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对STEMI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
1
作者 蔡炜标 杨希立 +2 位作者 许兆延 张健瑜 梁日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3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急诊就诊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6家医疗机构... 目的:研究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急诊就诊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6家医疗机构参与本研究,总计有422例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按照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成立的时间节点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联盟成立前,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共有患者201例)和B组(联盟成立后,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12月,共有患者221例)。通过入院信息和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临床信息,比较两组患者三个救治时间点﹝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 to FMC,S2FMC)、FMC至球囊扩张时间(FMC to B,FMC2B)、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 to B,D2B)﹞的变化。结果: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后,STEMI患者的S2FMC、FMC2B、D2B均较成立前缩短,表现为B组患者的S2FMC、FMC2B、D2B均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能够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建设,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该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胸痛中心联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嘉宏 陆园华 +5 位作者 梁木金 梁茜 李勇 邓卫国 党静 何嗣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利沙坦酯片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量诊室血压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降压效果,计算血压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评估心绞痛改善情况。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并行血尿常规、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电解质、转氨酶、血清肌酐等实验室检查,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dSBP)、白昼DBP(dDBP)、夜间SBP(nSBP)和夜间DBP(nDBP)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与同组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8周后和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达标率均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效降压并维持血压稳定的同时,还可改善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绞痛 阿利沙坦酯 硝苯地平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振声 邱小蕾 +2 位作者 陈颖瑜 蔡炜标 刘韶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炎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患者...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炎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C、LDL-C、TG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组水平接近;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观察组与对照组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s-CRP、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功能(FMD)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O、F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O、FMD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炎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能更有效地调整血脂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肠系膜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管理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 被引量:6
4
作者 陆琼芳 罗银秋 +4 位作者 仇艺晴 梁茜 许兆延 廖珊 欧碧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管理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效果。方法将1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干预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管理,包括制定随访计划、强化教育内容、培训自我... 目的探讨行为管理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效果。方法将1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干预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管理,包括制定随访计划、强化教育内容、培训自我行为能力、监督落实效果等。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再住院平均住院日和病死率。结果干预组再住院率、再住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3.16%、(8.67±4.62)d,对照组分别为39.36%、(12.47±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管理可促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行为管理 再住院 电话随访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日明 杨希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组64例,冠心病组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92例,健康对照组1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组64例,冠心病组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92例,健康对照组1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高血压与冠心病组ACE基因多态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ACE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P<0.001。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佛山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聚合酶链反应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红 霍燕嫦 +1 位作者 潘银珍 陈彩云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92例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20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取综合干预:包括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环境干预、药物治疗干预、心理干预和运动训练,帮助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92例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20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取综合干预:包括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环境干预、药物治疗干预、心理干预和运动训练,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高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接受其中前3种防跌倒因素的干预,并比较2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组98.50%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跌倒的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知识,与对照组71.88%的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跌倒发生率为0,对照组跌倒发生率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地减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跌倒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及患者焦虑情绪的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少梅 李洁源 +1 位作者 何彩勤 陈渺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0-22,25,共4页
目的对比心脏介入治疗前后结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脏介入(PCI)合并焦虑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对比心脏介入治疗前后结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变,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预防术后并发症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脏介入(PCI)合并焦虑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焦虑(S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心脏介入患者合并焦虑的比例为44.2%,其中焦虑评分与学历、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P<0.01);观察组术后梗死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手术前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结论围手术期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PCI手术前后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围手术期 焦虑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美容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4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总结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予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根据术中及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制定围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措施,总... 目的总结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予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根据术中及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制定围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采取前瞻性护理措施,可预防及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脑梗塞 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情况。方法:采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2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旋磨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情况、术中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在152例患者...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情况。方法:采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2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旋磨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情况、术中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在152例患者中,116例患者直接实施旋磨术,36例患者实施补救性旋磨术,术后均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所有患者狭窄病变血管术后的直径(2.31±0.45)mm、面积、长度及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均相较于术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通过冠状动脉旋磨术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联合治疗后,手术成功率高,且能改善狭窄病变血管,降低术中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旋磨术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心血管危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健 《北方药学》 2015年第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治疗,对比及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而言,采用血栓抽吸导管及介入法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高,可以将冠状动脉中的血栓全部有效清除,使心肌组织的灌注得到改善,进而使心功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激酶B1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李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脏激酶B1(LKB1)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00例,冠状动脉狭窄100例)和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30 min抽取4 ml外周血,LKB1血清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分析肝脏激酶B1(LKB1)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00例,冠状动脉狭窄100例)和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30 min抽取4 ml外周血,LKB1血清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LKB1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KB1水平为(3.03±1.05)ng/ml,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3.31±0.78)ng/ml,健康体检者为(4.33±1.69)ng/ml,冠心病患者LKB1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79±0.84)、(1.48±0.34)、(1.74±0.77)mmol/L,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为(2.76±0.81)、(1.50±0.33)、(1.58±0.70)mmol/L,健康体检者分别为(2.63±0.79)、(1.52±0.85)、(1.60±0.82)mmol/L。冠心病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LKB1水平较健康者低,在冠心病检测中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 肝脏激酶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