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庆贤 沈宝贤 +2 位作者 种树彬 叶艳芬 周婉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与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2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个周。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光动力与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2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个周。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个数、GAG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数目、GAGS评分显著的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愈显率84.78%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试验组有的总有效率97.83%与对照组的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与对照组的2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优于红、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红光 蓝光 面部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金葡菌感染的脓疱疮临床观察及药敏实验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霞 谢志红 陆锦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脓疱疮34例,痊愈率达到了100%。并同时对所分离的34株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株金葡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并检测到2例MRSA菌株。用约含莫匹罗星0.09±0.005mg/片的莫匹罗星药...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脓疱疮34例,痊愈率达到了100%。并同时对所分离的34株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株金葡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并检测到2例MRSA菌株。用约含莫匹罗星0.09±0.005mg/片的莫匹罗星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的抑菌环均达到了32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脓疱疮 金葡萄感染 外用治疗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凌磊 皮肖冰 +1 位作者 余旸弢 陈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1.81)mg/mL明显增高(P<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1.90)mg/mL、关节炎(41.19±2.88)mg/mL、肾损害(38.21±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1.91)mg/mL、(31.77±2.07)mg/mL、(29.18±3.23)mg/mL和(30.57±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Α 自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血清屋尘螨、蟑螂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霞 何建珍 麦玉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屋尘螨 蟑螂 IGE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洁华 刘秀媚 梁少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20-421,共2页
目的 :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治疗A组患者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治疗B组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对... 目的 :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治疗A组患者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治疗B组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对照组单用CO2 激光治疗 ,3组均观察 3个月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A组和治疗B组 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 18 92 %和 2 0 5 1% ,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 ,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复发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安全、有效 ,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不同的给药途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激光治疗 干扰素 给药途径 局部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3
6
作者 皮肖冰 王晓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男,2个月。出生时即有全身多发性皮肤结节,皮肤科检查:左耳后、左面部、胸部、背部、左下肢、右示指共6处鲜红色结节,中央形成火山口状溃疡,组织病理示结节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胞... 报告1例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男,2个月。出生时即有全身多发性皮肤结节,皮肤科检查:左耳后、左面部、胸部、背部、左下肢、右示指共6处鲜红色结节,中央形成火山口状溃疡,组织病理示结节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多角、多核瘤巨细胞,间质纤维丰富,局部瘤细胞增生活跃。免疫组化:CD1a(+),S-100蛋白(±),CD68(-),切除5处皮肤结节,右示指处结节未切除,在10个月内自行消失,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随访结果诊断为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自愈性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皮肖冰 王晓霞 刘道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合并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的影响
8
作者 王继辉 凡慧 +4 位作者 梁康礼 范萍 胡小倩 陈金中 程喜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EMP)的影响。方法 :将狼疮鼠组(24只)分4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LPS(0、2、4及8 mg/kg);正常对照组(24只)分组和LPS处理方法同狼疮鼠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EMP)的影响。方法 :将狼疮鼠组(24只)分4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LPS(0、2、4及8 mg/kg);正常对照组(24只)分组和LPS处理方法同狼疮鼠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髓EMP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中EMP阳性细胞。结果:(1)相同剂量LPS狼疮鼠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狼疮鼠组EMP m 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2)不同剂量LPS狼疮鼠组间比较:8 mg/kg LPS狼疮鼠组EMP m RNA表达高于2 mg/kg和0 mg/kg LPS狼疮鼠组;4 mg/kg和2 mg/kg LPS狼疮鼠组EMP表达较0 mg/kg LPS狼疮鼠组显著性增高;(3)不同剂量LPS正常对照组间比较:8 mg/kg LPS组EMP m RNA表达显著高于0 mg/kg LPS组;(4)免疫组化示EMP在狼疮鼠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均被染色,以细胞质及细胞膜染色明显,随着LPS浓度增高,狼疮鼠组及正常对照组EMP阳性细胞更加密集。结论:EMP可能参与SLE发病,并与狼疮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 脂多糖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