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正梅 方溢云 凌均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普通X线片法、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以及透明标本法,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筛选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363颗为研究对象。将离体牙拍摄颊舌向、... 目的通过普通X线片法、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以及透明标本法,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筛选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363颗为研究对象。将离体牙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片,初步判断根管数目。将离体牙开髓,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法和离体牙透明标本法,观察并记录各牙齿的根管数目、类型。结果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结果不同。普通X线片法多根管发现率为7.71%;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多根管发现率为33.33%;透明标本法显示多根管发生率为34.44%,其中双根管27.82%,三根管5.79%,四根管0.83%。根管类型多样化,出现Vertuc-ci分类Ⅱ、Ⅲ、Ⅳ、Ⅴ及附加型(3-1)等。双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底图特征为颊舌向直线,三、四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底图呈平台状。结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率高,根管类型多样。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法和插诊断丝拍片法结合,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数目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磨牙 根管解剖形态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溢云 林正梅 Ashroy Jhugroo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类型。结果: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MB-MB2的距离分别为(1.74±0.95)mm和(1.33±0.77)mm,MB-P连线与MB2-P连线的夹角(α)为(6.37±1.32)°和(7.31±1.39)°。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的多根管率分别是86.25%和82.50%。毛里求斯人的多根管以Ⅳ型为主,Ⅱ、Ⅰ、Ⅴ型次之,而中国人则以Ⅳ、Ⅱ型为主,Ⅲ、Ⅴ、Ⅵ型分别占少量。结论:人种不同上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各有特点;辅助使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工作尖,可提高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的多根管发现率,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解剖 根管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镍钛再治疗器械清理根管内充填材料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溢云 林正梅 陈巨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比较Protaper Universal、R-Endo镍钛根管再治疗器械和手用H锉等3种器械在再治疗根管中对牙胶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60个单根管的离体下颌前磨牙,截去牙冠部统一工作长度,使用Hero 642镍钛器械预备至30#,侧方加压法完成牙胶尖和糊... 目的:比较Protaper Universal、R-Endo镍钛根管再治疗器械和手用H锉等3种器械在再治疗根管中对牙胶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60个单根管的离体下颌前磨牙,截去牙冠部统一工作长度,使用Hero 642镍钛器械预备至30#,侧方加压法完成牙胶尖和糊剂充填。样本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手用H锉,Protaper Universal和R-Endo清理根管内充填材料,记录操作过程引起的堵塞、台阶、穿孔等并发问题以及操作时间。随后从颊舌和近远中2个角度拍数码X线照片,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根管壁的清洁度。结果:所有样本均有充填物残留,手用器械组管壁充填物的残留量明显低于机用镍钛2组(P<0.05),Pro-Taper Universal和R-Endo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和手用H锉比较,Protaper Universal和R-Endo均可减少再治疗的时间(P<0.05)。结论:所有器械均会残留根管充填物,机用镍钛器械残留的充填物较多,但可以明显减少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治疗 镍钛机用器械 根管预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单侧上颌骨缺损阻塞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兵 陈巨峰 符志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单侧上颌骨缺损阻塞器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名患者均为肿瘤切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病例。于术后3个月对缺损区进行CT扫描,扫描图象利用Simplant-CMF软件来进行颌骨缺损的容积三维重建和...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单侧上颌骨缺损阻塞器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名患者均为肿瘤切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病例。于术后3个月对缺损区进行CT扫描,扫描图象利用Simplant-CMF软件来进行颌骨缺损的容积三维重建和分段式阻塞器设计;再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加工上颌骨缺损模型;在获得的树脂模型上,利用灌注法和涂层法制作硅橡胶阻塞器。临床试戴分段式阻塞器,检查其固位情况及与口鼻腔黏膜的密合度;通过含水、低头鼓漱的方法检测口鼻腔封闭性。结果: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分段式阻塞器固位良好,与口鼻腔黏膜组织密贴。口鼻腔封闭性检查结果:3例无漏出,仅1例有少量漏出液。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能提高上颌骨缺损的阻塞器的精密度和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上颌骨缺损 阻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介导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洁萍 陈雁芳 李嘉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总结头颈部静脉畸形在DSA介导下硬化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DSA介导下硬化治疗的60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硬化治疗的59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例患者术中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经过对症处理... 目的总结头颈部静脉畸形在DSA介导下硬化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DSA介导下硬化治疗的60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硬化治疗的59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例患者术中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经过对症处理后消失,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室护士针对性地观察可能发生的问题、严密的监护、细致的护理,可减少DSA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出现不测情况的风险,同时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使此项新技术能够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硬化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 Q和3M smartclip矫治技术对颊旁间隙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静 潘昱 陈奕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研究Damon Q与3M smartclip两种自锁托槽在牙列拥挤非拔牙矫治病例中对上颌牙弓宽度和微笑时颊旁间隙大小治疗前后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牙列拥挤不拔牙矫治患者50例,其中28例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技术,22例采用3M sm... 目的:回顾性探讨研究Damon Q与3M smartclip两种自锁托槽在牙列拥挤非拔牙矫治病例中对上颌牙弓宽度和微笑时颊旁间隙大小治疗前后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牙列拥挤不拔牙矫治患者50例,其中28例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技术,22例采用3M 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测量比较治疗前后姿势位微笑颊旁区面积比值和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颊旁区面积在两组均有减少,但是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牙弓后段宽度有所增加,在Damon组更为明显,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牙弓宽度治疗前后差值两组比较以及Damon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amon Q和3M smartclip两组的牙弓后段宽度均有增加,Damon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微笑颊旁间隙有减小,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 Q 颊旁间隙 上颌牙列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牙素对放射线照射下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影响
7
作者 朱琼 于春梅 方溢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4-75,8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牙素对放射线照射下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影响。方法:挑选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40颗,分开颊舌两侧,制成80个釉质块,随机分为A、B、C、D组,采用Co-60放疗仪在20℃对每个釉质表面... 目的:探讨护牙素对放射线照射下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影响。方法:挑选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40颗,分开颊舌两侧,制成80个釉质块,随机分为A、B、C、D组,采用Co-60放疗仪在20℃对每个釉质表面进行放射线照射。A组为单纯照射组,直接采用放射线照射开窗区;B组为涂膜照射组,照射前先在开窗区涂上护牙素,再进行放射线照射,照射结束后去离子水冲洗釉质面;C组为照射后再矿化组,放射线照射开窗区6周后再应用护牙素,30min/d,持续4周;D组为对照组,只在相同环境中保存,开窗区表面不做任何处理。处理前后分别测量各组的显微硬度值。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组样本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处理后,测量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的牙釉质表面HV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而涂膜照射组和照射后再矿化组的HV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护牙素能够有效地预防放射线所致的釉质脱矿,并能促进釉质再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龋 显微硬度 釉质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