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前保温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温与寒战的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渭敏 章绵华 +1 位作者 范林斌 刘洪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33-934,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麻醉前 寒战 低温 保温 预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食管裂孔疝产妇急诊剖宫产术中严重反流误吸一例
2
作者 王云花 王汉兵 +3 位作者 郑雪琴 王靖 贺俭 何万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2-893,共2页
产妇,34岁,157 cm,87 kg,BMI 32.4 kg/m^(2),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液1 h”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妊娠期糖尿病;(3)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妊娠合并肥胖;(5)孕1产0,孕38+4周宫内单活胎。入院后考虑胎儿足月,胎膜已破,B超提示... 产妇,34岁,157 cm,87 kg,BMI 32.4 kg/m^(2),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液1 h”入院。入院诊断:(1)胎膜早破;(2)妊娠期糖尿病;(3)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妊娠合并肥胖;(5)孕1产0,孕38+4周宫内单活胎。入院后考虑胎儿足月,胎膜已破,B超提示胎儿中等大小,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表现,进行阴道试产。产妇入院后9 h,宫缩规律,宫口开2 cm,产妇要求行分娩镇痛。麻醉科医师评估产妇无硬膜外分娩镇痛禁忌,规律宫缩良好,VAS疼痛评分9分,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穿刺点选择L2-3,置入硬膜外导管4cm,穿刺、置管过程均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妇 合并食管裂孔疝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七氟醚麻醉诱导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甲莲 杨承祥 +2 位作者 梁桦 李云 李世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诱导方法在小儿腹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结扎术3~6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面罩肺活量吸入法诱导组(A组)与面罩潮气量吸入法诱导组(B组)。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血流动... 目的观察七氟醚诱导方法在小儿腹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结扎术3~6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面罩肺活量吸入法诱导组(A组)与面罩潮气量吸入法诱导组(B组)。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3.5±4.4)s,明显短于B组的(68.8±7.6)s(P<0.01);A组气管插管时间(3.5±0.7)min,明显短于B组的(6.7±1.4)min(P<0.01);两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七氟醚吸入诱导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面罩肺活量吸入诱导法起效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吸入麻醉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枫 黄琼 +2 位作者 张涛 杨承祥 梁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32-3434,共3页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0例(n=10),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8岁,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组)和七氟醚组(SEV组)。麻醉期间维持异氟醚或七氟醚...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0例(n=10),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8岁,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组)和七氟醚组(SEV组)。麻醉期间维持异氟醚或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5 MAC。术毕抽静脉血分离血清。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用对照组、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患者的血清孵育。采用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ELISA检测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结果:与C组和ISO组比较,SEV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MMP-2和MMP-9表达下调(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该效应可能与下调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七氟醚 血清 肺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伍辉萍 杨承祥 +2 位作者 洪彬源 蔡日生 刘梅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84-2585,共2页
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是目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氯胺酮具有镇静及良好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小儿手术麻醉首选药.但术后不良反应多。本文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鼓膜切开置管术 小儿手术 临床研究 氯胺酮 丙泊酚 麻醉 分泌性中耳炎 术后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大出血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哲 徐海容 +2 位作者 杨承祥 刘洪珍 戴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57-155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大出血原因及麻醉处理对策。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52例需行脾脏切除术患者进行手术。11例出血量超过800mL,8例因此中转开腹手术。术前均配血1600mL以上,术中严密观察手术进程,监测循环、呼吸指标,依据以上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大出血原因及麻醉处理对策。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52例需行脾脏切除术患者进行手术。11例出血量超过800mL,8例因此中转开腹手术。术前均配血1600mL以上,术中严密观察手术进程,监测循环、呼吸指标,依据以上观察结果及时进行输血及体液成分调整。结果:11例大出血患者,4例出现轻度休克,经处理后纠正。余者呼吸、循环均在安全范围内波动。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大出血发生率高,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脾蒂、脾胃韧带血管出血。出血特点为迅猛、大量,镜下处理困难,多数需要中转开腹止血。麻醉处理的关键是在术前对此并发症有充分认识并准备足够血液,尤其强调术中要严密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以便及时输血,以为手术止血争取时间,保证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麻醉处理 中转开腹手术 腹腔镜技术 大出血患者 处理对策 出血原因 手术进程 呼吸指标 体液成分 观察结果 安全范围 出血特点 操作过程 手术止血 循环稳定 出血量 发生率 带血管 并发症 术前 术中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烷司琼预防颅脑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云 洪彬源 杨承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临床观察 颅脑外科 托烷司琼 预防 外科术后 个体因素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PCA与静脉PCA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仲吉英 安建雄 +2 位作者 杨承祥 陈雷 刘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评价经静脉和皮下吗啡PCA的疗效、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 6 3例ASAI~III级心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吗啡病人自控皮下镇痛 (scPCA)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ivPCA )组 ,其中scPCA组 31例 ,ivPCA组 32例。药物为吗啡 1mg/ml+利多卡因... 目的 :评价经静脉和皮下吗啡PCA的疗效、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 6 3例ASAI~III级心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吗啡病人自控皮下镇痛 (scPCA)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ivPCA )组 ,其中scPCA组 31例 ,ivPCA组 32例。药物为吗啡 1mg/ml+利多卡因 10mg/ml的混合液。PCA设置 :负荷量 2ml;单次剂量 1ml;小时限量 10ml/h ;锁定时间 3分钟。于负荷量注射完毕后记录镇痛起效时间 ,并于放置PCA泵后 2 4、4 8、72小时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MAP、HR、RR、SPO2 、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及副作用。结果 :ivPCA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短于scPCA组 (P <0 .0 5 ) ;两组疼痛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scPCA组PCA泵报警次数显著低于ivPCA组 (P <0 .0 5 )。结论 :吗啡scPCA与ivPCA的疗效和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但吗啡scPCA操作简单、系统故障发生率低 ,适于较长时间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 病人自控镇痛 吗啡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纵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洪珍 陈月圆 +2 位作者 欧伟明 杨承祥 张文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电视纵隔镜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麻醉管理 手汗症 丙泊酚 阿曲库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应用局部浸润麻醉超前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洪珍 莫籍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应用局部浸润麻醉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 例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 A S A Ⅰ~Ⅱ级) 。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 例,Ⅰ组:全麻,Ⅱ组:全麻 + 术前局麻。Ⅲ组:全麻+ 术后局麻。全麻均用氯氨酮... 目的:探讨小儿应用局部浸润麻醉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 例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 A S A Ⅰ~Ⅱ级) 。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 例,Ⅰ组:全麻,Ⅱ组:全麻 + 术前局麻。Ⅲ组:全麻+ 术后局麻。全麻均用氯氨酮和安定,局麻用0 .5 % 普鲁卡因5 毫升行切口局部封闭。采用观察行为结合计分法,分别于手术后4 、8 、12 、16 、24 、36 小时行疼痛评分一次。结果:各时间段Ⅰ组疼痛评分均高于Ⅱ组、Ⅲ组( P < 0 .05 ~0 .01) 。而Ⅲ组疼痛评分均高于Ⅱ组( P < 0 .05 ~0 .01) 。结论:术前行切口浸润麻醉在小儿也同样具有超前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浸润麻醉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哲 杨承祥 仲吉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围麻醉管理。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 ,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循环系统 ,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 ,凝血弹性图 (TEG)监测下进行凝血功能的管理 ,保温。结果 :循环系统持续平稳 ,呼吸指标、水电解质正常 ,凝血功能良好。...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围麻醉管理。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 ,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循环系统 ,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 ,凝血弹性图 (TEG)监测下进行凝血功能的管理 ,保温。结果 :循环系统持续平稳 ,呼吸指标、水电解质正常 ,凝血功能良好。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循环、保护肝脏 ;体外静脉转流技术有利于稳定循环 ;TEG监测可及时地、合理地指导成分输血 ,促进凝血功能正常 ;保温可减少低温对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 术中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与骶管麻醉辅助异丙酚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林生 仲吉英 韩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63-2663,共1页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术 异丙酚用 吻合器 硬膜外麻醉 临床观察 麻醉辅助 骶管 剧烈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中能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桥灵 杨承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罗库溴铵(roe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最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mg/kg,起效时... 罗库溴铵(roe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最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mg/kg,起效时间3.4min.时效10~15min.90%肌颤搐恢复时间为30min,气管插管量是0.6mg/kg.注药90s后可作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效时间 罗库溴铵 药物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 非去极化肌松药 心血管不良反应 维库溴铵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处理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云 杨承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6-,共1页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体重60kg.2周前因"突发呼吸困难伴咯暗红色痰2小时"于2000年11月12日急诊入院,诊断为"紫绀型心脏病并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为191g/L,超声心动图示"...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体重60kg.2周前因"突发呼吸困难伴咯暗红色痰2小时"于2000年11月12日急诊入院,诊断为"紫绀型心脏病并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为191g/L,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大孔),呈水平双向分流(右→左分流为主),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妇科B超示"单活胎,孕13+3周".患者入院后经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对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因反复发生急性心衰,必须终止妊娠.经积极处理基本控制症状后行人工流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麻醉处理 艾森曼格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及低温麻醉下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心肌酶、氧自由基代谢及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巨 安裕文 +1 位作者 杨承祥 陈恪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研究常温 ( 3 7 5℃ )及低温 ( 3 0℃ )麻醉下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心肌酶、氧自由基代谢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3 2只 ,离体Langendorff灌注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8只。A组 ,常温 1 3MAC安氟醚的K H液灌注 ;B组 ,常温 1 3MA... 目的 研究常温 ( 3 7 5℃ )及低温 ( 3 0℃ )麻醉下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心肌酶、氧自由基代谢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3 2只 ,离体Langendorff灌注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8只。A组 ,常温 1 3MAC安氟醚的K H液灌注 ;B组 ,常温 1 3MAC异氟醚的K H液灌注 ;C组 ,低温 1 3MAC安氟醚的K H液灌注 ;D组 ,低温 1 3MAC异氟醚的K H液灌注。按不同组别要求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LDH、CK活性 ,心肌组织SOD、MDA及K+、Na+、Ca2 +、Mg2 +、Zn2 +含量。结果 A、B两组灌注前后LDH、CK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Zn2 +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与A、B两组比较 ,C、D两组CK值显著下降 (P <0 0 1) ,SOD值显著增高 (P <0 0 1) ,MDA明显降低 (P <0 0 5 ) ,Zn2 +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1)。四组心肌Ca2 +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临床常用麻醉强度的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心肌细胞无直接损伤作用 ,但心肌Ca2 +、Zn2 +含量降低明显且安氟醚抑制心肌Ca2 +内流甚于异氟醚。低温下吸入安氟醚及异氟醚后能提高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氟醚 异氟醚 心肌酶 氧自由基 电解质 低温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导时的适宜剂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美容 杨承祥 +3 位作者 龚文魁 刘洪珍 梁桦 周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条件下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导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20例,根据七氟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用量不同(0.2、0.3、0.4、0.5μg/kg)随机分为四组(S1~S4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10...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条件下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诱导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20例,根据七氟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用量不同(0.2、0.3、0.4、0.5μg/kg)随机分为四组(S1~S4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10min(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术毕(T7)和拔管前1min(T8)的MAP和HR,并对各组的插管条件进行评分。结果四组插管评分S4组>S3组>S2组>S1组(P<0.05)。与T0时比较,T1时四组MAP下降、HR减慢(P<0.05),T2、T8时S1组MAP升高(P<0.05)。与S1组比较,T4~T6、T8时S2、S3、S4组MAP下降;与S2组比较,T2~T6时S3、S4组MAP下降(P<0.05)。S4组麻黄碱及阿托品用量多于S3组(P<0.05)。结论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0.4μg/kg复合七氟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诱导,能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舒芬太尼 麻醉诱导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γ和CaMKⅡδ通过PI3K/Akt/Erk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17
作者 刘昊铭 林子诗 叶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3-570,共8页
目的观察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MKⅡ)的同工型CaMKⅡγ和CaMKⅡδ对鼠神经元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胚胎期第18天胎鼠大脑用于提取原代神经元,在5%CO_(2)、37℃条件下培养,分为常规培养的对照组... 目的观察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CaMKⅡ)的同工型CaMKⅡγ和CaMKⅡδ对鼠神经元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胚胎期第18天胎鼠大脑用于提取原代神经元,在5%CO_(2)、37℃条件下培养,分为常规培养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si-NT)、CaMKⅡγ敲除组(si-CAMK2G)和CaMKⅡδ敲除组(si-CAMK2D)。研究组神经元转染处理后,更换为无糖培养基,并将其置于缺氧环境中模拟氧糖剥夺(OGD/R)条件,持续1 h,随后复原标准培养环境。通过对神经元裂解物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I3K/Akt/Erk)信号通路构件的表达量,并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通过对比假手术组(Sham)(n=25)和MCAO组(n=25)PI3K/Akt/Erk信号通路表达来进行验证。结果si-CAMK2G组的胎鼠神经元细胞在OGD/R 12、24、48、72 h的生存率明显低于si-NT组(P<0.01或0.001),并可逆转OGD/R介导的胎鼠神经元细胞CaMKⅡγ表达上调。si-CAMK2G组和si-CAMK2D组与si-NT组相比,PI3K/Akt/Erk信号通路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在MCAO模型中,MCAO组小鼠脑CaMKⅡδ和CaMKⅡγ的表达显著增加并激活了PI3K/Akt/Erk信号通路,CaMKⅡδ和CaMKⅡγ,Erk、磷酸化Erk、Akt和磷酸化Akt在MCAO造模成功再灌注后24、48、72和96 h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再灌注24 h(P<0.05,0.01或0.0001)。结论CaMKⅡγ和CaMKⅡδ在神经元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损伤时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Erk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 神经保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云 洪彬源 +2 位作者 赖晓红 章绵华 杨承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15-201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DM组(地佐辛5mg+右美托咪定0.5μg/kg);DP组地佐辛5mg+帕瑞昔布40mg;C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DM组(地佐辛5mg+右美托咪定0.5μg/kg);DP组地佐辛5mg+帕瑞昔布40mg;C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术后6h(T2)、12h(T3)、18h(T4)、24h(T5)记录患者血压并采集静脉血,应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P组术后各观察时点SBP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而DM组和DP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ET-1于T2~T4均低于C组(P<0.05);与DP组比较,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DM均低于DP组,同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于T2~T4DM组低于DP组,ET-1仅于T2时点DM组低于DP组(P<0.05)。结论:与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能更好地降低血浆儿茶酚胺及ET-1的水平,降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术后镇痛 儿茶酚胺类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腰方肌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戴鹏 王汉兵 +4 位作者 刘洪珍 邓启芬 周桥灵 贺俭 陈华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7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7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D组),罗哌卡因组(Y组)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R组),每组30例。D组术后以罗哌卡因100 mg复合地塞米松0.1 mg/k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同时联合PCIA作为术后镇痛,Y组术后以单纯罗哌卡因100 m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并联合PCIA为术后镇痛,R组则采用单纯PCIA作为对照。记录三组术后4、6、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补救例数。同时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术后4、6、12、24和48 h D组和Y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12、24 h D组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Y组(P<0.05)。术后48 h D组和Y组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曲马多补救例数明显少于R组(P<0.05),且D组明显少于Y组(P<0.05)。术后48 h内D组和Y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P<0.05),且D组明显低于Y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术后谵妄。D组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Y组和R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腰方肌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地塞米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渭敏 梁幸甜 +2 位作者 杨承祥 李恒 仲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方法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三组,P5.0组、P5.5组和P6.0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方法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三组,P5.0组、P5.5组和P6.0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0n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5.0、5.5、6.0μg/ml靶控输注,两者效应室靶浓度达到目标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停止用药。检查期间采用高频喷射通气供氧,频率150次/分,推动压力0.2MPa,I∶E为1∶1.5。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纤维支气管镜至鼻道(T2)、至声门(T3)、至隆突(T4)、至主支气管(T5)、至叶支气管(T6)、灌洗活检(T7)、术毕(T8)、患者睁眼(T9)和清醒(T10)时的MAP、HR、SpO2、NT值。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从用药到检查开始)、检查持续时间、呛咳情况、患者睁眼和苏醒时间。记录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麻黄碱静注、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静注的例数。在T0、T8、T10三个时点分别抽取患者的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O2和PCO2值。结果三组MAP、HR、SpO2波动均在正常范围内。P6.0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高于P5.0组和P6.5组(P<0.05)。P5.5组和P6.0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P5.0组(P<0.05)。P5.5组术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P5.0组和P6.0组(P<0.05)。三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5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P5.0组和P6.0组(P<0.05)。三组均未出现SpO2<85%或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三组间PO2和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5.5μg/ml复合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3.0ng/ml靶控输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术麻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