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宪章 王前 +7 位作者 郑磊 陈晓 肖萍 熊石龙 包杰 丁海明 黄妩姣 庄俊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取4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1例软骨瘤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和1名健康人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FLS,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取4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1例软骨瘤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和1名健康人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FLS,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RA第4代FLS细胞培养液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受体I型(IL-1RI)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培养出FLS。RA患者FLS细胞4~7d细胞数量明显增加,8~12d细胞可以长满瓶底。第3代以后细胞均质性最好,3~7代细胞稳定且增殖活跃,8代以后增长缓慢并逐渐老化。软骨瘤患者和健康人滑膜组织培养7d后才有散在单个FLS细胞爬出,大约16d后FLS细胞可以长满瓶底。FCM分析RA第4代FLSCD90+细胞的百分率为99.04%,CD3+为2.73%,CD3-CD19+为0.29%,CD3-CD16+CD56+为2.81%,CD14+为5.89%,CD55+为54.17%。RA第4代FLS细胞培养上清液IL-1RI浓度为(158.63±20.32)pg/ml,IL-1β为(4.67±0.82)pg/ml。结论组织块培养法能有效分离RA患者FLS,FLS具有高水平表达CD90、IL-1RI和IL-1β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流式细胞术 细胞培养液上清液 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型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茜 杨希立 +3 位作者 张健瑜 杨光 崔金环 肖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83-388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中国南方汉族冠心病患者161例,均口服氯吡格雷,采用聚PCR RFLP法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氯吡格雷的药物...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中国南方汉族冠心病患者161例,均口服氯吡格雷,采用聚PCR RFLP法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氯吡格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携带野生型基因(*1/*1)归为快代谢型,突变杂合型(*1/*2、*1/*3)为中间代谢型,突变纯合型(*2/*2、*2/*3、*3/*3)为慢代谢型。观察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12个月内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的比例为9.93%;3组患者间的基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心血管事件在CYP2C19基因突变型患者中占7.23%,与野生型基因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突变与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氯吡格雷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0
3
作者 梁茜 张健瑜 +4 位作者 杨希立 许兆延 杨光 崔金环 肖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分别...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分别服用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之后90 mg每日2次与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之后75 mg每日1次维持,所有患者同时加服阿司匹林。入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于7 d后再次抽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患者在服药治疗6个月内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管的再次重建、脑卒中)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糖尿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IL-17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向槐 叶一农 +7 位作者 梁敏锋 林小清 刘全妹 白红莲 龙辉 严海明 孙婧 杨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56-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影响。方法 3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单次治疗。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浓度,同时记录血清...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影响。方法 3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单次治疗。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浓度,同时记录血清ALT、TBil等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衰竭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123.5±23.0)pg/ml、(110.0±18.5)pg/ml,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5±6.3)pg/ml、(27.8±5.9)pg/ml和正常对照组(34.7±3.3)pg/ml、(12.1±5.1)pg/ml,P均<0.001;治疗后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84.7±21.4)pg/ml、(75.8±16.6)pg/ml,较治疗前下降(t=35.1,P<0.001;t=33.4,P<0.001);与好转组相比,人工肝对恶化组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降低(t=3.8,P<0.05;t=3.9,P<0.05);人工肝对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53、P=0.003;r=-0.43,P=0.01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其对IL-17、IL-6的清除效率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肝炎 乙型 肝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s及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迟作华 刘振 肖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及耳积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 IL-6、IL-10、TNF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37例(37耳)急...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及耳积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 IL-6、IL-10、TNF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37例(37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患者组)外周血及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regs细胞的比例。结果:患者组Tregs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2±4.56)%vs.(6.695±1.09)%,P<0.05]患者组外周血IL-6、IL-10、TN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0.05)。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regs细胞高表达,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梁茜 董吁钢 +2 位作者 杨希立 杨光 崔金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33例冠心病患者和122例对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133例冠心病患者和122例对照者ACE、eNOS和ApoE基因多态性,对比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冠心病组ACEDD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8.6%vs13.1%,P<0.01,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相关。两组eNOS和ApoE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OS和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无明显相关。【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基因芯片技术可能是研究多种易感基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一种高效、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振 王跃健 +1 位作者 肖平 谢雪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acute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外周血及中耳积液中IL-2、IL-4、IL-6、IL-10、TNF、IFN-γ的表达水平,以期综合分析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IL-2、IL-4、IL-6、IL-10、TNF... 目的检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acute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外周血及中耳积液中IL-2、IL-4、IL-6、IL-10、TNF、IFN-γ的表达水平,以期综合分析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IL-2、IL-4、IL-6、IL-10、TNF、γ-干扰素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外周血、耳积液,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耳积液和1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中耳积液中的IL-2、IL-4、IL-6、IL-10、TNF、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其中IL-6、IL-10、TNF、IFN-γ水平明显高于放疗后耳积液水平(P<0.05)。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外周血上述六种因子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粘膜参与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局部的免疫反应,在其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7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蛋白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汤丽霞 杨光 谭家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2-2123,2127,共3页
目的探讨Smad7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的Ⅰ型胶原蛋(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TRE-Smad7-M2-flag和pTet-on共转染HSC-T6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标记蛋白(M2-flag)的细胞克隆,确定强力霉素诱导Smad... 目的探讨Smad7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的Ⅰ型胶原蛋(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TRE-Smad7-M2-flag和pTet-on共转染HSC-T6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标记蛋白(M2-flag)的细胞克隆,确定强力霉素诱导Smad7表达的最佳使用剂量。分组比较Smad7对TGF-β1刺激的ColⅠ和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Smad7对Smad2/3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结果强力霉素诱导Smad7表达的最佳使用剂量为2mg/L。强力霉素诱导过表达的Smad7可抑制TGF-β1刺激HSC-T6细胞的ColⅠ和α-SMA蛋白的表达。与单纯使用TGF-β1刺激HSC-T6细胞组比较,Smad7表达可下调HSC-T6细胞的Smad2/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过表达的Smad7可下调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的Smad2/3磷酸化,抑制TGF-β1刺激HSC-T6细胞的ColⅠ和α-SMA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肝星状细胞 TGF-Β1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治疗慢性胰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焕伟 栾晓军 +7 位作者 刘成洋 肖平 甄作均 邓斐文 王峰杰 刘颖 许雪娟 陈国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例合并多发假性囊肿、胰腺结石的难治性慢性胰腺炎患者行TP-IAT治疗,并对其随访3个月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TP-IAT术后... 目的探讨全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1例合并多发假性囊肿、胰腺结石的难治性慢性胰腺炎患者行TP-IAT治疗,并对其随访3个月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TP-IAT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生出血、严重低血糖等并发症,腹痛完全缓解,未服用镇痛药物。随访期间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理想,胰岛细胞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TP-IAT既能缓解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也能预防术后糖尿病的发生,是治疗难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假性囊肿 胰腺结石 全胰腺切除 自体胰岛移植 糖尿病 胰岛素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颖 肖平 陈焕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3,共3页
1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会造成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胰岛移植可以通过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的数量,减少患者对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有效控制血糖以及防治长期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 1型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会造成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胰岛移植可以通过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的数量,减少患者对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有效控制血糖以及防治长期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这都是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和移植风险极高的全胰腺移植无法实现的。本文就胰岛移植供受体选择、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及胰岛移植、胰岛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胰岛移植后的监测指标、胰岛移植临床应用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1 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胰岛素独立 免疫抑制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