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胆管置管引流术在肝胆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焕伟 崔伟珍 +1 位作者 王军华 甄作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D) /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eductdrainage,PTBD)在肝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D) /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eductdrainage,PTBD)在肝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对60例患者施行PTGD/PTBD68例次,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5例,急性重症胆管炎8例,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37例。结果1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术, 14例成功, 1例失败而中转手术。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行45例次PTBD术, 42次置管成功, 3例失败,其中2例中转手术, 1例放弃治疗; 14例择期行胆管癌切除术或姑息内引流术, 8例在X线透视下放置胆道支撑架, 15例患者长期带管,最长存活者已超过2年,平均9个月。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6例成功, 1例因引流不畅而中转手术,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包括胆漏2例,出血3例,门静脉胆管瘘1例,引流管脱出或阻塞7例。结论超声引导下PTGD/PTBD是胆道引流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准确、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肝胆系疾病,尤其是急性胆囊炎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超声 PTGD/PTBD 肝胆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技术对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崔伟珍 甄作均 +2 位作者 陈焕伟 王军华 黄伟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技术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意义。 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 49例 66个肝癌病灶行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超声检查病灶术前术后的大小及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等作为评价该术疗效的超声监测指标,以CT作对照检查,观察术...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技术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意义。 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 49例 66个肝癌病灶行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超声检查病灶术前术后的大小及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等作为评价该术疗效的超声监测指标,以CT作对照检查,观察术前术后AFP或CEA下降幅度。 结果 术后 1个月超声检查,其中 42例 59个病灶 (89 4% )瘤体内可见“爪状”不均质高回声改变覆盖整个瘤体,其内未检出血流信号,此后瘤体逐渐缩小或不增大,回声趋于等回声改变,结合AFP或CEA值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水平,提示术后疗效良好;另 7例 7个病灶 (10 6% )瘤体内部分回声未改变,其内检出动脉血流信号,AFP或CEA值下降不明显,提示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不彻底,需要进行第二次追加治疗。术后 1个月复查CT显示 9例 9个病灶有强化,其中 7例 7个病灶与超声检查提示一致。与CT检查对照分析,超声检查对病灶内血流检出的敏感性为55. 6% (5 /9),特异性为 96 5% (55 /57),准确性为 90. 9% (60 /66)。 结论 超声检查技术亦可作为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病灶 肝癌 射频消融治疗 术后 瘤体 检出 改变 AFP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焕伟 崔伟珍 +2 位作者 王军华 苏树英 甄作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pancreaticpseudocyst,PPC)的临床价值。 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引流治疗PPC 12例 ,其中单纯穿刺抽液 1例 ,置管引流 11例。 结果  1例因囊腔与...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pancreaticpseudocyst,PPC)的临床价值。 方法  2 0 0 0年 12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引流治疗PPC 12例 ,其中单纯穿刺抽液 1例 ,置管引流 11例。 结果  1例因囊腔与主胰管相通 ,改行开腹囊肿空肠Roux -Y吻合术 ,余 11例囊肿消失。引流时间 7~ 90d ,平均 2 8d。无并发症发生。 12例随访6~ 34个月 ,平均 18个月 ,1例复发 ,但较引流前明显缩小。 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是治疗PPC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少 ,早期、多部位、重复治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胰腺假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与术前MRI测量颅脑病变大小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伟俊 甄朝炯 +1 位作者 黄婷 陈可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测量颅脑病变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采用术中超声定位26例良性病变和22例恶性病变的病灶,根据开颅所在的位置特点,测量病灶矢状面、冠状面或横断面的最大径,并与MRI对应断面的测量值大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良性病变...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测量颅脑病变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采用术中超声定位26例良性病变和22例恶性病变的病灶,根据开颅所在的位置特点,测量病灶矢状面、冠状面或横断面的最大径,并与MRI对应断面的测量值大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良性病变中,超声及MRI最大径测量分别为(5.01±2.42)cm、(4.98±2.3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3,P>0.05)。22例恶性病变中,超声及MRI最大径测量分别为(4.71±2.33)cm、(5.24±2.3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27,P<0.05)。结论术中超声可以较客观地显示颅内良性病变的大小,而MRI对恶性肿瘤范围的评价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脑超声描记术 术中超声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少雨 王飞 +6 位作者 邓星河 谭继初 黄瑞良 梁伟新 余新东 漆平 曾鹏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AAS患者的超声造影及CT血管成像(CTA)表现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初步对比研究。结果术前超声造影诊断胸主动脉夹层4例,超声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AAS患者的超声造影及CT血管成像(CTA)表现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初步对比研究。结果术前超声造影诊断胸主动脉夹层4例,超声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结合文献报道,与CTA结果较一致。结论超声造影诊断AAS操作简单方便、无辐射、造影剂少、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动态实时,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病例较少,需要进一步收集病例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可望超声造影诊断AAS与CTA及MRA接近或一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戴促 黄伟俊 +1 位作者 甄朝炯 温影红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 Co Sy)在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例不孕症患者(334条输卵管)进行经阴道下4D-Hy Co Sy检查,对获得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并对输卵管通畅性进行评价。其中32例患者4D-Hy C...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 Co Sy)在评估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6例不孕症患者(334条输卵管)进行经阴道下4D-Hy Co Sy检查,对获得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并对输卵管通畅性进行评价。其中32例患者4D-Hy Co Sy结果与金标准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9.8%(148/176)4D-Hy Co Sy图像质量优良,能有效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60条输卵管接受腹腔镜下通液术检查,以其结果作为对照,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敏感性为95%(38/40),特异性为83.3%(15/18),阳性预测值为92.6%(38/41),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准确率达91.7%(55/60)。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通畅与否的准确率与腹腔镜下通液试验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结论: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技术安全、简便,可动态、立体观察输卵管的结构、走形、阻塞部位,能有效、准确地评估输卵管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通畅性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焕伟 甄作均 +4 位作者 崔伟珍 王军华 苏树英 许卓明 廖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 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 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 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 结论 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 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射频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伟俊 熊建群 +2 位作者 徐庆华 谭咏韶 朱广兴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眼动脉(O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确定眼动脉阻力指数(RI)的最佳截断值。方法:将本院44例经CT和/或MRA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双侧梗死组(Ⅰ组)、单侧梗死患侧组(Ⅱ组)、单侧梗死非患侧组(Ⅲ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眼动脉(O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确定眼动脉阻力指数(RI)的最佳截断值。方法:将本院44例经CT和/或MRA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双侧梗死组(Ⅰ组)、单侧梗死患侧组(Ⅱ组)、单侧梗死非患侧组(Ⅲ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各组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21例正常组(Ⅳ组)比较。根据眼动脉阻力指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①与Ⅳ组比较,Ⅰ组、Ⅱ组、Ⅲ组中眼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增高(P<0.01),Ⅰ组、Ⅱ组中眼动脉舒张末流速、时间平均速率值降低(P<0.05);②眼动脉阻力指数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0;取眼动脉阻力指数0.80时,灵敏度为85.7%,特异度83.3%,准确度84.5%。结论:①无论是单侧或是双侧脑梗死,其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一致的。②眼动脉阻力指数改变的最佳参考值为眼动脉RI: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 眼动脉 ROC曲线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