隙发展受到抑制,从而表现出随围压增加动应变变化趋势相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风化软岩 循环荷载 动力变形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槽变截面人行桥的气动性能与TMD减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军杰 牛华伟 +3 位作者 陈政清 周子祺 郑甲强 黄文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96-2302,共7页
针对开槽变截面这一新型桥梁断面,为研究其颤振与涡振性能,以某人行桥为工程背景,制作缩尺比为1/29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设计电涡流杠杆式和悬臂式TMD,研究其减振效率。研究表明:在0°和±3°风攻角和0°,15... 针对开槽变截面这一新型桥梁断面,为研究其颤振与涡振性能,以某人行桥为工程背景,制作缩尺比为1/29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设计电涡流杠杆式和悬臂式TMD,研究其减振效率。研究表明:在0°和±3°风攻角和0°,15°,30°,45°,60°和90°风偏角下,主梁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颤振检验风速(104.4 m/s);设计基准风速范围(0~58.4 m/s)内,在0°和±3°风攻角及0°,15°和30°风偏角下,主梁发生1阶竖弯、1阶扭转及2阶竖弯涡振;与0°风攻角相比,在+3°风攻角下,1阶与2阶竖弯涡振风速锁定区间有延迟,振幅分别减小和增大;布置TMD之后,涡振风速锁定区间几乎不变,振幅最大值对应的风速减小,振幅分别减少46%,47%和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槽变截面 人行桥 颤振 涡振 电涡流T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振动压实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开裂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度强 余超 +2 位作者 张慧鹏 夏明 石钰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针对某地铁车站回填过程中主体结构局部开裂问题,基于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压路机振动压实荷载对车站局部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力分析与静力分析整体趋势均与现场监测结果相吻合,静力分析数据较现场监测数据大,而动力分析数据与监测数... 针对某地铁车站回填过程中主体结构局部开裂问题,基于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压路机振动压实荷载对车站局部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力分析与静力分析整体趋势均与现场监测结果相吻合,静力分析数据较现场监测数据大,而动力分析数据与监测数据整体更接近;名义振幅和振动频率是影响振动机压实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开裂影响的主要因素;基坑底部土体最大沉降差与车站顶板最大拉应力值和名义振幅呈正比,且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振动频率为10 Hz、名义振幅为1.8 mm时,车站顶板拉应力最大,可能使得车站顶板发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结构开裂 局部振动压实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孔荣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4,90,共6页
在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基础上,佛山形成了BOT+TOD+EPC模式并运用到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该模式的3个子模式BOT、TOD、EPC的概念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式存在的操作性组合。在介绍佛山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特点后,对... 在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基础上,佛山形成了BOT+TOD+EPC模式并运用到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该模式的3个子模式BOT、TOD、EPC的概念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式存在的操作性组合。在介绍佛山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特点后,对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从合作对象、操作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合作对象、合作协议、项目监管、投资收益、TOD开发、成本控制、项目公司组织构架等方面提出可选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如:合作对象可以选择与大型基建、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企业合作,或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合作协议应注意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项目监管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职责,以及预防资金断链;地方政府对投资收益不作出承诺;TOD开发需实现土地和轨道项目联合招标;需控制建设资金以补充运营资金的不足;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应平衡设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信该模式的推广使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项目 BOT+TOD+EPC模式 实施主体 实施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盾构区间锚索处理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志斌 游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以佛山地铁1号线某盾构区间穿越沿线某建筑基坑锚索支护为背景,介绍了明挖基坑法、暗挖隧道法、套管拔除法和旋挖钻垂直切索法等4种对锚索支护的处理方案。综合考虑工期、工程造价、工程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采用旋挖钻垂直切索法,取得... 以佛山地铁1号线某盾构区间穿越沿线某建筑基坑锚索支护为背景,介绍了明挖基坑法、暗挖隧道法、套管拔除法和旋挖钻垂直切索法等4种对锚索支护的处理方案。综合考虑工期、工程造价、工程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采用旋挖钻垂直切索法,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可为类似锚索清障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区间 锚索处理 旋挖钻垂直切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旋喷桩在富水砂层暗挖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仕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7,共4页
高水位砂质地层采用暗挖法施工风险极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佛山地铁1号线世纪莲站3号出入口通道的设计施工实践证明,在暗挖通道周围设置水平旋喷桩止水帷幕,使得富水砂层暗挖施工成功实施,保护了通道上方的综合... 高水位砂质地层采用暗挖法施工风险极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佛山地铁1号线世纪莲站3号出入口通道的设计施工实践证明,在暗挖通道周围设置水平旋喷桩止水帷幕,使得富水砂层暗挖施工成功实施,保护了通道上方的综合管廊,运行的管线工作正常。提出的方法合理,措施有效,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水平旋喷桩 砂层 暗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首通段客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新文 高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41,共5页
为研究广佛线开通以来两地居民的出行特征,总结其客流特点,挖掘和培育客流增长点,对广佛线各车站以现场调研方式开展客流调查活动,并结合广佛线开通以来的客流数据,分析广佛线客流的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目的,以及广佛线服务半径、客流特... 为研究广佛线开通以来两地居民的出行特征,总结其客流特点,挖掘和培育客流增长点,对广佛线各车站以现场调研方式开展客流调查活动,并结合广佛线开通以来的客流数据,分析广佛线客流的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目的,以及广佛线服务半径、客流特征等。提出根据广佛线客流特征使用高、低峰行车计划组织运营及优化公交接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出行调查 客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基建工程项目管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庆华 陈楚炼 +2 位作者 郑树湘 程莉 彭庆臻 《农电管理》 2021年第12期32-34,共3页
将BIM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实现变电站土建、机电、电气设备的建模,即在项目建设初期,结合项目实际,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实施动态化的仿真模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估,从而提升变电站基建项目全过程的管控力度。此外,... 将BIM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实现变电站土建、机电、电气设备的建模,即在项目建设初期,结合项目实际,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实施动态化的仿真模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估,从而提升变电站基建项目全过程的管控力度。此外,借助BIM建模技术的深化设计,实现对隐蔽工程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工程项目管理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