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肿瘤术后百普素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艳鸿 区小卫 丘磊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应用百普素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共42例,A组术后经空肠造口管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输液,肛门恢复排气后行一般流质饮食。临床观察胃肠道功能...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应用百普素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共42例,A组术后经空肠造口管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输液,肛门恢复排气后行一般流质饮食。临床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累积氮平衡,记录各病人百普素的最大应用剂量及最大输注速度,以评价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对百普素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耐受性。结果:A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B组早(P<0.05);A组1例应用百普素第3天并发休克、麻痹性肠梗阻;2例出现腹胀、腹痛,经调整速度和温度后缓解;1例为菌群失调及肠功能不全所致腹泻。所有病人无出现机械性肠梗阻、肠外瘘、腹壁软组织感染及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A组应用百普素后,前白蛋白比B组升高(P<0.05),A组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比B组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累积氮平衡A组比B组高(P<0.05)。研究期间病人百普素的平均最大应用剂量(1386±225)mL(浓度4.2kJ/mL),最大输注速度(69±21)mL/h。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治疗,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病人 消化道肿瘤 病人 早期肠内营养 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前白蛋白 个体差异 结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少锐 梁兆煜 区小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桥本病 41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41例桥本病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例 ,并发甲亢 6例 ,并发甲状腺癌 2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13例 ,行...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桥本病 41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41例桥本病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例 ,并发甲亢 6例 ,并发甲状腺癌 2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13例 ,行一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加对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 16例 ,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1例、全切除术 1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 19例 ,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素半年以上 ,停药后有 4例出现甲减。结论 :桥本病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甲状腺其它疾病并存 ,手术可以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治疗并发病 ,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桥本病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手术方式 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诊治肝结核13例
3
作者 林唯栋 吴志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肝结核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502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谢学羿 林唯栋 +1 位作者 温顺前 林贾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85-586,5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9年8月,行TAPP手术502例(包括双侧110例),合并胆囊病变18例,慢性阑尾炎1例,同时行腹...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9年8月,行TAPP手术502例(包括双侧110例),合并胆囊病变18例,慢性阑尾炎1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术。建立CO2气腹后,剪开腹膜并横断疝囊,于腹膜前置入聚丙烯网状补片固定,闭合腹膜。结果本组502例均治愈出院。主要并发症有腹股沟区血肿或积液7.6%(38/502),尿潴留20.7%(104/502)。479例随访6—86个月,平均32.6月,其中226例〉24个月。近期(术后1个月内)复发1例,远期复发2例,总的复发率为0.6%(3/479)。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生化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曾位森 黄源坚 +4 位作者 邵聪文 梁宝焕 魏铖 许万福 苏亚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分析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制备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小鼠的生化及病理改变。方法将C57BL/6J实验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HC组)和高脂饮食加STZ组(HC+STZ组)。HC+STZ组高... 目的分析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制备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小鼠的生化及病理改变。方法将C57BL/6J实验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HC组)和高脂饮食加STZ组(HC+STZ组)。HC+STZ组高脂高糖饲料饲养1个月后,按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STZ,24 h后再注射1次;HC组高脂高糖饲养,NC组一直用普通饲料饲养,两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对照。注射STZ后每周测定空腹血糖,持续4周;1个月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试验(OGTT);然后处死小鼠,对血浆进行相关的生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胰岛形态结构,病理分析肝脏,肾脏的结构形态情况。结果 (1)注射STZ 1周后,有75%的小鼠空腹血糖超过阈值(13.89 mmol/L);2周后除1只小鼠死亡外,其余小鼠空腹血糖均超过阈值,造模成功率为91.3%;HC组空腹血糖比NC组略有升高,但尚在正常值范围内;(2)高脂饮食的HC+STZ组和HC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高于NC组(P〈0.01),STZ注射后体质量增加不明显;(3)OGTT结果显示,HC+STZ组口服葡萄糖后0.5~2 h的血糖都显著高于NC组和HC组(P〈0.01);HC组0.5~2 h的血糖也高于NC组,但只有1.5 h血糖有显著差异;HC+STZ组AU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NC组或HC组(P〈0.01);HC组AUC略高于NC组(P〈0.05);(4)生化检测显示,HC+STZ组血浆中的肌酐(CR)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和HC组(P〈0.05);(5)胰岛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C组胰岛结构完整,细胞排列规整,胰岛素的分泌较NC组减少;HC+STZ组胰岛萎缩,细胞排列紊乱,可见许多空泡状和纤维化结构,胰岛素的分泌明显减少。病理检测显示肝脏有轻度的脂肪肝,肾脏的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高脂饮食结合低剂量STZ多次注射制备的T2DM模型小鼠与人类T2DM有非常相似的病理结构和生化改变,伴有脂肪肝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上腹切口与正中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术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强 区小卫 +2 位作者 张少锐 黄文 廖冠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左上腹切口和正中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的差异。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3月,对36例应用OrVil吻合器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患者,分别采用左上腹切口(n=23)或正中切口(n=13),对抵钉座... 目的探讨左上腹切口和正中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的差异。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3月,对36例应用OrVil吻合器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患者,分别采用左上腹切口(n=23)或正中切口(n=13),对抵钉座放置时间、腔镜下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漏或狭窄等进行比较。结果与正中切口组相比,左上腹切口组腔镜下吻合时间短[(7.4±2.2)min vs.(16.0±4.4)min,t=-7.965,P=0.000],切口短[(6.3±1.5)cm vs.(8.2±2.4)cm,t=-2.625,P=0.018],抵钉座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左上腹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术更为简便快捷、安全,但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注意吻合时的对线、对位等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Vil吻合器 腹腔镜 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