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孔素D介导的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焦亡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破坏
1
作者 吴滔 张学培 +4 位作者 卢烨 邹耀威 欧阳志明 马剑达 戴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8,共10页
【目的】了解焦孔素D(GSDMD)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内皮细胞(VE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对VEC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RA及对照组18例非炎性关节病(Orth.A)患者膝关节滑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性GSDMD-NT段蛋白... 【目的】了解焦孔素D(GSDMD)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内皮细胞(VE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对VEC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RA及对照组18例非炎性关节病(Orth.A)患者膝关节滑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性GSDMD-NT段蛋白水平并分组比较RA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免疫荧光双染检测RA滑膜GSDMD的细胞定位。体外RA滑液干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模拟炎症环境,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焦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siRNA转染敲减GSDMD,检测HUVEC细胞焦亡、分泌细胞因子、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结果】RA滑膜组织表达GSDMD-NT显著升高,GSDMD-NT高表达组RA患者关节破坏更严重,滑膜微血管计数更高;RA滑膜VEC表达GSDMD;RA滑液可诱导HUVEC发生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多,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增强;下调GSDMD表达可逆转上述效应。【结论】GSDMD介导的少部分滑膜VEC焦亡可能通过分泌VEGF诱导其余VEC增殖、迁移以及血管新生参与RA关节破坏进程,可能是抑制RA关节破坏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类风湿关节炎 焦孔素D 血管内皮细胞 关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蛇藤醇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和软骨侵蚀及降解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肖长虹 顾为望 +6 位作者 张嘉宁 陈国强 黄世峰 杨敏 陈德超 陈婕 肖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5-950,共6页
目的观察南蛇藤醇提物对类风湿类关节炎(RA)滑膜组织增生和软骨侵蚀及降解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RA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RA患者的关节滑膜和正常关节软骨移植到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人RA滑膜-软骨-NOD/SCID鼠嵌合体模型(NOD/SCID-... 目的观察南蛇藤醇提物对类风湿类关节炎(RA)滑膜组织增生和软骨侵蚀及降解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RA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RA患者的关节滑膜和正常关节软骨移植到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人RA滑膜-软骨-NOD/SCID鼠嵌合体模型(NOD/SCID-HuRAg),4周后分别给予蒸馏水、南蛇藤醇提物(30mg/d)及来氟米特(500μg/d)灌胃,每日1次,持续4周。评价移植物中的滑膜增生、滑膜细胞对软骨的侵蚀和软骨细胞周围软骨降解的组织学积分,放免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原位杂交法观察滑膜的TNF-αmRNA表达,TUNEL法观察滑膜的细胞凋亡程度,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结果滑膜和软骨在SCID鼠体内生长良好,南蛇藤醇提物及来氟米特能显著降低滑膜增生(分别为2.00±0.76,2.25±0.89vs3.63±0.52)、软骨侵蚀(1.69±0.80,2.00±1.36vs3.75±0.53)和软骨降解(1.88±0.83,2.13±0.83vs3.63±0.74)的积分,并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0.84±0.09,0.83±0.12vs0.99±0.11,ng/ml)。二种药物均显著增加了滑膜细胞的凋亡,南蛇藤醇提物还显著下调了滑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南蛇藤醇提物能抑制SCID-HuRAg模型的滑膜增生,减轻滑膜的软骨侵蚀和软骨细胞介导的软骨降解,其作用的机制包括抑制RA滑膜组织的TNF-α的产生和促进滑膜细胞凋亡。南蛇藤醇提物的作用效果与来氟米特相似,但在抑制RA滑膜TNF-α表达方面南蛇藤醇提物强于来氟米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 软骨 南蛇藤 NOD/SCID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国强 余旸弢 +2 位作者 张红卫 郭冬梅 黎志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与...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与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检查、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DNA免疫吸附治疗后ANA、抗ds-DNA滴度、IgG及Ig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免疫吸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吸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血钾、IgM、C3、C4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SLEDA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DNA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有效,可降低体内ANA、抗ds-DNA抗体滴度,使SLE病情活动度下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技术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双链DN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注射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国强 郭冬梅 +2 位作者 张红卫 黎志峰 余旸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15-2416,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科临床注射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并记录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43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 目的:探讨风湿科临床注射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并记录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43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结果: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药物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肺结核等,发生率依次为3.5%、0.4%、0.4%、无一例出现过敏性休克。除1例AS患者感染肺结核者需停药,其余患者经对症处理均完全恢复,可继续维持治疗用药。结论: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治疗RA和As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且多出现在第3次注射时。除结核感染外,多数患者可维持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脊柱炎 强直性 英夫利西单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慢性胰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焕伟 栾晓军 +7 位作者 刘成洋 肖平 甄作均 邓斐文 王峰杰 刘颖 许雪娟 陈国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例合并多发假性囊肿、胰腺结石的难治性慢性胰腺炎患者行TP-IAT治疗,并对其随访3个月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TP-IAT术后... 目的探讨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例合并多发假性囊肿、胰腺结石的难治性慢性胰腺炎患者行TP-IAT治疗,并对其随访3个月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TP-IAT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生出血、严重低血糖等并发症,腹痛完全缓解,未服用镇痛药物。随访期间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理想,胰岛细胞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TP-IAT既能缓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也能预防术后糖尿病的发生,是治疗难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假性囊肿 胰腺结石 全胰腺切除 自体胰岛移植 糖尿病 胰岛素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凌磊 皮肖冰 +1 位作者 余旸弢 陈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1.81)mg/mL明显增高(P<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1.90)mg/mL、关节炎(41.19±2.88)mg/mL、肾损害(38.21±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1.91)mg/mL、(31.77±2.07)mg/mL、(29.18±3.23)mg/mL和(30.57±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Α 自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嘉鸿 陈国强 +1 位作者 张红卫 黎志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皮肌炎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icoll梯度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分析单核细胞表面P...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皮肌炎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icoll梯度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分析单核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典型皮损和肺间质病变等疾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皮肌炎患者单核细胞上PD-L1分子高表达,ESR升高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SR正常患者,CRP升高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RP正常患者,具有Gottron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Gottron征患者,具有肺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肺间质病变患者。结论: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分子与炎症指标、皮损和肺间质病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单核细胞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强 张红卫 +1 位作者 练桂英 赵巧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P起病急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发热、进行性低氧血症和I型呼吸衰竭。胸部X线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 目的 :提高对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P起病急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发热、进行性低氧血症和I型呼吸衰竭。胸部X线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肺间质炎性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可找到卡氏肺囊虫 (PC)。PCP治疗宜选足量及足疗程复方新诺明 (SMZco)。结论 :SLE患者出现呼吸困难、I型呼吸衰竭时应警惕PCP ;PCP病死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卡氏肺囊虫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