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欧阳芬 朱新进 +1 位作者 廖秋玲 何良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12-2414,共3页
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因此结直肠癌准确的定位与分... 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因此结直肠癌准确的定位与分期对指导临床医生选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及评估术后具有至关重要性。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明确结直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直肠癌诊断 影像学技术 磁共振成像 断层扫描 临床医生 软组织分辨率 转移淋巴结 直肠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被引量:9
2
作者 廖秋玲 赵继泉 +1 位作者 朱新进 董巨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0-1362,共3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超声检查缺乏组织对比,...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超声检查缺乏组织对比,无法分辨淋巴结状态且不能区分肿瘤侵犯;CT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低,不能很好地确定肿瘤侵犯范围;PET-CT检查软组织分辨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功能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分辨率 淋巴结状态 女性生殖系统 影像学技术 超声检查 分辨力 正常宫颈组织 浸润性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坚豪 陈燕萍 +2 位作者 赵继泉 朱新进 曾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成角情况,计算MCA狭窄率,分析MB厚度、MCA长度、狭窄率间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33例、36处MB-MCA,位于左冠状前降支25例,MCA平均长度为(20.0±12.3)mm,MB平均厚度为(2.1±0.7)mm,MCA平均狭窄率为(19.7±12.1)%,MCA长度、狭窄率、MB厚度间没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MB-MCA,并可测量其长度,厚度,并评价MB-MCA冠脉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与导管法造影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新进 熊华峰 +3 位作者 曾惠良 欧卫谦 梁坚豪 李佩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2 mm的580节段中,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为507节段(占87.41%)。在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8.17%和76.32%、95.96%,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5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81.69%;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9.35%和91.18%、98.7%,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高度狭窄的2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79.49%。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16层CT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新进 曾惠良 +4 位作者 赵继泉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的直接CT征象及类型,诊断符合率为100%;并可拉直测量导管的内径和长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和83.33%;在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程度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在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方面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16层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以指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靶区MRI表现正常的脑组织^1H—MRS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继泉 梁碧玲 +1 位作者 沈君 朱新进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采用二维相位编码磁共振波谱(2D1H-MRS)成像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者双侧颞叶放疗靶区脑组织代谢改变,探讨2D1H-MRS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病例组)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者共40个颞叶和23例... 目的:采用二维相位编码磁共振波谱(2D1H-MRS)成像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者双侧颞叶放疗靶区脑组织代谢改变,探讨2D1H-MRS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病例组)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者共40个颞叶和23例(33个颞叶)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均行2D1H-MRS检查,在双侧颞叶脑白质区域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PCr)和胆碱(Cho)值及相互间比值。结果:病例组颞叶区NAA、PCr降低,Cho升高,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Cho/PCr升高、NAA/Cho降低,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D1H-MRS能发现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脑组织改变,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鼻咽肿瘤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斌 朱新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87-228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平扫时,6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径约为3~6 cm,呈形态不规...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平扫时,6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径约为3~6 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颈动脉体瘤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