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角膜屈光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虞林丽 赵刚平 +3 位作者 谭雁红 李追 王艳华 赵岭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86-258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200例(389只眼)患者(年龄18~48岁)的角膜中央厚度、屈光度、角膜曲率,按等效球镜原则根据透镜焦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各组间其...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200例(389只眼)患者(年龄18~48岁)的角膜中央厚度、屈光度、角膜曲率,按等效球镜原则根据透镜焦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各组间其透镜焦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水平曲率K1值、垂直曲率K2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的角膜曲率K1(44.8±1.39;44.26±1.18;44.52±1.37)、K2(43.8±1.39;43.3±1.10;44.38±1.26)、角膜中央厚度(539±25.04;534±30.41;554±36.14),3组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K1值、K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K1值、K2值较高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角膜曲率(K1、K2)无相关性(r=0.120、-0.015、0.136;P=0.311、0.899、0.252)。屈光度与角膜曲率(K1、K2)无相关性(r=0.049、0.087;P=0.682、0.464),K1值和K2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44,P=0.000)。结论:3组之间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K1值、K2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度近视组K1值、K2值较高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无相关性,K1值和K2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曲率 角膜中央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敏 赵刚平 +2 位作者 虞林丽 何锦贤 余建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0 ̄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0 ̄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晶体植入 眼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睫状肌细胞中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弛 赵刚平 +4 位作者 陈俊杰 许扬扬 余建洪 虞林丽 胡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人睫状肌(human ciliary muscle,HC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合成针对人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inh... 目的探讨在人睫状肌(human ciliary muscle,HC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合成针对人核转录因子抑制因子-α(inhibitorαof nuclear factor-kappa B,IκBα)siRNA片段,并将其转染入HCM中,分别于转染后24 h、48 h、72 h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NF-κB p65和MM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Zymography技术检测酶原形式的MMP-2(pro-MMP-2)和活性形式的MMP-2(active-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IκBαsiRNA进入HCM后24 h、48 h、72 h,IκBα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IκBαsiRNA转染入HCM 24 h、48 h、72 h,实验组NF-κB p65总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但细胞核内的NF-κB p65蛋白表达却大幅度升高(均为P<0.05)。MMP-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IκBαsiRNA转染入HCM细胞后各时间点均有上升,转染后72 h表达最高(均为P<0.05)。Pro-MMP-2和active-MMP-2的表达也在转染后各时间点不同程度增加,峰值也是出现在转染后72 h,分别为170.2%±10.4%和151.8%±8.4%(均为P<0.05)。各时间点pro-MMP-2、active-MMP-2均较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均为P<0.05)。结论在HCM细胞中通过抑制IκBα表达,引起NF-κB p65的激活,转位入HCM细胞核,促进了MMP-2分泌和活化,从而降解HCM细胞外基质,增加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睫状肌细胞 葡萄膜巩膜通道 RNA干扰 核转录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筛查亚临床期圆锥角膜 被引量:1
4
作者 虞林丽 赵刚平 +4 位作者 朱敏 王艳华 李追 赵岭江 张亚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5,240,共3页
目的研究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15例(2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角膜模拟镜差值(SimK值),了解亚临... 目的研究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15例(2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角膜模拟镜差值(SimK值),了解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性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是0.025mm,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50 mm;角膜最薄点厚度(450.65±35.67)μm;SimK值为(4.55±1.09)D;角膜中央屈光力为(47.1±3.5)D。角膜前表面Diff值与角膜后表面Diff值、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角膜后表面Diff值与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为早期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地形图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汉防己甲素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智 周怀胜 +3 位作者 许扬扬 胡丹 郑霄 张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6-229,234,共5页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载汉防己甲素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研究其对于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化学合成新型壳聚糖衍生物(deoxycholic acid-modified chitosan,DAMC),与汉防己甲素作用合成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其性能。载药纳米微球作...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载汉防己甲素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研究其对于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化学合成新型壳聚糖衍生物(deoxycholic acid-modified chitosan,DAMC),与汉防己甲素作用合成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其性能。载药纳米微球作用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第1天、3天、5天后,采用CCK-8法检测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结果通过化学反应成功获得脱氧胆酸基团接枝的DAMC,可包载汉防己甲素药物,两者形成的载药纳米微球载药量较高,可高达76%。粒径50~500 nm,Zeta电位始终保持正电位。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纳米微球缓释汉防己甲素可达48h。细胞活性实验显示Tet组第1天、3天、5天细胞活性分别为(60.70±2.30)%、(50.22±2.35)%、(21.99±2.07)%,而Tet/DAMC组分别为(79.77±2.09)%、(63.24±2.83)%、(40.28±1.19)%,含10×10-6mol·L-1汉防己甲素的载药纳米微球具有抑制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结论载药纳米微球具有缓释药物的作用,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有望提高汉防己甲素防治翼状胬肉复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壳聚糖 纳米微球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4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晓丽 吴京 +4 位作者 马明 巫小送 陈林江 文静 于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的表达情况以及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Wistar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B组为自体角膜移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的表达情况以及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Wistar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B组为自体角膜移植组,C、D组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另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术后B、C组术眼滴泰利必妥眼液,D组术眼滴典必殊眼液。术后各组分别取10只大鼠判断四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并作生存分析。其余大鼠于术后14 d取术眼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结果生存分析结果提示,A组和B组角膜不发生排斥反应,D组角膜存活时间为(26.00±0.97)d,远高于C组(10.00±1.55)d(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角膜组织各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D组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IL-34蛋白在C组的表达量(0.089 4±0.005 6)明显高于A组(0.037 7±0.002 3)、B组(0.068 4±0.004 4)和D组(0.044 5±0.004 5)的表达量(F=145.21,P<0.01),且主要集中在上皮层和基质层。RT-PCR结果提示,IL-34、IL-1β、TNF-α、IL-17A的mRNA在C组角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和D组(均为P<0.05)。结论 IL-34参与了大鼠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而典必殊可能通过抑制IL-34的表达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延缓排斥反应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4 免疫排斥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在治疗角膜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智 梁先 何锦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ecom 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角膜病患者266例314眼随机分成2组:Ⅰ组使用金因舒治疗,共133例160眼;Ⅱ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共133例154眼。观...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ecom 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衍生物滴眼液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角膜病患者266例314眼随机分成2组:Ⅰ组使用金因舒治疗,共133例160眼;Ⅱ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共133例154眼。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和随访,Ⅰ组治愈108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7.0%;Ⅱ组治愈20例,显效25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40.6%,2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GF滴眼液治疗角膜病效果优于人工泪液滴眼液,rhEGF衍生物滴眼液能作用于角膜损伤部位,激活并调控角膜组织细胞修复机制,加速角膜愈合,改善角膜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分析
8
作者 杨鹿龄 虞林丽 涂雪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24-2625,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眼表上皮及泪膜稳定性改变情况,探讨糖尿病患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与泪膜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200眼),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5年组(A组)、5~9年组(B组)、≥10年组(C组);根据血糖控...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眼表上皮及泪膜稳定性改变情况,探讨糖尿病患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与泪膜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200眼),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5年组(A组)、5~9年组(B组)、≥10年组(C组);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组(Ⅱ组)和血糖未控制组(Ⅰ组)。分别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SIt)试验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与角膜FL阳性检出率、BUT值、SIt试验值有关(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泪膜功能的损害以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且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状况差者损害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角膜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