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OCT对IMH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泽锋 罗娜 +2 位作者 李发标 邱志桥 晏世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Gass理论认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而频域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但利用深度增强成像(EDI)技术观察IM... 背景Gass理论认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多由于玻璃体皮质对黄斑区切线方向上的牵拉引起,而频域OCT(SD—OCT)研究发现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OA)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有密切关系,但利用深度增强成像(EDI)技术观察IMH患者手术前后DIOA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利用SD—OCT及其EDI技术研究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层和SFCT在IMH手术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眼IMH患者40例40眼,患者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术者完成23G玻璃体切割术,并由同一操作者采用SD—OCTEDI模式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和SFCT,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IMH患者DIOA与SFCT间的关系。结果术后IMH患者中,黄斑裂孔闭合者34眼,裂孔封闭率为85%。术眼术前DIOA平均值为(1280±753)μm,术后6个月为(656±322)μm,手术前后DIO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9,P=0.000)。术眼术前平均SFCT为(130±43)μm;术后6个月为(140±38)μm,手术前后SF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P=0.175)。手术前及手术后术眼DIOA与SFCT测量值的变化均呈负相关(术前:r=-0.748,P=0.000;术后:r=-0.686,P=0.001)。结论IMH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中心凹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DIOA与SFCT的变化方向相反,提示IMH患者光感受器IS/OS的变化与脉络膜的血流灌注状态参与IM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网膜孔/生理病理 中心凹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感受器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优化管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小菊 陈章娣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对精密度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清洗难度大的眼科显微器械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清洗和包装、供应室负责灭菌、手术室专人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为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管理...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对精密度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清洗难度大的眼科显微器械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清洗和包装、供应室负责灭菌、手术室专人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为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管理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优化管理后,显微器械的清洁度、器械完好率显著优于优化管理前(均P<0.01)。结论对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管理运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既保证了显微器械灭菌质量,又大幅度提高了显微器械的完好率,延长了显微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谐了医护关系与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手术 显微器械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 优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晏世刚 黄慧君 +1 位作者 何建华 张秀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87-2088,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功能、眼底改变、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DR患者,治疗组20例利用0.9%生理盐水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每天1次连续治疗20d;安慰剂组20例。治疗前后记录视力、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功能、眼底改变、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DR患者,治疗组20例利用0.9%生理盐水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每天1次连续治疗20d;安慰剂组20例。治疗前后记录视力、观察眼底改变、视网膜中央血管直径及阻力指数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5%(15/20),安慰组40%(8/20),经两个样本率的检验,χ2=5.01,P<0.025。眼底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90%)明显优于安慰组(45%);中央血管阻力指数(RI)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血管直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视功能,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中药制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循环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的年龄相关性改变 被引量:7
4
作者 孔祥斌 晏世刚 +1 位作者 罗书科 苏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8-672,共5页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数据分析50岁及以上中国人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的年龄相关性改变。方法以社区筛查时50岁以上中国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既往眼部疾病史,通过自动验光仪测量屈光度及角膜曲率,通过A型超声测量眼球前房深度、晶...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数据分析50岁及以上中国人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的年龄相关性改变。方法以社区筛查时50岁以上中国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既往眼部疾病史,通过自动验光仪测量屈光度及角膜曲率,通过A型超声测量眼球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取右眼数据分析,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0人,男性眼轴长度为(23.62±1.39)mm,女性眼轴长度为(23.16±1.50)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前房深度为(2.78±0.38)mm,女性为(2.68±0.35)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晶状体厚度男性为(4.23±0.68)mm,女性为(4.33±0.68)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角膜曲率男性为(43.41±1.55)D,女性为(44.21±1.48)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0岁以上中国人中,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均无变化(P=0.60、0.33),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不断变浅(P<0.001),晶状体厚度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厚(P<0.001)。结论 50岁以上中国人,男性眼轴较女性长,前房较女性深,晶状体较女性薄,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不随年龄变化而发生改变,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浅,晶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视力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泽锋 晏世刚 +2 位作者 郭晶晶 陈建明 郭海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8例(30眼)确诊并氉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8例(30眼)确诊并氉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转换成LogMAR视力)和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ameter of IS/OS absence,DIOA),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2眼黄斑裂孔闭合,裂孔封闭率为73.3%。术前LogMAR视力为0.99±0.37,术后12个月为0.75±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5)。术前DIOA为551~2900(1945.57±609.33)μm,术后12个月为412~2811(1357.07±772.67)μm,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手术前后LogMAR视力与DIOA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95、0.921,均为P<0.01)。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LogMAR视力与手术前后DIOA具有明显正相关性,DIOA是评估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学光相干断层扫描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感受器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虹膜生物学结构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祥斌 晏世刚 +1 位作者 罗书科 苏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虹膜生物学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获取PACG组与对照组眼前段图像,采用中山房角...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虹膜生物学结构特点。方法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获取PACG组与对照组眼前段图像,采用中山房角分析软件(Zhongshan angle analyze program,ZAAP)对图片进行分析,对比PACG组与对照组虹膜结构参数的差异。结果PACG组患者前房浅、眼轴短、晶状体厚、房角窄及前房宽度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PACG组虹膜厚度IT750为(0.48±0.15)mm,对照组为(0.43±0.18)mm,PACG大于对照组;PACG组虹膜厚度IT2000为(0.52±0.14)mm,对照组为(0.47±0.16)mm;PACG组虹膜面积为(1.56±0.28)mm2,对照组为(1.50±0.28)mm2;PACG组虹膜弯曲距离为(0.31±0.17)mm,对照组为(0.25±0.12)mm;PACG组瞳孔直径(4.09±1.71)mm,对照组为(4.48±1.71)mm;两组间虹膜厚度、虹膜面积、虹膜弯曲距离、瞳孔直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PACG患者虹膜厚、面积大、虹膜弯曲距离大,虹膜结构参数可能参与PACG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虹膜生物学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远期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书科 林振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7-858,861,共3页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例(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分别行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7个月,比较双眼视力、...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例(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分别行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7个月,比较双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角膜厚度等情况。结果术后37个月,Nd:YAG激光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715.4±627.9)mm-2,超声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30.7±426.5)m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异率和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视力、眼压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d:YAG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应慎重施行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激光乳化 超声乳化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患者的EDI-OCT特征及并发症观察
8
作者 叶祖科 尹小芳 +2 位作者 黎彦豪 罗书科 卢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观察局限性脉络膜凹陷(FCE)患者的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的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首诊并经EDI-OCT检查确诊的47例47眼FCE患者纳入研究。记录患者... 目的观察局限性脉络膜凹陷(FCE)患者的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的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首诊并经EDI-OCT检查确诊的47例47眼FCE患者纳入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屈光度、logMAR最佳矫正视力及凹陷的数量、位置、类型、形态,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凹陷下脉络膜厚度、最大凹陷宽度和凹陷深度,观察FCE发生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结果47例FCE患者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48.30±15.20)岁,logMAR视力为0.27±0.36,等效球镜度数为(-2.23±3.00)D,近视患者34例(72.34%);患眼黄斑区有54个凹陷。凹陷位置33个位于中心凹下,21个位于中心凹外;凹陷类型紧密型44个,分离型10个;凹陷形态碗形37个,锥形17个。FCE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219.36±105.80)μm,凹陷下脉络膜厚度为(166.28±101.45)μm,凹陷宽度为(703.26±317.61)μm,凹陷深度为(72.57±35.52)μm。22例FCE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包含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0例(21.28%)、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7例(14.89%)、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2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3例。FCE有并发症组患者的logMAR视力、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凹陷下脉络膜厚度及凹陷宽度均大于FCE无并发症组患者(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凹陷下脉络膜厚度(P=0.009)、凹陷宽度(P=0.007)是FCE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FCE好发于中青年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以紧密型、碗形多见。FCE易出现RPE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以CNV、CSC多见,导致患者视力明显下降。凹陷下脉络膜厚度增加、凹陷宽度增大可能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脉络膜凹陷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婉玲 周怀胜 +2 位作者 马海智 卢彦 晏世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secondary to 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ME)的情况,评估Ozurdex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佛山市第... 目的通过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secondary to 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ME)的情况,评估Ozurdex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RVO-ME患者(42例42眼)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DEX组(11例)和抗VEGF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药效持续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DEX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的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EX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6个月CR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抗VEGF组治疗后1个月BCVA、CR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DEX组与抗VEGF组间BCVA、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EX组内、抗VEGF组内及两者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BCVA、CRT比较除DXE组治疗后1个月CRT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EX组的药效持续时间为3~4个月,抗VEGF组的药效持续时间<2个月。DEX组的高眼压发生率较抗VEG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Ozurdex在治疗RVO-ME上有明显的短期疗效,维持时间为3~4个月(少于6个月)。眼压仍是其需密切监控的主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和微视野检查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嘉婧 段虎成 +5 位作者 陈瑞 吕依洋 吕红玲 晏世刚 孔祥斌 宁晓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微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微血管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37例(72眼),根据Gass分期分为A组(2期IMEM 23眼)和B组(0期、...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微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微血管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37例(72眼),根据Gass分期分为A组(2期IMEM 23眼)和B组(0期、1期IMEM 25眼)及C组(健康对侧眼24眼)。另选择健康对照组13人26眼为D组。利用OCTA检测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厚度、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FSVD)、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FAZ 300μm宽度内血流密度(FD-300)。微视野计检查各组受检眼黄斑中心6°范围的视觉敏感度(MS),分析不同组别受检眼OCTA检测指标、MS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眼BCVA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A组患眼CMT大于B组,B组大于C组、D组;5个方位视网膜厚度中央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A组大于B组、C组和D组。5个方位MS A组小于D组。A组FSVD大于B组;各组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显著差异;FAZ面积A组、B组小于C组、D组;A组FD-300大于B组、C组和D组,B组大于D组。BCVA(logMAR)与视网膜中央厚度和FD-300均呈正相关(r=0.719,P<0.01;r=0.407,P<0.01),与视网膜中央MS呈负相关(r=-0.564,P<0.01),与FSVD不相关(r=0.267,P=0.066),与FAZ面积不相关(r=-0.004,P=0.978)。IMEM患眼中央、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视网膜厚度与其所对应的MS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IMEM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流改变会导致患者视力和MS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视野 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冼志林 梁琦晨 +4 位作者 袁洋行 黄金飞 王珂鳗 翁宏武 晏世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为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常见眼底表现,原因在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造成视网膜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血液成分渗透到血管外。到目前为止,抗血管内皮生...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为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常见眼底表现,原因在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造成视网膜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血液成分渗透到血管外。到目前为止,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及视网膜激光光凝等已经成为治疗RVO-ME的主要方法,但近年来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逐渐应用于RVO-ME的治疗,其生物可降解缓释特性、能有效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减少中央视网膜厚度、作用时间长、安全性较好及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现就Ozurdex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以及其对RVO-ME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