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凋亡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旷怡 蒋龙元 +2 位作者 张萌 钟冕 谢文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凋亡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脓毒症组(n=15)、预处理组(n=15)及治疗组(n=15)。脓毒症组、预处理组及治疗组利用盲肠结扎打孔法(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预处...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凋亡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脓毒症组(n=15)、预处理组(n=15)及治疗组(n=15)。脓毒症组、预处理组及治疗组利用盲肠结扎打孔法(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预处理组在CLP前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000U/kg,治疗组在CLP后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000U/kg。分别在CLP后3、6及12h活杀大鼠,取回肠黏膜及全血标本行小肠粘膜病理光镜观察、Tunel法检测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及PCR扩增全血大肠杆菌DNA。结果脓毒症组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治疗组和预处理组能显著减轻上述改变;脓毒症组较其他三组比较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有显著增高(P<0.05),CLP后12h预处理组较治疗组比较在上述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组及治疗组全血大肠杆菌DNA检测阳性,对照组和预处理组阴性。结论脓毒症时肠黏膜凋亡明显增加,肠细菌移位;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凋亡,抑制肠细菌的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脓毒症 肠黏膜 细胞凋亡 细菌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及酸碱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伍国强 袁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28-63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变化、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2 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首次动脉血气参数 (pH、PaO2 、PaCO2 )、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测定结果 (主要是血清K+)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H <...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变化、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2 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首次动脉血气参数 (pH、PaO2 、PaCO2 )、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测定结果 (主要是血清K+)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H <7 3 0者 43例 ,死亡 14例 (14 /4 3 ,占 3 3 % ) ,与 7 3 0~ 7 5 0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其中pH <7 2 0者 16例 ,死亡 11例 (11/16,占 69% ) ,7 2 0~ 7 2 9者 2 7例 ,死亡 3例 (占 11% ) ,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 ,pH >7 5 0者病死率甚高 ,达 40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8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5 0mmHg、K+>5 5mmol/L时病死率均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酸碱失衡类型中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 (呼碱并代碱 )病死率最高 ,其次是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呼酸并代酸 )。结论 :pH值是影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pH值越低 ,预后越差 ;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失衡类型、高血K+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缺K+增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气分析 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抢救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润钿 李旷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911-911,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急救 AOPP 机械通气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脏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洁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87-988,共2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透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5 9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分别对其尿素氮 (BUN)和肌酐 (Cr)作分析。结果 :BUN及Cr的变化和患者中毒程度...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透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5 9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分别对其尿素氮 (BUN)和肌酐 (Cr)作分析。结果 :BUN及Cr的变化和患者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中毒程度越深 ,BUN及Cr升高越多 ,反之越少。结论 :急救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早期对肾功能的变化作出及时监测 ,尽可能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 ,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患者心、肺及肝功能的保护有重要作用 ,对病理的转归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临床分析 有机磷化合物 肾疾病 中毒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变化在急性重度中毒患者中的意义
5
作者 李朝阳 伍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16-5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9例急性中毒患者第1、3、5、8、11天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各时相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存活组,且于第1、3、5天两组血...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9例急性中毒患者第1、3、5、8、11天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各时相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存活组,且于第1、3、5天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是0.002、0.002、0.000,另外,死亡组各时相血小板计数减少检出率均高于存活组,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00×109/L检出共18例(占18%),死亡10例,病死率高达56%(10/18)。结论:急性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与血小板计数下降有一定的关系,血小板计数持续减少,患者预后差,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而血小板计数短暂下降后持续升高则提示预后良好,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对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是可靠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患者 急性重度中毒 预后 病死率 急性中毒 死亡 结论 时相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正相关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丽冰 陈静娟 +4 位作者 章成国 王玉凯 罗柏桂 周天恩 王晓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根据头颅CT/MR证实脑梗死复发而分为复发组(35例)和非复发组(176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1级高血压组(60例,复发5例)、2级高血压组(76例,复发11例)、3级高血压组(75例,复发19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Lp-PLA2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Lp-PLA2浓度与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不同高血压分级伴AIS中Lp-PLA2浓度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血清Lp-PLA2浓度、年龄、入院时NHISS评分、7 d时mRS评分、HCY、吸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当调整混杂因素后,与Lp-PLA2最低三分位组相比,Lp-PLA2最高三分位组的复发风险增加了4.13倍(OR=5.13,95%CI:1.35~19.40),而当Lp-PLA2作为连续变量时,Lp-PLA2每增加1 ng/mL,伴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增加1%(OR=1.01 95%CI:1.01~1.02)。平滑曲线显示Lp-PLA2浓度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呈正相关。Lp-PLA2浓度预测3级高血压伴AIS患者复发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特异度为0.893,敏感度为0.737。结论 血清Lp-PLA2浓度是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是3级高血压伴AIS复发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伴高血压的脑梗死 复发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急性炎症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蕾 许婉华 +1 位作者 周丽霞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在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纳入65例处于急性炎症反应状态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15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在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纳入65例处于急性炎症反应状态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15例,急性创伤病人25例,急性肺炎病人10例),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总炎症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TPO及各系血细胞计数进行比较,评估急性炎症状态下TPO的水平是否高于健康人群;并使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及Nemenyi法检验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评估在不同病因及不同水平炎症状态下TPO水平是否存在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炎症疾病组的TPO水平明显升高(181.11±35.38 vs 96.13±9.7 pg/ml,P<0.001),且总炎症疾病组白细胞数(9.64±3.43)×10~9/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35±1.49)×10~9/L(P<0.001)。然而,总炎症疾病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313)。在进一步的亚组分析中发现,不同炎症水平状态下TPO水平的变化有不同。高炎症水平状态疾病(急性创伤、急性肺炎)TPO水平较低炎症水平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TP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各组间血小板计数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急性炎症状态下,TPO血清水平的升高与血小板数无明显相关,但与炎症水平具有相关性,并且TPO可能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对机体产生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 急性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卓 莫介荣 +4 位作者 叶木石 莫妍妍 彭志宏 吴昊开 柳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月龄),随机分为6组,根据每组7只的数量建立各分组模型。处死大鼠后,取前列腺腹侧叶并称重,测量各叶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PI)。利用苏木...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月龄),随机分为6组,根据每组7只的数量建立各分组模型。处死大鼠后,取前列腺腹侧叶并称重,测量各叶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PI)。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原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雄激素受体(AR)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氨氯地平除降低Bcl⁃2的表达水平和Bcl⁃2/Bax比值,还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组织中VEGF和AR的表达。结论氨氯地平通过下调VEGF、AR、Bcl⁃2和Bcl⁃2/Bax比值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动物模型 前列腺增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